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

我们在行动

关于幼小衔接家长调查问卷解答

幼小衔接

亲爱的家长们: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面临着从外部环境到内在心理的转变与适应。基于儿童学习与发展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学段差异又前后连续,在教育上做好“幼小衔接”,支持儿童平稳实现两个学段的转变,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是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职责。

     为了更好地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宣传科学幼小衔接教育理念,帮助家长们科学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缓解幼小衔接阶段的焦虑,深入了解家长对幼小衔接的看法和合理期望,我园特制定了关于“幼小衔接”的家长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结果聚焦家长的问题,及时对问卷进行分析和研讨,给予家长们相应的指导策略与建议,愿我们共同携手,更好地家园合作,做好科学保教,快乐衔接。

发布调查问卷

HOME-SCHOOL HAND-IN-HAND

尊敬的家长朋友:

       你们好!

       为了更好地做到家园合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同时缓解家长们对幼儿入学的焦虑,我园特定制了关于“幼小衔接知识”家长调查问卷。希望您认真填写,以便于家、园、校形成三方合力,有针对地对孩子进行有效指导。感各位家长配合!

调查问卷结果

HOME-SCHOOL HAND-IN-HAND

此次问卷调查面向大班全体家长,从问卷调查反馈回来的信息,可以看出家长们    非常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良好品质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比如注意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等。    在开放性提问中,家长也提到了许多:有一部分家长会担心孩子在幼儿园期间没有进行知识储备,上小学学习压力会很大、担心孩子会跟不上、担心孩子适应不了小学生活……由此可看家长们的想法还是比较客观冷静的,对幼小衔接也是非常重视,同时也充满了困惑和疑问。

幼小衔接答疑解惑

幼小衔接,是什么?

HOME-SCHOOL HAND-IN-HAND

幼小衔接是从两个方面理解的,一个是儿童发展的角度,一个是教育发展的角度。

1.从儿童发展角度看,幼小衔接指促进儿童在幼儿园阶段的学习发展与入学后的学习发展之间的衔接,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从教育角度看,幼小衔接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包括两者在教育目标、内容、实施策略、评价等多方面衔接。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入学准备教育:旨在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身心各方面素质准备的教育,贯穿三年,其中大班是专门准备期;二是入学适应教育:旨在帮助新生做好入学后身心各方面素质准备的教育。

幼小衔接,衔接什么?

HOME-SCHOOL HAND-IN-HAND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明确指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准备:

1.身心准备,如:向往入学,有良好的情绪,喜欢运动等。

2.生活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参与劳动,增强安全防护等能力。

3.社会准备:会交往合作,诚实守规,有任务意识,热爱集体等。

4.学习准备:好奇好问,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幼小衔接,家长该做什么?

HOME-SCHOOL HAND-IN-HAND

一、巩固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从现在开始,家长要注意巩固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如定时睡觉,按时起床;自己穿脱衣服,学习整理小床铺;自觉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按时吃饭,饭后学会收拾干净。同时能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养成喝水的好习惯。同时要养成东西固定放在一个地方的习惯,学会管理好个人物品并懂得珍惜,这对一年级小学生入学后的自我管理很重要哦!

二、培养时间观念,按时完成任务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有计划地安排孩子的学习、游戏和生活。每晚9点睡觉,早上7点前起床,中午休息一会,以便接近小学的生活节奏。让孩子挑一个喜欢的小闹钟,用闹钟提醒孩子。如在规定时间内进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小任务。如果孩子遵守时间约定,按时完成任务的要表扬,没有完成任务时要注意提醒孩子。包括孩子的睡觉和起床时间也可以定闹钟,让他自己定,自己去遵守,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

三、强化规则意识,提高任务意识

      上小学后,很多时候孩子要学会自我管理,小学老师不可能时刻陪伴左右。家长要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在家也要制定一定的规则,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遇到问题应该怎么对待等。在规则问题上,要坚持原则,明确要求,不可采取“孩子小,长大了就好了”的无所谓态度。幼儿园老师经常会布置一些口头的任务,要求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家长在路上或回家要采取及时提醒和鼓励的方式,如:今天老师布置了什么任务?你打算怎样完成?下一次你要主动告诉爸爸妈妈哦。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任务意识。家长在家也可以每天给孩子布置一个任务,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整理玩具等,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从而强化孩子的任务意识。

四、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小学的作息时间、学习方式和要求与幼儿园明显不同。所以,巩固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建议家长可以从安排孩子安静的活动做起,如看书、做手工、玩益智游戏等,时间长度可以从20分钟慢慢延长到30分钟,甚至40分钟。同时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及时进行提醒和督促。

幼小衔接,幼儿园做什么?

HOME-SCHOOL HAND-IN-HAND

一、了解小学生活,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孩子进入陌生的环境生活和学习,内心会有恐惧和不安,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充满期待地进入小学。对孩子关于上小学的各种疑问,有针对性地解决。比如:有的孩子想知道教室里有没有厕所,着急上厕所怎么办?小学生下课以后要干什么?书包里都有什么?等等,幼儿园采用实地走进小学参观的方式,帮助大班孩子全面、直观地了解小学的生活、学习环境,寻找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具体这样做:

1.开展“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憧憬。例如:我们会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描绘出心中的小学模样,帮助他们建立上小学前的美好期待。

2.通过绘本、游戏等方式引导、鼓励幼儿能够大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幼儿园每天都有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我们会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式,利用多种器械,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4.在一日生活中,通过晨间签到、区域自主游戏,让幼儿学会使用筷子、认识书写自己的姓名,还会提供画笔、剪刀,支持孩子进行画、剪、贴、粘等各种活动,锻炼孩子的手部小肌肉动作。


二、锻炼生活自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刚入小学时部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弱、习惯差,铅笔、橡皮经常丢,课桌、书包里一团糟。幼儿园会让孩子学习整理学习用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这样做:

1.在大班下学期逐步调整一日生活作息时间,如集体上课时间由25-30分钟慢慢延长至30-35分钟,设置课间十分钟等,与小学时间逐步衔接。

2.在户外结束后、饭前便后洗手时要用七步洗手法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老师会引导幼儿根据区域标签进行材料的收拾和分类,注重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与能力,例如:挂毛巾、放水杯、自主取餐等。

4.为了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老师们利用餐前、饭后给孩子开展安全教育。例如:不做危险动作、遵守交通规则、不从高处往下跳、上下楼梯不推挤、离园时不追逐等等。


三、引导交往合作,增强自律的规则意识

通过与小学老师交流,我们了解:刚入学时会发现,部分孩子不会独立和同学交往;有的同学不会听上课铃声等指令,缺乏规则意识。

针对这些问题,幼儿园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方式,把规则意识的培养渗透在一日活动中。具体这样做:

1.利用自主区域活动,创设自由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之间能够分工合作。

2.集体活动中,要求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专心倾听别人讲话,举手回答问题。

3.引导孩子感受时间的长短,猜想并体验一分钟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规划课间生活。

4.每天布置一些与入学准备相关的任务,例如:准备明天要带的玩具材料和学习用品等,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

5.班级开展节日教育、主题活动时,和幼儿进行共同策划,用图画、符号、文字等方式为自己的活动区、生活活动设施等制作标识。


四、激发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的学习能力

家长可能更关注的是知识类的衔接,但经实践证明,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具体这样做:

1. 把幼儿有浓厚兴趣的问题作为集体讨论的话题,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观点,支持他们进一步的探究想法和行动。

2.在一日活动开始前向幼儿介绍当天的活动安排,鼓励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活动计划,和幼儿一起回顾他们的计划和完成情况,分析原因并调整。

3.组织幼儿围绕生活和游戏中感兴趣的事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以及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4.通过统计每天出勤人数、测量记录身高和体重的变化等方式,帮助幼儿体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乐趣。

      幼小衔接,幼儿园一直在行动,相信在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的携手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们一定会顺利、有序地度过幼小衔接的关键期。

幼小衔接,幼儿园一直在行动,相信在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的携手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们一定会顺利、有序地度过幼小衔接的关键期

专家建议

HOME-SCHOOL HAND-IN-HAND

1.正确看待孩子入学这件事?

每到入学季,有些孩子的家长就开始为孩子进小学焦虑,打听有哪些学校,家里人也一直在讨论并纠结,进公办小学好还是进民办小学好,也许还会出一些会目来考考孩子,以备入学面试。

饭桌上、茶余间,说起小学学习如何严酷,说别人家的孩子进了幼小衔接班,学识字、拼音,做算术。

家长的焦虑情绪无形中会影响孩子的心理,使幼儿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当过高估计小学学习的难度而产生学习压力时,就会对即将到来的上学忧心忡忡,甚至会导致入学适应障碍,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就会丧失信心。

所以,家长一定要放松心情,淡定地面对孩子的入学,让孩子感到入小学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成长阶段,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迎接入学。

2.幼儿园是怎么帮助孩子做书写准备的?

手的精细动作能力,手与手腕、肘关节、肩关节的配合及稳定性,手眼协调能力,注意力,这些都影响着孩子写字的质量。

   在幼儿园,书写的准备隐含在许多游戏和生活活动中。比如:孩子常常喜欢画画,从小班的涂鸦到大班情节丰富的画面,可以看到他们笔下的线条越来越流畅,细节越来越丰富,画画的时候手指的力量、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室外的建构材料大、有一点重量,孩子取放积木可以锻炼小手肌肉的力量,搭建积木的过程中手眼协调能力、手部各关节的配合和稳定性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经常得到这样的练习,以后握笔稳,写字有力,可以解决写字歪歪扭扭的问题。室内的积木小而轻巧,搭建过程中更有利于孩子注意力、手指力量、灵活性等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经常有这样的练习以后写田字格时笔画的精准定位一定没问题。

3.学习品质和知识技能哪个更重要?

学习品质不是儿童要学习的知识、技能本身,而是儿童面对这些知识技能时,即学习这些知识技能时的态度、倾向。

比如,一位拥有听的能力(听力很好,能听到很细小的声音、很远的声音)的儿童,未必是一个好的倾听者;一位力气不够大、动作甚至不太协调的孩子,却愿意与妈妈一起抬桌子、扫地,前一儿童有相应的知识能力但却没有相应的品质,后一儿童知识技能不强,却有相应的品质。

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这些学习品质,就是家长、幼儿园应该着力培养的。

学习品质非常重要。知识技能没有获得可以日后逐渐获得,而学习品质一旦受到伤害就很难弥补。这要求家长朋友们,不要单纯追求知识技能,一定要在入学准备的过程中,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态度、习惯、倾向。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什么能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认多少字、做多少数学题、读多少唐诗吗?不是。

年幼时儿童表现出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学习品质,也正是中小学生正在倡导的核心素养,远比知识技能本身更加重要。

幼小衔接

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

而是一个家庭

标志性阶段的开始

希望每个大朋友

不焦虑、不抢跑

用爱与陪伴去慢慢开启

孩子人生新的漫漫里程

祝愿每个小朋友

都能带着大大的快乐

去迎接新阶段的成长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