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共提高,聚焦课堂绽芳华 ——陈毅希望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暨信息技术运用课堂教学竞赛

惜福快乐
创建于2022-04-09
阅读 68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暮春携暖阳,课堂展风采。为落实“双减”政策,陈毅希望学校坚定不移落实新课程理念,在打造高效课堂上下真功夫,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以赛促研、以赛促改、以赛促教,引导青年教师立足课堂,聚集课堂,研究课堂。第7周和第8周,学校举行本学年四至六年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暨信息化运用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赛前选拔

  此次是继上学期低段青年教师课堂竞赛后针对四至六年级青年教师开展的,首先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了三轮基本功比赛:硬笔书法、粉笔字书写、无生模拟,层层筛选,最后共推选出六名教师参加校级课堂教学展示。

硬笔、粉笔字书写
无生模拟说课
赛前磨课
同台竞技展风采

  为了让青年教师在竞赛中有所收获,对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有更清楚的认识、反思以促进自我提升,此次课堂竞赛活动还安排了“名优教师评课议课”。

名师徐建华点评

  钟丽霞老师执教的《比例尺》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教学内容。比例尺是比例知识在生活中最广泛的运用,因此,钟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让知识的学习水到渠成,让听课的老师如沐春风,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高效的课堂。

一、引入新知,别出心裁。

       利用新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新授。龟兔第二次赛跑的起点是从天津到北京,那为什么兔子这次夜以继日地奔跑,最后还是输给了乌龟呢?这一百思不得其解的结局,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在钟老师简洁的语言描述,动听的声音中学生纷纷各抒己见。简单的情境,短短几分钟的引入,不仅实现了跨学科的融合,渗透了思想教育,还将学生兴趣盎然地带入到了本节课的学习当中,明确了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二、探究新知,有章有法。

1、大胆放手,先学后教。

        教学新授时,老师大胆放手,在理解比例尺意义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例题,并且在交流汇报中,让学生充分暴露在解题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用哪个量去比哪个量和单位没有统一等等这些问题,然后再全班交流,达成共识,从而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让学习真正发生,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2、重视对比,沟通关联。

        在教学例题后,钟老师马上安排了一道巩固练习,让学生马上将所学方法进行运用,并且对比这两道题目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从缩小和放大两种情况全面认识比例尺,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放大与缩小做准备。

三、练习设计富有创意。

1、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层层递进。

       有夯实基础的自主练习题,也有联系生活的拓展题,还有引发思考的课后延伸题。

2、练习中能做到细节引导,适当点拨。

        比如判断: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米( )。通过老师追问“为什么不能带单位”,让学生再次深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3、练习回归生活。

        在抽象出比例尺这一模型后。通过在课件中展示钟老师在同一地点所看物体的手机地图截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的学习价值,又和课的开始形成了呼应。让“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圆满的结束了本课的学习。

骨干教师李娟点评

  王二妹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平均数》,这是一节有趣且灵活的数学课。这节课有如下特点:

一、灵活选择教学素材,直观感受“平均数”。 

        课堂从谈话开始,灵活选择学生熟知的套圈游戏进入课堂,并以套圈游戏为主线,大胆改编例题,用条形统计图呈现各组数据,并通过“移多补少”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理解平均数,再利用平均数的意义,总结出“先合并再平分”的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二、细心引导学生思考,全面理解“平均数”。

       王老师通过创设人数不同的男女生比赛套圈这一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人数不同比总数不公平,怎样比较才公平”这一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公平性的问题过程中,加深了对“平均数能表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具有代表性”的理解。

三、练习类型丰富多样,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从找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到求平均数、已知平均数求遮挡分数据,从学生的身高、户外游泳是否安全、成绩单等,无一不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李娟老师还提出三点建议:

1、如果本节课能再突出一点平均数的产生的必要性,整节课的连贯性可能会更好一些。

2、课堂最后一道练习如果能针对学生的板演,再次小结一下他用的“移多补少”的方法,学生对此道题此种方法的理解可能会更到位一些。

3、书本上的练习非常丰富,如果能合理利用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也将带来很大帮助。如把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判断题作为本节课练习的第一题,可以使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有一个全面的巩固。

名师刘秀红点评

  何水英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轴对称》。何老师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课件精美,教具、学具精心制作,整节课过渡自然,如行云流水,有很多的亮点。

一、精美图案导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播放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猜是什么图形,让学生在猜的过程中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以及它的美。

二、小组合作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师通过学生手中的小树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找一找、填一填等活动,学生充分理解了轴对称图的特点。

三、鼓励学生自主尝试画图并小结画法,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给出五角星的一半让学生画出另一半,没有提要求,没有说画法,而是学生自主尝试,教师请学生和大家分享画法,留给了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四、练习设计的有特色,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教师讲完画法后学生做模仿练习,其次猜猜精美的图案是从哪幅图剪下来的,再次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然后欣赏老师收集的美美的轴对称图形,最后让学生设计轴对称图形或图案,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骨干教师刘赟点评

  赖丁香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这是一节轻松、有趣、高效的数学课。主要突显以下三个方面:

一、这节课体现出赖老师对新课程的准确把握,注重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了亲切、自然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景。

      用喜欢的西游记的故事作为学习材料,引人入胜。在分物体的同时把握除法的意义,通过实际操作感悟新知识——引导学生用3张圆形图片动手分一分,得出两种不同的分法,引申出两种含义,从而突破难点。

二、在问题中不断解决与生成中探索新知识。  

        通过从左往右、从右往左观察除法算式和分数,感受两者的关系,并利用两段彩带让生动手操作自主获得数学知识。把话语权还给孩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加上动画课件的直观演绎,让赖老师的这节课高效有趣。

三、注重新旧知识的搭建。

     听算导入,这些听算题的商都是小数。在学习完分数与除法的内容后,再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这些听算题的商,让学生去对比、去发现、去小结当商是小数时用分数来表示会更便捷。此环节首尾呼应,设计新颖巧妙。

骨干教师顾连妹点评

  肖京京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这节课主要有以下亮点:

一、教学目标到位,教学重点突出、难点设置合理。

    肖老师通过复习找一个数的因数导入新课,为后面找最大公因数做了很好的铺垫。以集合图和列举法来引导学生找公因数,然后让学生观察发现18和27的公因数中最大公因数是谁,通过一系列媒体资源的展示,逐一解决了每个问题,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印象。他鼓动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求最大公因数的四种方法,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程序中,做到分层递进,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形成概念。

       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形成过程,尽可能的挖掘出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努力出解决问题,形成概念。

2、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采用了列举法,集合法,分解质因数法,短除法这几种方式教学18和27的公因数有哪些,其中最大公因数是几,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为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创新增添了活力。

骨干教师王晶晶点评

  王诚今老师执教的《鸽巢问题》是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鸽巢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且灵活多变,可以解决一些看上去很复杂、觉得无从下手,却又是相当有趣的数学问题。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王老师在设计时着眼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活动,建立数学模型,渗透数学思想。

一、魔术游戏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王老师以“抢凳子”的游戏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初步感受至少有两个会坐在同张凳子上的现象,引导学生去思考,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翅膀,给学生造成了“疑而不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欲望,激发他们积极思维,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二、注重自主探究,培养问题意识

       在本节课中,王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猜想、验证、推理、应用的过程。比如:采用列举法,让学生把4支铅笔放入3个笔筒中的所有情况都列举出来,运用直观的方式,发现并描述、理解最简单的“鸽巢原理”即“铅笔数比笔筒数多1时,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笔”。再比如大量例举之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这一类“鸽巢问题”的一般规律,让学生借助直观操作、观察、表达等方式,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鸽巢原理。

三、注重“说理”活动,培养逻辑思维

       在这节课中,由于王老师提供的数据比较小,为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发现“鸽巢原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特别是通过学生归纳总结的规律:到底是“商+余数”还是“商+1”,引发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并通过讨论和说理活动,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初步的“数学证明”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能力。

  此次课赛,每位教师都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赣教云2.0及智慧作业),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先进的课程理念,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多彩的世界,展示了信息化教学活动的独特魅力,也充分展示了青年教师的活力、特点和风采。本次活动不仅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双减”的落实落细,更丰富了希望小数人的研修内涵。

     聚焦课堂主阵地,打造高效课堂,我们一直在努力!

阅读 68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