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第三幼儿园区域游戏案例《好玩的扑克》

创建于2023-12-21
阅读 22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游戏来源:小朋友在桌面上发现了老师做环创随手放下的扑克牌,杜炳呈说:“我爸爸教我打牌了,我会玩呢”。我让小朋友将扑克牌带进区域里玩。几个孩子围坐着,每人拿一些牌有模有样的轮流出牌放在桌面上。接下来陆陆续续又有小朋友带来扑克牌,参与“打牌”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于是我们尝试将孩子们带来的这些扑克牌投放到区域,支持孩子们的“打牌”游戏,并作为低结构材料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各种玩法。

游戏场景一:    

观察:杜炳呈和任兴国两人手上各拿了几张扑克牌,面对面坐着,杜炳呈出了一张黑桃5,然后对任兴国说:“到你啦!”杜炳呈拿了2张扑克牌放到桌面上说:“炸弹!”任兴国又拿了3张比较用力的拍到桌子上说:“我有更厉害的!”然后两人哈哈大笑、、、、、、旁边两桌也有孩子围坐着玩“打牌”游戏。老师提醒游戏时间结束时,打牌的几桌小朋友都在陆续收拾扑克牌,大多小朋友就把一部分扑克牌装进盒子里,一部分散放在盘子。

00:48
00:21

分析:幼儿迁移关于“打牌”的生活经验以及模仿学习的方式开展“打牌”游戏,乐在其中。但在收拾时要将那么多扑克牌再重新装进扑克盒子里,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要求过高,因为他们的精细动作发展水平、手眼协调能力有限,所以很难做到。游戏初期,我们没有设定游戏玩法,而是让幼儿自主游戏,他们在摸牌、抓拍、看牌、打牌的过程中充分感知扑克牌的不同特征。

游戏场景二:

观察:仁翼阳、刘恒嘉四个小朋友在抢扑克牌,拿在手里不动,还在争论谁的多谁的少,我提醒他们看看花色是否一样,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这个黑色,这个是爱心,那个也是黑色形状像花......一会儿他们每人选择一个颜色花样拿在手里其中一个小朋友打牌,发出来谁手里的花纹谁拿走牌,,,,,,

00:57

分析:可以投放几种颜色的盒子既便于幼儿取放扑克牌,又能让幼儿排除花纹干扰,按颜色分类。在分类中还能让幼儿发现扑克牌上颜色、花纹的不同特征。

游戏场景三:

观察:屈泇姿和杜炳呈他们尝试让扑克牌立起来,可是试了好一会就是立不起来,很疑惑,困扰,我提醒他们是不是桌面太光滑了,可以试试找一些辅助工具,他们看见手边的扑克牌盒子,于是就将两张扑克牌分别放在盒子两端,这下扑克牌很容易就立起来了,这时他们不知道怎么做了,我提醒可以试着往高、往宽搭,可是孩子们试了几次也搭不好,我又提醒找找其他工具辅助一下,他们找来了纸杯,、、、

00:20
01:00

分析:“打牌”游戏玩了一段时间后,小朋友有点玩腻了。幼儿在玩游戏中自发生成了“扑克牌站起来”的游戏,在屈泇姿和杜炳呈的带动下,其他幼儿纷纷加入游戏中,而且很感兴趣,并且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及时提供一些辅助材料支持幼儿进一步探索让纸牌站起来的方法。

游戏场景四:

观察:屈泇姿小朋友对我说:“老师,看我搭的。”我说:“哦,真漂亮!能介绍下你搭的是什么?”屈泇姿指着那些扑克牌和纸杯说:“这是高架桥啊,我还要继续搭的更大、、、、、、”党语舒小朋友着急的说“老师,老师,看我的,我和黄筱雅搭了一个陷阱,谁走上去就掉进这里了。”

00:25
00:22

分析:幼儿在探索让扑克牌站起来以及扑克牌搭高的活动后,对扑克牌的材料性质、操作方法以及吸管等辅助材料的使用都非常熟悉。他们也许不能满足单一搭高楼和扑克牌单一材料的建构,开始发挥想象力,发展游戏情境,用纸牌以及区域中的各种辅助材料进行组合、建构,尝试其他更多的玩法。并尝试让纸牌高楼又高又牢固。游戏中他们可以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高楼共几层”,幼儿之间互相比较高楼的高矮,能用“高”和“矮”表述比较结果,如“我的高楼比你的高”、“我的高楼高,你的高楼矮”等。

阅读 2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