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荣,有根有爱有未来”——北京向荣公益基金会走访杨岐乡石岭小学纪实

oio
创建于2023-12-21
阅读 235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北京向荣公益基金会由数位长期关注、支持乡村教育的企业家、爱心人士共同发起,于2017年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注册成立。向荣公益基金会致力于农村教育扶贫,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大力发动社会力量,与当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合作,助力基层农村教育发展及农村儿童健康成长。

12月21日上午,北京向荣公益基金会项目总监于晓红同志带领其团队夏婷、向利萍等一行4人在杨岐乡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江锦根同志的陪同下来我校指导视察乡土课程开展工作。

第一部分  视察指导

石岭小学周婷校长带领于晓红老师一行参观了学校乡土教育专项长廊文化展区。

在参观过程中,于晓红老师提到,手抄报、绘画的呈现是最朴实的,乡土不需要多么华丽的外表,这样才是真实的。夏婷老师在看到《可爱的紫薯》这幅画时停留了目光,尤其在听到周婷校长讲解了背后的趣事,当即建议我们可以将这件事这幅画制作成属于孩子们的绘本,由孩子们亲手创作编辑成书,一定更有意思。

参观完走廊专题文化展区后,周婷校长紧接着讲解我校下学期乡土教育的部署及展望,并带领于晓红老师等人品尝红薯美食,在边品尝的过程中周婷校长继续为四位老师讲解美食制作工序,及后续我们准备如何带领学生开展相关工作。四位老师纷纷表示,红薯竟然做成了一桌子的美食,真有特色!

第二部分

我们的乡土——《快乐专薯》

课程汇报

本学期乡土课程——《快乐专薯》由我校周婷校长带领沈南老师、沈艳红老师三人实施,目前已经开展了7个主题的课程:《我是秘密薯》、《薯地里的小画家》、《我是多彩薯》、《我是思维薯》、《我是劳动薯》、《我是美味薯之红薯丝》、《我是美味薯之红薯丸子》,共分为14个课时。

学生作品展示

利用美术课、绘画辅导课、课余时间,我校学生积极参与绘制关于红薯的图画作品,如手抄报、简笔画、思维导图、连环画等。

番薯宴

红薯丝,是八九十年代老百姓家家户户不可少的东西,掺在米饭中一起蒸煮,做成红薯丝饭,食用其是以填饱肚子为主。炸红薯片、红薯条、红薯片则是以前过年时年货必需;油炸红薯饼也是现在过年家中长辈必定亲手制作的食品。红薯粉炒鸡蛋,俗称“公鸡嘎嘎(gǎ)”,该菜烹饪后呈半透明状,味道软嫩,搭配红薯擦菜,极好下饭。红薯酒则是本地最具特色的饮品了,做酒席时也常有人家拿出来待客,口感稍微类似于白酒。

一颗平凡无奇的红薯,却能烹饪出一桌的美味佳肴,这一桌红薯宴既充满对上个世纪的追忆,也结合了新时代的巧思。

课程来源于文化,把本土文化资源合理的开发让小学课程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拓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空间,让学生从小了解本土文化,并愿意传承这种文化。乡土教育,任重道远!

编辑:沈艳红

审核:周婷

监审:江锦根

阅读 235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