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来临,一年也迎来了尾声。在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除了是重要的传统节气之一,还有着团圆的象征,民间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是因为以前冬至时气候寒冷,家家户户在这时基本都不耕作了,一家人可以幸福的聚在一起休息一阵子,所以这也是一个充满“温暖”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过后,我国各地气候都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这天开始,“一九”的第一天就是冬至。
冬至起源
冬至是周代出现的,因为从冬至这天开始,白昼越来越长,古人认为阳气渐兴是新阶段的循环开始,所以周代就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
《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可见,东汉时冬至仍为重要的节气。
宋朝时期,冬至在民间更是堪比过年,正如记载“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冬至时,阴气强盛,所以蚯蚓在冻土中蜷曲不伸,身体像打了结的绳子。
二候麋角解
解,是指麋的角蜕落掉,麋鹿的老角开始脱落,随之又长出新的犄角。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冬至这一天后,白日将会变长,太阳照射变长,阳气初生,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农事
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的好时机,要做好防冻工作。
江南地区应加强冬作物管理,清沟排水、培土根,增强土地蓄水保水能力,消灭越冬害虫。
南部沿海地区则需要做好水稻秧苗的防寒工作。
冬至习俗
①“南圆北饺”
吃汤圆和吃饺子都是冬至的习俗,南北方的饮食差异由于地势气候等原因也相对比较大。
在南方,冬至这一天吃汤圆偏多,“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
北方许多地区,每到冬至,有着吃饺子的习俗,饺子有“消寒”之意,正如民间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②祭天
从冬至的起源上讲,这一天在周代就是为了向神明和祖先祈福,祈求来年没有自然灾害。
如今,我国很多地区仍然有着祭祖的传统,而且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贺。
③献履
冬至后日渐长,古代有献鞋袜的礼俗,表示长久履祥纳福。
④数九
数九又称画九,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实际上就是记录气候由凉到寒,再由寒还暖的过程。
⑤酿米酒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用糯米或者黄米,加入桂花酿造。
⑥吃甜丸
在潮汕地区,有民间俗语“冬节丸,一食就过年”,冬至甜丸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汤,是当地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食物。
⑦吃烧腊与姜饭
两广地区的朋友们在冬至要吃这两样,吃烧腊寓意来年能够鸿运当头,而吃姜饭能够御寒进补,非常适合冬日吃。
冬至诗词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唐·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辛酉冬至》
南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北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