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异彩纷呈显匠心———共青城市苏家垱乡中心小学

苏家垱乡中心小学-江李群
编辑于2024-01-04
阅读 30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让不同的教学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苏家垱乡中心小学校教研室组织开展了同年级数学“同课异构”活动。

  本次活动是由两位老师和名师同台展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题,继而由专家点评和分析。随后两位老师再次进行二次授课,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在三位老师开始上课前,分别介绍上课老师的个人情况以及获奖情况。

  首先,周梦芳老师通过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做好铺垫,顺势设疑导入,让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新授环节,周老师让学生4人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经历剪、拼,体会割补的方法,进一步强化了对转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学生亲自体验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汇报成果。从而师生共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张悦老师力图通过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知识的自信心。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张老师先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为学生创设了继续探索的空间。

  吴文峰老师导入部分通过回顾旧知,引导学生提炼出最有价值的问题,找准了学生的问题点,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营造了学习氛围。

  在小组活动时,吴老师多次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思考,自己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的转化思想。

  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不同角度思考,发现了平行 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进行计算,这环节使课堂充满了实效性,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随后,专家吕英对这三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分别指出了三堂课值得借鉴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经专家指点后定于元月4号进行二次授课。

  第一堂课是由张悦老师二次授课,于第一次相比,张老师教态更自然,表情更亲切,整堂课始终面带微笑。在小组活动时,张老师多次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思考,自己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的转化思想。

  第二堂课是由周梦芳老师带来的第二次授课,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体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发现了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进行计算,这一环节使课堂充满了实效性,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同课异构结束后,专家吕红对两位二次授课的老师进行了肯定,并进行了与课题相关的讲座《让数学课堂走进宽广》。主要从单元教材分析、教材编排特点、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等。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搭建了交流互通的平台,有名师示范引领,有专家点评和专题讲座。不仅是本次授课的老师感到受益匪浅,也使我们每个参与者都获益匪浅,教学能力得以提升。

阅读 30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