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研 “数”说精彩——2023-2024秋季六年级数学组教研工作总结

水晶梦
创建于2023-12-21
阅读 30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时光飞逝,2024的钟声已敲响,紧张、充实、有序的一学期即将结束。我们六年级数学组在学校教科研室的领导下,全体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为重点,提升六年级数学质量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深耕教研路,在追逐理想课堂路上共奔赴远方。

制定计划    稳步推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做好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第二周六年级数学组的全体老师相聚在一区办公室1,共同研读教材,分析各单元教学目标,结合学校教研室计划,以优秀科组评选方案为目标,结合各班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安排各单元授课时间,拟订班级计划,明确教研课实施方案,确保教学与教研有条不紊的开展。

学习课标    赋能成长

  课标是基石,奠定了我们前进的步伐;课标是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为深入研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深度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和具体表现,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健康稳步发展,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新课标学习与研读活动。

日常研读

  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细读《2022版新课标》第三学段的内容,并对照教材、教研课做出具体分析,认真撰写心得感悟。

聆听解读

  为了教师更全面、准确的掌握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根据学校教研工作安排,在10月11日我们参加由学校教研室组织的课标解读活动。

读书分享

  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方宁静。业务的成长离不开读书,本学期我们选读《2022版新课标课例式解读——小学数学》一书,从书中阅读课堂教学实例,汲取专家的精华,对照我们的教学取长补短,优化教学。并选派吴丹老师代表科组进行读书交流分享。

课标测试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为深耕课程标准的学习,12月26日,本组全体教师参加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举行的小学数学新课标网上测试,旨在“以考促学、以考促行、知行合一”。

集体备课    众行致远

  教研虽无涯,探索亦有道。在每周三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们首先阐明上周课堂的亮点,提出存在困惑,共同研讨,寻求解决策略,同时结合新内容共同探讨备课方案,备课活动在“教”的实践与“研”的思考中探索夯实有效的教研佳径。俗话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六年级数学数学组通过在备课中集中讨论、师徒互动等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交流,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真正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数学教学教研能力。

师徒结对    携手共进

  青蓝结对,薪火相传。为了迅速提高本科组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年轻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发挥资深教师的“传、帮、带”以及经验效应,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打造一支勤学习、肯专研的高素质毕业班教师队伍。我们科组结合学校教研工作安排开展师带徒结对子传帮带活动,组织科组教师同心协力备课、磨课、力求奉献一堂优质的汇报课,实现课堂一路生花,收到一定成效。

指导备课

  年轻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的度上在所难免有欠缺,对于汇报课的选材难以把握。为此,我们科组利用集体备课,共同研磨教材,指导年轻教师分析教材,如何把数学知识与生活信息有机融合,初步懂得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促进数学能力的提升,同时还指导年轻教师在数学算理算法的教学,让课堂生成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算法,更懂得算理,形成能力。

示范引领

  本学期,除了学校安排的杜海莲--陈红杏、王冰--吴静两队师徒结对教师外,本科组还有谢冬玉、林丹、王林梅三位年轻教师,吴丹、王海丽、郑作英、林芳丽、罗光昌等新入六年级团队的教师,在对于六年级教材、县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了解不足,需要互学互助,共同成长。为此,本科组组织本组中的符华南、蔡秋贤、王平、杜海莲和三区王冰老师上对本学期的每一堂新课上示范课,老师们通过听评互动,拔节成长。

蓓蕾绽放

  带着凝聚师徒以及六年级集体智慧的结晶,吴静老师带领六(6)班孩子们在报告厅展示了一节精彩的数学思考课,课堂上孩子们在“做”中“探”,在“探”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用”,在用中领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享受源远流长数学文化的熏陶。陈红杏老师带领六(9)班的孩子们在生活做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学生在知识探索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堂展示     研思并行
课堂展示

  一堂好课,是一场创意的展示,是一场精彩的竞技,更是一群人才与思的呈现。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达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目的。本学期,我们根据学校教研工作要求开展科组研究课,结合科组实际开展9节组内研究课,分别是:

课题:《倒数的认识》

执教:罗光昌

课题:《分数除以整数》

执教:陈红杏

课题:《工程问题》

执教:杜海莲

课题:《按比分配》

执教:吴静

课题:《圆的认识》

执教:符华南

课题:《圆的面积》

执教:王海丽

课题:《百分数的认识》

执教:谭之平

课题:《数与形》

执教:何丹

课题:《扇形统计图》

执教:林丹

听评互动

  教而不研则浅,每堂研究课课上科组教师们认真聆听,捕捉课堂的每个细节生成,关注课堂实施过程得失。课后交流,首先充分肯定教师授课的亮点,指出存在不足,真诚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大家就不同意见探讨,取长补短,优化教学。

送教下乡    互助共研

  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把脉”课堂教学,助力“双减”落实,多渠道培养教师的专业素质,大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本科组根据第四学区教研工作安排前往南坤镇榕仔中心小学参加送教下乡活动。

  谢冬玉老师结合学生与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把数学融入生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工程问题》一课教学。

定期检测   夯实基础

  教与学携手,学与检和谐共鸣,方能奏响数学教学美妙的乐章!为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进一步夯实基础,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创新教师的教学,我们在完成每一个单元或阶段学习后,都设计检测练习,进行知识点检测,查漏补缺,扎实前行。

群策群力     备战小考

  在这追逐梦想,孕育希望的季节里,我们将携手新的一届毕业生扬帆起航。精心筹备,铸就希望。我们结合六年级第一次作业检测情况做出综合分析,有意识地针对测试内容、答题情况、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进行全面分析诊断,针对存在薄弱环节进行研讨应对策略,做出科学的复习计划,以便于学生夯实基础,从容应考。

  期中作业监测后,我们进行第二次质量分析,查找不足,以便于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

  心存希冀,目有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教研是一次灵魂的唤醒,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我们将于唤醒中迈步,在诗意中同行,抱团成长,共研共学,齐步前进。

阅读 30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