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飞雪显风姿     精彩赛课绽芳华
——尉氏县实验小学语文赛课活动纪实

阳光明媚
创建于2023-12-20
阅读 298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隆冬时节,大雪纷飞,万物冬藏待春来。教研活动,如火如荼,实小赛课正当时。为了引起全体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深度思考,尉氏县实验小学开展了语文学科教学技能大赛,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精彩的赛课活动于12月12日上午八点拉开帷幕,本次赛课活动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赛课教师的出场顺序,共有六个语文组的六位老师参加了本次比赛。

      教师们课前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关注学科核心素养,认真备课。课堂上,每一位参赛教师紧扣新课标,立足课堂,充分展示了自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课。

  四年级语文组的崔敏老师执教的是《麻雀》一文。崔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她牢牢地抓住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母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课堂上,老师通过老麻雀和猎狗力量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猎狗是那么可怕和凶恶,老麻雀是那么弱小无依,可是老麻雀却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决然地飞了下去。在这样的对比教学下,学生更能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上,她先教给了学生四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1.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4.联系生活实际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后,崔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让他们选择一种方法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较好地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

  二年级的杨丽娟老师执教的是《雾在哪里》这篇课文。《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先后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藏起来,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奇妙的景象。整篇课文语言活泼,生动有趣。

      杨老师充分理解教材,主要围绕雾孩子说的话来设计教学流程,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这节课很大的亮点就是读得多,做到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孩子们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理解了雾孩子的淘气可爱。在多次的朗读训练中,一个个淘气可爱的雾孩子诞生了。

     孩子要自己发现课文表达的秘密是很难的,杨老师在这方面的引导特别巧妙。雾子把景物藏起来之后的景色分别是怎样的?把结构相同的句子放到一起,通过朗读和对比,聪明的孩子很快就找到了。这也为后面的说话训练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勾连课内外,从读到说,走向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有了语言支架的帮助,学生说话的思路更加清晰。

  三年级的任晶晶老师执教的是《司马光》一课。新课伊始,任老师以“看图猜故事”的小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出课题:司马光。随课题识字,让同学们认识本课的一个生字:司,让学生会读,会写。紧接着了解人物,向同学们介绍司马光。接下来进入课文的学习,出示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通过自由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齐读的形式生字认读,让学生读准字音。再将生字放入课文中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因为本篇课文是文言文,句子长且难懂,学生断句不准确,任老师就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读准了节奏,就进入到理解课文大意的环节,同学们通过借助注释、借助插图、拆字组词等多种方法来理解这篇文言文,最终从听故事的人变成了讲故事的人。最后通过“弃去”、“持石击瓮”一系列动作来对比“众”与“光”行为的不同之处,从而明白了司马光身上乐于助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岁月之美,美在四季。五年级的李诗语老师执教的是《四季之美》一课。老师以“飞花令—四季”游戏开始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明确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后,出示了同一棵树的一组图片,让学生用四字词语来形容这课不同季节的树,引出课题。然后,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及这几个词语所在句子,引导学生找出每段的中心句,从中找出四季中最美的时间和景物。从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色彩变化等方面讲授第一、二自然段并指导朗读。接下来让学生用学习第一、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三、四自然段,然后分享交流,老生看板书回顾总结。最后以“观看四季景物的视频,抓住动词,写出景物的动态美。”的小练笔结束本节课。

        整节课,各环节过渡自然,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教师师以读代讲,读写结合,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良好。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12月12日,雪满校园,一年级的西杰敏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始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的学习之旅。

        西老师上的这堂课激情中有着智慧,生动中有着活泼,犹如一朵悄悄开放的玫瑰。

        西老师通过创设下雪情景谈话导入新课,点燃了孩子们爱雪的小情绪,加上动作读起课文来显得生机勃勃,仿佛来到了雪地里和“小画家们”一起热闹欢腾。西老师制作了板贴“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实物展示,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课文的欲望。在课堂上,西老师那富有儿童化的语言和扎实的简笔画基本功带给学生们的更是一种享受。

      通过老师示范读、男女生赛读、指名读、男女生问答读等各种方式,孩子们把课文读得抑扬顿挫、妙趣横生。仿说课文时,孩子们仿佛成了“雪地里的小作家”。“树立开放意识”是课改所倡导的理念之一,西老师在课外延伸环节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还有哪些动物像青蛙一样要冬眠?”有的学生课外积累的知识很丰富,他们说出了“蛇、狗熊、乌龟”等动物。于是西老师让学生仿编诗句,把课文最后两句改成这些动物的名字。在一问一答中,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漫漫长征路,皑皑雪山行。六年级的韩培老师执教的是《七律长征》。《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通过夸张、对比的手法,表达了革命者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的藐视,讴歌了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韩老师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并让学生结合图片重点理解“逶迤”、“磅礴”,通过想象理解“细浪”“泥丸”。根据图片的展示,朗读出“五岭逶迤”的雄伟景象。根据图片介绍乌蒙山,感受“乌蒙磅礴”的气势,最后以手势辅助、通过朗读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知道诗歌朗读中“声音”是表达情感的方式。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雄浑有力的声音读出了红军战士面对长征的英勇无畏、读出了面对困难的勇往直前、读出了长征途中的乐观精神、也读出了胜利在望的喜悦之情。

       声声诵读把师生带进了本以久远的长征途中,韩老师又带领学生在“途中”对诗词进行分析,找出诗句中绵延的五岭和细小波浪的反差,找出了磅礴的乌蒙和微小泥丸的反差……通过种种反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红军面对长征的“不怕”。

        教学中韩老师利用视频介绍,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的视角对毛泽东主席加强认识,对《七律·长征》加深理解,长征精神不仅从学生口中读出来,也从口中记在了心里。

  一次赛课,一次磨炼,一次成长。本次赛课,课课精彩。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增加了赛课教师的经验,更促进了他们自身的专业发展,为学校“双减”提质增效落地课堂,实现常态化教学起到了良好示范。在以后的教学中,实验小学的全体语文教师一定会立足新课标,落实新理念,以更加饱满的姿态、携手并肩,凝心聚力,共同谱写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的新篇章!

                 图片:全体语文老师

                 文案:张素云

                 初审:王文娟

                 终审:苏娟

                  

                  

阅读 298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