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清廉学校建设,我校开展了向周学道老师学习的系列活动,学习他淡泊名利,大爱无私的精神,指引全体师生自觉做到诚信为本,友善待人,清正廉洁,甘于奉献。
一、通过红领巾讲解员宣传周学道老师生平事迹
周学道老师,清贫一生甘奉献。他一生省吃俭用,在物质上没有什么要求,多年总是穿着那一身深蓝色的中山装、黄胶鞋,平时粗茶淡饭,生活极端简朴。在他居住的老家属楼里,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和电器。甚至卧室的门板破了,他也舍不得换,而是用一片麻布遮挡着。他把每月离休工资通常分成三部分,一份为老母亲赡养费,一份用于自己的基本生活费和报纸费,剩余的大部分工资全部积攒下来,用到捐资助学,同时还要求子女也要参与资助。
2014年4月23日,周学道去世,他给子女留下一份特殊的遗嘱:丧事从简,不设灵堂、不搞仪式;将他多年收藏的文学、艺术、综合、历史等价值5万余元的2000余册图书,捐赠给华阴市图书馆。他还叮嘱子女和老伴,把自己的积蓄和丧葬费、抚恤金8万余元设立教育基金,要求子女和老伴给基金捐款,使基金不少于20万,确保正常运转。
捐资助学献爱心。他离休后享受处级干部待遇,本可以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衣食无忧,但他惦记家乡的学校因年久失修已成为危房的校舍。2000年二儿子周立新从北京回家,他把一直埋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要建设家乡,就要先治愚,把学校建好,我打算让咱家拿出一部分钱,再叫乡亲们集点资,为咱南营村建一所像样的学校。”他的想法得到了儿子和老伴的赞同,经过商量,他捐资18万元,为村上建造一座12个教室的三层教学楼。
为贫困学子点亮希望之光,实现他们的上学梦想。周老师自己甘守清贫,甚至过于严苛,然而他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却不遗余力。2005年,周老师拿出所有积蓄设立了岳庙中学爱心助学基金,坚持每年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为了让资助的钱能帮助到急需要的孩子手里,学校每年遴选好资助名单后,他不顾年老体衰,在学校老师陪同下,亲自到村里探访,到贫困生家中实地了解其家庭情况,然后确定资助金额。截止到周老师去世,受到他各种形式资助的学生约500余名,累计资助金额达30多万元。
二、召开班会,让学生学习周学道老先生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为人正派的高尚品德。
这次系列活动,引发教师和学生的强烈共鸣与思考。教师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周学道老先生敬业奉献、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同学们也表示要从小热爱祖国,乐于助人,正直诚实,长大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我们从他平凡的身上看到了伟大,从他执着的信念中感受到了忠诚,从他伟大的事迹中看到了奉献。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一心为民的思想理念,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也一样能发光发热。
编辑:张玲
审核: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