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新的课程标准更多的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的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生活经验与数学概念结合起来,学生才会解决问题。
《量一量,比一比》是二年级孩子们在学习“米、厘米”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培养孩子们关于长度的概念,亲自动手操作,体验了一把数学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建议:
1、四位同学为一组
2、想测量物体
3、选测量工具
4、记测量结果
各组填好活动记录单
看👀👀👀👀,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的物体,感受不同的长度。身边能测量的物体可真多啊!你瞧,我们的小小测量师已经开始行动了。为了把数据量准确,他们挑选了不同的测量工具,也选择了不同的姿势。学生尺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如铅笔、橡皮等。软尺和卷尺可以用来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如书桌、教室的宽等。同学们互相合作,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我忍不住给他们点一个大大的👍👍👍👍。
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吧!
一起来看看他们测量的成果吧!
这些数据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
我们一起来听听孩子们怎么说……
请用手势表示30厘米有多长
想一想,60厘米大约有多长
有一条鳄鱼🐊,身长6米,你对6米有什么感觉?
用熟悉的长度做标准,来表示不熟悉物体的长度,能直观的感受到鳄鱼🐊的长度。
看来,知道了我们身体或身边熟悉的物体长度,我们不仅能用手势表示的更接近实际物体长度,而且还能用这些数据了解或估计更多物体的长度。并对不常见的长度加深了理解。
快来用你的收获填一填吧!
这次数学活动,既加深了孩子们对米和厘米的理解,又巩固了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也使孩子们获得了日常生活常识性数据。有了这种感性认识,相信孩子们再也不会把身高说成130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