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清水县充国小学以“二十四节气进校园”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把二十四节气融入班级文化,用中华民族创造的这一精神财富以文育人,促使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
为了让孩子们更多了解节日礼仪和风俗,将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学习知识和养成习惯的自觉行为,促进其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自信,按照学校安排,本次“二十四节气”——“大寒”主题实践活动由五(4)中队主体承担。因正值寒假,辅导员老师安排全体少先队员在家中开展了实践教育活动。
一认识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民间有“过了大寒,又是一年”的说法,这个“年”指的是农历新年。因而,大寒时节的一些民间习俗都透露着浓浓的“年味”。
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每年公历1月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个气节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期。大寒期间,寒潮南下活动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之中非常冷的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到处呈现冰天雪地的景象。
二.大寒三候
一候 · 鸡始乳
大寒之日“鸡乳”,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鸡提前感知到春天的阳气,开始孵小鸡了。
二候 · 征鸟厉疾
冰天雪地的大寒时节,鹰隼之类的掠食者也常常忍饥挨饿,于是在空中盘旋,一旦发现猎物就迅猛地俯冲、扑食,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这时人们感觉此时征鸟之凶悍,异于往常。
三候 · 水泽腹坚
立冬之时的冻只在最浅表,如同冰冻在肤;大寒之时的冻是在最深处,如同冰冻入腹,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腹有坚冰气自寒,“水泽腹坚”是更具底蕴的寒冷。
三.大寒习俗
大寒迎新
大寒一到年味渐浓,大寒节气往往与岁末时间相重合,期间的一些民俗多了些辞旧迎新的意味。这节气期间,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腊味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作为年尾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虽是农闲时节,但家家都在忙过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风俗。所谓“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农历新年这段时间,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归纳起来至少有十大风俗,分别是:“食糯”、“纵饮”、“做牙”、“扫尘”、“糊窗”、“腊味”、“赶婚”、“趁墟”、“洗浴”、“贴年红”等。
尾牙祭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此乃人们亲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年尾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做牙”亦称“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民间有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习俗。
消寒糕
“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备年
每到大寒节气,人们便开始忙着为过年准备、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
买“岁”
旧时大寒时节人们争会相购买芝麻秸。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蒸供
所谓的“蒸供”就是指准备蒸制一些祭祀所需的糕点食物,如今已演变为蒸馒头,蒸馍馍,蒸花馍,蒸花糕的习俗,一般都在腊月二十八和二十九这两天来进行。
四.乐享大寒
冻冰花
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一团”,此时正值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这么冷的日子,孩子们做个“冻冰花”,感受冰冻的晶莹之美。
剪窗花
“大寒大寒,准备过年。”进入大寒节气,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剪窗花,陆续为春节做准备。
扫除尘
按照传统习俗,每到大寒这一天,人们便开始忙着扫尘洁物,除旧布新。谚语说:“大寒大寒,家家刷墙,刷去不祥;户户糊窗,糊进阳光。”这个清扫工作通常被称之为“除陈”,也俗称“扫尘”。
五.诗词文化
孩子们不仅用心读诗,还用心写诗,通过这种方式穿越时空与诗人对话。
《大寒吟》
宋 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裂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舍,言语不能吐
《和仲蒙夜坐》
宋 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
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
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
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
犹对群书拥敝袍。
《山居大寒雪》
明 张嗣纲
山居逢岁腊,衣薄觉严寒。
折竹声催听,飞禽影断看。
僮仆痴环户,牛羊懒出栏。
最疑天气极,指日转春宫。
六.大寒养生
精神--心情舒畅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尤其是老人家,因大寒前后适逢春节,儿孙满堂,此时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
“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
运动--日出后运动 大寒时节的运动可分室内及室外两种,可进行慢跑、太极拳、打篮球等体育锻炼,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 。同时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后为好。
食补--固护脾肾,调养肝血。 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由于大寒适逢春节,一般家庭都会准备丰富的过年应节食物,此时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同时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
七.实践活动
“大寒”——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寻年味活动,来提升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让大家体验春节传统习俗的魅力,过个开心的“文化年”。
对联饰“大寒”
写春联、贴春联,是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一家一户对新的美好愿望。
一副对联,两句吉祥话,承载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期盼,既能躬亲实践传承传统文化,又能够让对联带动人们走近春节这样的传统文化节日。
美食品“大寒”
大寒的意思是天气寒冷到极致,所以在每年大寒时节,人们要适当的吃一些有“滋补御寒”功效的食物。养生饮食要“宜减咸增苦味”来养心气,从而使我们更加健康。
一道道美食,一张张笑脸,都洋溢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同学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加感受到了节气的精神文化内涵,受到了传统民风民俗的熏陶教育。
窗花迎“大寒”
大寒节气,要为春节做准备,其中就包括剪窗花。在古代,人们没有窗帘,只能用纸糊在窗户上,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到了现代,有了窗户门帘,不再用纸糊窗户,但是装饰窗户的习俗依然保留下来了,如剪窗花。
在剪窗花的过程中,孩子们对窗花的对称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动手的同时,创新着自己的思维,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同时也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还寄托了同学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巧手绘“大寒”
同学们用灵巧的双手将关于大寒的节气知识绘画下来,在一幅幅图文并茂的作品中进一步认识大寒,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大寒的理解和喜爱。
才艺庆“大寒”
同学们通过吹奏小乐器、跳舞、手语操等方式巧手展才艺,感受中华传统节气的诗情画意。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大寒节气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孩子们身上不断地传承下去,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