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课题动态05  “研”途有光,“语”君共赏

编辑于2023-12-20 阅读458

怀着对教科研的热忱,带着对教育的思考,2023年12月15日,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萍乡市小学语文李艳芳名师工作室开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研讨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邀请了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示范课和讲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王沁老师首先向我们展示了三年级的《灰雀》一课。王老师循序渐进,送给学生三个法宝:关注提示语、标点符号和语气词来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引导孩子揣摩人物内心进行想象说话,感受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和人物的美好品质。最后的"小练笔",让学生把想对列宁或男孩说的话写下来,个性化的表达有了“观念的生成”,也完成了学生思维的进阶。课堂上,各种形式的读让孩子沉醉其中,而孩子甜美的读书声犹如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在与会者的心头跳跃,让大家觉得听孩子读书是一种美的享受。

     巫槿丽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课文《雾在哪里》。教学中,巫老师主要围绕“为什么说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和“雾把什么藏了起来"两个问题,带领学生和文本对话,借助语境,随文识字,将识字与阅读融为一体。通过朗读雾孩子说的话,发现“藏”的秘密。通过观察、比较,引领学生探寻文本2~3自然段表达的奥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教师展示的图片,将品味语言文字与表达运用有机结合,进行想象说话。巫老师带着孩子们"发现秘诀——掌握方法——迁移运用",课堂生动活泼,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燃烧,学生的能力在创新中提升,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新课标理念下的新课堂。

  名师孙庆博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整堂课目标清晰,从一开始的训练学生汉字书写到最后指导学生的片段写作,体现了从教到扶到放的教学思路。整个课堂紧紧围绕“中华不振”这一条主线,围绕“概述故事”和“感悟不振’”学习任务,拓展了近代历史材料,让学生在反复的文本阅读中,运用 “_______不但不_______,反而_________,这真是中华不振啊!”的范式,入情入境地感受旧中国所受的屈辱,进而逐步领会为什么周恩来会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最后在“仿写练习”的学习任务中,为孩子们种下了一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种子,进而迸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 

  展示完课例之后,孙老师还带来了《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探索》的讲座。孙老师首先向大家明确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内涵与意义,要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引导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品位,进而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接着,孙老师为学习任务群单元整体设计提供了三点思路:要设计好“大任务”,创设好“大情境”,提炼好“大观念”。最后,孙老师结合具体文学作品,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三点建议:一是关注语言形象,丰富审美体验,做潜心的阅读者;二是关注文体特点,提高审美品味,做积极的分享者;三是关注语言实践,提高审美能力,做有创意的表达者。 在讲座中,孙老师指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教师要在主题情景下,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实践活动。教师要千方百计打通课堂与生活的通道,让学生喜欢阅读、热爱阅读,做阅读的分享者和创意的表达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次主题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我们课题组研究“利用句段仿写训练提高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策略”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也给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精彩的教研活动后,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还进行了学习心得分享和总结。

         我们全体成员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凝智研思,潜心钻研,求真务实,以科研促进教研,以教研完善科研。

供图:课题组成员

供稿:姚梦苏

编辑:姚梦苏

阅读 4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