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常用的护理

小跟班
创建于2023-12-21
阅读 26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目录

一、测量体温

二、高温护理

三、热敷四、观察呼吸、测量脉搏🫀

五、喂药六、翻转眼皮、滴眼药水

七、滴鼻药水

八、滴耳药水九、止鼻血

十、简易通便法

一、测量体温


1.先查看度数,如果超过35七,可向下向外轻甩几下刻度线降至35摄氏度

2.检查体温表有无破损、水银柱有无断裂

3.擦去液窝的汗,将水银端放入液窝,扶住小儿胳膊夹紧

4. 测5分钟后取出

应在小儿进食半小时后,安静狀态下进行

体「36-37.4℃_—正常体温

37.2- 37.4℃一—微热

37.5一37.9℃一一低热

38.0一 38.9 ℃一一中度发热

39.0 —39.9℃一一高热

40℃以上一一超高烧

二、高温护理

发烧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性生理反应

退烧的方法(1) 药物降温

                    (2) 物理降温(体温≤ 38.5℃)

常见5种物理降温方法

1.减少衣服

2.温水擦身

3.多喝温水

4.洗温水澡

5.贴退热贴

如何预防宝宝发烧

1.做好个人防护

2.保证营养均衡

3.增加户外活动

4.及时接种疫苗

5.尽早查明发热原因

三、热敷

作用:热敷可使患处肌肉放松、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消炎、消肿、缓解疼痛的作用。

热敷的两种方法:

(1)准备热水袋一个。将袋内气体排出,然后把48℃左右的温水灌入热水袋中,拧紧热水袋盖子,用毛巾包裹好热水袋,把它平放在需要热敷的患处。

(2)准备45℃的温水,将毛巾放在其中浸湿后拿出,折叠成合适大小,敷于患使水 热敷时间太长易使局部皮肤软化,抵抗力降低,因此热敷时间最好在15~20分钟。若

处,待热量散发后更换。每3~5分钟更换一次敷布,及时更换盆内热水,重复多次。

热敷时间太长,易使局部皮肤软化,抵抗力降低,因此热敷时间最好在15~20分钟,若发病部位为手和脚,可用热水浸泡代替热敷。

四 .观察呼吸、测量脉搏

观察呼吸

婴幼儿以腹式呼吸为主。可通过观察腹部起伏的次数来确定其呼吸频率。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数1分钟。呼吸微弱时,可用棉线放在鼻孔处观察吹动的次数呼吸频率均值:

1岁以内约为30-40次/分钟;

1-3岁约为25-30次/分钟;

4-7岁约为20-25次/分钟

测量幼儿脉搏的方法:

(1)在幼儿安静,情绪稳定的状态下进行;

(2)以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压腕部的桡动脉处在小儿处于安静状态时,测1分钟的脉搏数

脉率均值:2-3岁约为108次/分钟;

                 5-7岁约为91次/分钟

五.喂药

          正确给宝宝喂药

1.喂药前,爸爸妈妈不宜给宝宝喂乳及饮 水,要使患儿处于半饥饿状态。这样既

可防止患儿恶心呕吐又可便于药物咽下

 2.遵循医嘱,先将药片或药水放置勺内, 用温开水调匀,也可放糖少许。喂药时将患儿抱于怀中,托起头部成半卧位,用左手拇指、食指轻轻按压小儿双侧颊部,迫使患儿张嘴然后将药物慢慢倒人小儿嘴里。但要注意,不要用捏鼻的方法使患儿张嘴,也不宜将药物直接倒人咽部,以免将药物吸人气管发生呛咳,甚而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六、翻转眼皮、 滴眼药水

[滴眼药水法]

患者采取座位或仰卧位

头向后仰45°,眼睛往上看,保持放松,

眼睑不能紧张,尽量不瞬目

操作者站在患者的头侧或者对面

左手拇指轻轻向下拉开下眼睑,食指撑起上眼睑

(滴眼药水:) 持药瓶或者滴管,先去掉1~2滴眼液,距离眼睛1~2cm处,将眼药水滴入下穹窿部1~2滴,随后轻提上眼睑并覆盖眼球,使药水均匀分布在结膜囊内。用棉球或棉签擦去溢出的药水,让患者闭眼2~3min,使眼药水均匀分布在结膜囊内


  七.滴鼻药水

准备工作:头发已盘起,手指甲已剪、首饰已摘除、清洗双手

操作流程:

1、把宝宝抱在怀里,使孩子仰卧头后仰

2、检查宝宝鼻腔有无分泌物,如果有分泌物,用消毒棉签将其清理,如果没有,就说宝宝鼻腔没有分泌物

3、核对鼻药水名称、剂量和有效期(滴鼻剂、在有效期内、每次滴2-3滴),将鼻药水摇匀,滴2-3滴到鼻粘膜内,保持体位1-2分钟

4、吐出流入口中的鼻药水,用温开水漱口,纸巾擦嘴

5、若鼻腔严重发炎,马上送医院处理

八.滴耳药水

2、耳部滴药

具体操作:操作者先洗净双手,擦干,然后让患儿侧卧,有炎症的耳朵朝上,若有脓液,用棉签清理。滴药时,左手将患儿耳郭向后下方拉,让外耳道变直,方便滴药时药液滑入。右手轻捏瓶身,使药水沿外耳道滴入,2~3滴即可;之后让患儿保持5~10min不动,方便药液进入内耳道。

九.止鼻血

十.简易通变法

1、多喝水:幼儿出现便秘症状时,可以多喝水,适当增加水分的摄入,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增加大便的含水量,缓解大便干燥的情况;

2、按摩:家长还可以给幼儿顺时针按摩腹部肚脐周围,可以帮助促进胃肠蠕动,促进大便排出,缓解便秘;

6、药物治疗:如果通过上述方法无效,可以遵医嘱使用开塞露塞肛,起到润滑肠道的作用。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乳酸菌素片、乳果糖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饮食中,幼儿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长期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喝水,多进行户外运动

阅读 2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