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风而动亮身份,上门服务显担当

内蒙古自治区护理学会
创建于2023-12-21
阅读 187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12月10日,都市全接触一条“呼和浩特市一男子残疾证过期十年多,补办却遭遇麻烦”的新闻引起内蒙古自治区脑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第六党支部党员的关注,“患者不愿去医院,医院方面能否为他提供上门鉴定服务呢?”引发了我支部全体党员的深思。

  通过新闻了解到,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北什轴乡波林岱村于女士的丈夫患有精神疾病已经二十多年,近几年来病情发展越来越严重,基本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无目的乱跑,给家庭带来了巨大风险和压力,去残联申请补助时发现原有的残疾证已过期,需要到医疗机构重新评定级别进行补办,可是于女士的丈夫很难配合去医院,在强制过程中伤人毁物,面临这样的难题,家属一筹莫展。

  通过与当地残联取得联系,了解到以上情况,支部决定为患者上门做残疾鉴定,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支部党员白志坚、张文静、李辉、杜晓丽、尚秀姸5人组队安排好工作,冒着严寒驱车赶往于女士所在的波林岱村。

  最近虽是“速冻”天气,未能阻挡我们想去帮助于女士的决心和脚步,1小时13分钟的车程,我们在太阳落山前,赶到了于女士的家中。3位专家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诊疗,查阅了患者以往的住院病历,收集了相关资料,并详细询问患者的一些近况做出了明确诊断,又询问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情况及目前的困难,鼓励他们要积极管理患者,多给予患者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坚持治疗。

  于女士激动地热泪盈眶,对我们一再表示感谢,说丈夫发病耳朵都冻伤了,但又送不到医院,往车里推时把车门都给掰掉了,一家人干着急没办法,没想到这么大老远的,三医院的专家能给上门服务,真是帮助家里解决了最大的困难。最后,白志坚主任留下联系方式方便家属取鉴定书,并表示如果患者病情不稳或需要就医,也可以及时寻求帮助。

  虽然返程时夜幕降临,但支部一行5人的心情却无比的充实,晨披朝晖晚踏斜阳,只为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第六党支部在院党委的领导下,用实际行动将“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围绕党支部“星级化”建设标准,努力创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践行医者使命,强化责任担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民生实事,不断延伸服务半径,通过志愿服务、义诊、筛查、上门服务等形式,持续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彰显公立医院担当,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将贴心便捷的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阅读 187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