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中学音乐、戏剧、舞蹈三学科在人教社全国交流展示活动中再绽放

东城区中学音戏舞教研室
编辑于2023-12-21
阅读 302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与新课标精神,聚焦探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课程、教材与教学三大体系高质量发展,深化学校音乐教育的美育价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23年12月17日—21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举办音乐教材经验交流暨培训会。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音乐、戏剧、舞蹈教研室缪军主任携区域骨干教师受邀参与此次新版教材试教课程及“数字化”优秀案例宣讲的展示活动。作为人教社音乐课程实验区,在本次活动中,我区是全国唯一试教音乐、戏剧、舞蹈三门学科教材内容并全部入选展示的区县。

      18日上午武诚老师在开幕上配合张莹莹主任的报告,进行了示例表演。

     18日下午罗藜老师代表东城舞蹈教研以说课形式汇报试教普通高中教科书《艺术与文化》第一单元《艺术线条》。该单元是在大艺术观下,启发学生感知各艺术门类中“线”的文化关联,感受中华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用身体舞动的课例设计与实施引导学生创意表达出不同文化特点“线”的韵味,探究“气韵生动”与文化的关联性。重点分享了来自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贺楠老师依据《书法之线》设计的《墨舞》和北京市第五中学张烨老师依据《舞动之线》带来的《舞动之线》。并展示了张南捷等6位老师的试教课例视频集锦。

    19日上午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武诚老师的戏剧表演课我们的生活——《规定情境下的定格画面》,结合自身生活经历,通过对戏剧规定情境的构成要素和定格画面的学习与实践,在体验中提升合作意识、沟通交流、实践创新等多种能力,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内涵,进而达成戏剧育人的目的。

    19日下午汇文中学郭远老师的说课《数字化时代的音乐》从单元总体建构和两个学习项目结合教学实例进行阐释。从教材编写意图理解出发,通过分析数字化时代前后的音乐创作与制作流程对比图,探寻数字化时代音乐的优势,进而挖掘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编创而言,《数字化时代的音乐》这一单元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造力的提升搭建成长阶梯的实际价值。

    20日下午由缪军、刘姗姗、赵方芳老师共同撰写的《数字化应用赋能音乐学科以评促建体系化建构》在人教社开展的“人教杯”数字化音乐教育论文征集活动中,从400余篇案例脱颖而出,作为待出版的优秀案例被邀请到现场进行论文宣讲。

    本次活动圆满结束。东城团队的突出表现获得在场专家和老师们的高度评价。我们将在市区教研室的引领与带动下,结合人教社的课题研究,以实际行动助推新课改理念的有效落地。

番外

    为确保我区的试教成果,区教研室在近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内,结合线上、线下共进行了近20次的指导工作,并在25中、24中、景山学校等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多次跨校际的试讲工作,为此次全国性的展示活动顺利开展做充分准备。在此向支持此次活动的各参与学校表示衷心感谢!

统筹策划: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音乐、戏剧、舞蹈教研室

阅读 302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