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单元  探寻大智慧 ——沁园小学参加大单元教学设计实操暨课型观摩研讨活动纪实

激扬沁园
编辑于2023-12-22
阅读 325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每一次探寻,都是在融汇淬炼;每一次碰撞,都是在经历蜕变。在寒冷的冬日来一场有“温度”的对话,赴一程有“智慧”的沿途。

为有效落实“大单元教学设计”,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大单元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12月20日至22日,平顶山市湛河区沁园小学组织8名教师赴郑州高新区实验小学参加了河南校园融媒体中心举办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实操暨课例观摩研讨工作坊”活动。

专题报告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河南省首届十大新闻人物、河南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红顺老师帮助我们明晰如何落实新课标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主要思路是先带领学生整体感知,再引导学生问题探究,然后引导学生迁移应用,即总——分——总结构,通过单元导读课、融通探究课、单元整理课让学生实现大概念的迁移应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山东省十大创新人物崔成林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认为大单元教学应该按照单元开启课、新知建构课、迁移运用课、单元集成课进行。在大任务之下,通过创设大情境,采用低阶目标到高阶目标的思维进阶,达成评价时要对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关注标准先行的逆向设计及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嵌入评价量规。

课型展示

本次学习活动中,郑州高新区实验小学的三位优秀教师为我们展示了精彩纷呈的大单元教学示范课例。

李芳娟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导读课。本节课共包含五个环节,分别为学情前测、整理浏览教材、构建单元框架、分享单元目标、呈现单元主问题。李芳娟老师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创设大情境,明确大任务,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梳理出本单元的思维导图,实现了语文听、说、读、写结合的大目标。

杜孝南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与正方形”融合探究课《正方形的周长》,她在教学中借助直观感知概念→加强操作抽象概念→调动经验感悟概念→运用完善概念教学模型,通过“巧用经验设起点——借助操作建表象——发现规律学知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线段测量经验基础上体验、探索、发现,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孙玉冰老师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能就爱好和朋友这一话题进行合作交流,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创设了“澳大利亚学生Lucy想要在实验小学结交新笔友”这一生活情景,设计了解Lucy、Lucy加入俱乐部、介绍Lucy等3个子任务,为课时大任务my friend的输出做出充分的语言准备和铺垫。通过出示写作互评表,引导学生反思和评价自己及同伴的文章表达效果,提升写作质量,实现以评促学。

共创设计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聆听专家团共创规则讲解后,沁园小学8位教师在教导处梁主任的带领下分学科进行组内交流,整合思绪,互换所获,共创设计,深入研讨大单元教学步骤。

分享点评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虞盼云、郑州管城回族区柴郭小学李慧等多位老师上台分享了本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分享结束后,王红顺教授继续针对各位老师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现场答疑解惑。

总结提升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每一次研修学习都是一次有效的提升,每一次探究思考都是一次思想的改变,每一次学习实践都是一次成长的历练。

本次活动在专家的引领前行下,在大家的深研细磨中,我们对大单元整体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找到了将相关理念落实到课堂中的方向和途径,让我们在探究大单元整体教学的道路上且行且思,共研共进!

撰稿:朱   琳

供图:梁俊伟

编辑:田中磊

审核:王晓召

阅读 325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