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申瑞青
创建于2023-12-21
阅读 44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足底筋膜炎是引起成人慢性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终身发病率约 10%

病因及损伤机制

足底筋膜是支撑足弓的重要结缔组织,包括较厚的中央束与较薄的内、外侧束,它们起源于跟骨内侧结节,走行于屈肌腱的两侧并止于近节趾骨基底部骨膜。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生物力学过度使用的状态,是持续性微小撕裂和慢性损伤累计引起的退行性病变,并非一个炎症过程,组织学分析显示筋膜黏液样变性和胶原坏死,同时伴血管成纤维细胞增生与基质钙化,所以更多学者认为「 足底筋膜病 」可能更准确。

由于足底筋膜相对缺乏弹性,尸体研究发现最大限度可延长 4%,对其施加 90 kg 应力即可造成边缘部位微损伤。在步态周期中的推进期,伴随跖趾关节背伸,高能张力通过「 卷扬机 」效应集中于足底筋膜起点。



所以任何施加在足底筋膜上的机械负荷都被认为是足底筋膜炎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站立、肥胖、过度足内翻或扁平足、踝背伸受限、腓肠肌挛缩以及不合适的跑步姿势等。

高体重指数(BMI >  27 kg/m2)与踝关节背伸减少(踝关节正立位背伸 < 10°)是发生足底筋膜炎的最高风险因素。

症状及体征

典型症状为足跟部内侧疼痛,患者常自述晨起第一步疼痛,休息一段时间后重新行走的最初几步疼痛最明显,走起来会好一些,负重时间延长后加重。行走时足部特征表现为轻度跖屈及内翻,最常见体征是跟骨结节内侧的局限性压痛,可伴轻微的肿胀及发红。在足底筋膜炎的患者查体中,Windlass 试验具有 100% 的特异性和 32% 的敏感性,阳性结果为:稳定踝关节时,被动背屈跖趾关节引起足后跟疼痛。

治疗

足底筋膜炎属于自限性疾病,故应对所有足底筋膜炎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牵伸训练

包括牵伸腓肠肌、跟腱及足底筋膜本身或其组合。其中单纯跟腱牵伸训练作为足底筋膜炎首选治疗方法已有多年,疗效确切小腿肌肉拉伸,一天 3 次或 2 次,每次持续拉伸 3 分钟。

支具

足部矫形器有助于平衡足底内、外侧弓和横弓三点力学,稳定足部结构,降低足内翻概率,缓冲地面压力并减轻足底筋膜张力,从而缓解足底筋膜炎症状,常能使患者在短期内获益

非甾体类抗炎药

使用 NSAIDs 治疗足底筋膜炎是一种流行的做法,但有学者提出,足底筋膜炎并不是真正的炎症过程,口服 NSAIDs 可短期缓解疼痛,但对慢性足底筋膜炎的疗效仍不明确且缺乏可靠证据。

皮质类固醇注射

大量研究报道皮质类固醇治疗足底筋膜炎短期疗效显著,但其潜在并发症包括筋膜破裂及足跟脂肪垫萎缩,因此在注射皮质类固醇后,短期症状仍未明显改善者,建议停止重复使用。

PRP

大量文献报道在慢性顽固性足底筋膜炎的治疗中,PRP 比皮质醇注射更有效和持久,并且从理论上 PRP 治疗足底筋膜炎可能优于皮质类固醇注射,因为跖筋膜炎并不是一个炎症的过程。

肉毒杆菌毒素 A

BTA 注射治疗跖筋膜炎的报道较少,现有的研究认为 BTA 作用机制在于防止乙酰胆碱从神经肌肉交界处的轴突末端释放,从而引起肌肉松弛,这种机制已被用于治疗顽固性疼痛,对于慢性跖筋膜炎已显示出有效的结果。但其注射有效性与并发症缺乏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对照研究。

冲击波

体外冲击波的机制是通过振动造成深部组织微小创伤,诱导局部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微循环,刺激机体组织重启并加速修复。

南石医院假肢矫形科


详细地址:南阳市中州西路988号南阳南石医院5号楼(眼科楼)5楼


申瑞青:15903815369

阅读 44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