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黔古驿道,至今完好留存下来的路段不多,关索岭御书楼至坝陵古桥一段,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究其原因,不过是这条古驿道,直到十多年前仍在发挥着它的交通作用。
其时,虽然320国道已开通多年,但因交通工具的落后和稀少,坝陵河畔的湾塘、烂坝、龙朝树等村寨的村民,仍然肩挑背驮着桃子、李子、生姜等到关岭县城赶场。在御书楼下的城门洞里,你常常会看到刚从山脚爬上来累了的人们,坐在倒卧在地的石柱上休憩——点燃旱烟,吹着山风,摆一摆今年的收成,很快暑意便消了,活动活动身体便又继续赶路。
这段长达八里的滇黔古驿道,蜿蜒如蛇爬行在关索岭的脊背上,从山脚到山顶都留下了许多古迹。
山脚的坝陵古桥,“骑桥双树”曾是永宁州“八景”之一,据永宁州志载:“坝陵桥古木,老干畅茂,可荫行客。且盘根桥面及桥等之上,曲屈若虬龙。千百年来,依桥特立。”“骑桥双树”的美景如今早已不复存在,坝陵古桥也在上世纪的战乱中被炸毁,只留河两边的桥墩像雄狮一样隔河相望,见证历史的沧桑。
从桥向西便开始踏上青石铺就的古驿道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的村民也早就有了三轮车、货车,去关岭也就不在艰辛地攀爬这条古驿道了,因此古驿道两旁也是杂草丛生,平添了几分苍凉。
随着古道盘折而上二里,便听闻水声潺潺,溪水从路旁飞泄而下,一座别致的小石拱桥便伫立在山涧之上,再转一弯,双泉寺的断壁残垣便赫然映入了眼帘。古寺拱型石门仍在,只是寺内已长满杂树荒草,乱石铺了一地,让人心生悲凉。
关于双泉寺的故事,关岭人通过古籍文章或口耳相传,都知道这样的故事:三国时,关索带兵经过这里,行至半山,人马皆渴,马脱缰而出,以蹄刨地而出泉,士兵欢呼,正待饮泉止渴,马忽撒尿泉中,关索怒曰:“岂人不如马呼?”乃以刀柄凿地,泉遂出,此二泉人谓“刀把井”和“马刨井”。这当然是一个有趣的传奇故事,也为双泉古寺增添了几分神秘,但以此来解释泉水来源,缺乏科学依据。
二十多年前,我曾和同学游双泉古寺,当时寺内还住着一户人家,将古寺打扫得干干净净。主人用竹筒,从西南墙角外接得一管流水,引入寺内跑泉古井中,使得整个寺内的放生池都注满了溪水,池中还有鱼儿空游无所依,充满生趣。我们在主人的指引下,来到墙角靠山的出水洞,才知道这里才是真正的泉水出处。泉水清冽,水里还有小鱼细虾,饮之甘甜,半山之中,得此一泉,确实是行路者的福气——在这里休息,饮水止渴,为接下去继续爬山蓄足体力,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接下去的山路更陡峭难行了。
从地理位置看,这里比关岭县城略底一些,关岭县城地下水众多,水井也多,如莲花大井、双眼井等,那么这里出地下水也就不足为奇了。最为巧妙的就是主人的引水方式了,猜想当年,寺内和尚是否也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引水入内,将寺内装点得生趣盎然。
双泉古寺建于何年,已无从考究。最早记录此地的,应该是徐霞客了。他在其《黔游日记》中写道:“越桥,即西向拾级上,其上甚峻。二里,有观音阁当道左,阁下甃石池一方,泉自其西透穴而出,平流池中,溢而东下,是为马跑泉,乃关索之遗迹也。”可见,徐霞客经过此地时,并无双泉寺一说,徐霞客谓之曰观音阁,双泉寺应是清代在此基础之上扩建而成的。
沿着古驿道继续艰难地拾级而上,便到了两山丫口,这里仍残存着当年御书楼的古城门,当地人称之为城门洞。城门洞内躺卧着几根勒石记事的石柱,如今已成了人们行至此处的休息之地。
坐在这里,望向对面的晒甲山,视野开阔,山风习习,峡谷深不见底,遥想冷兵器时代,确实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所在。据永宁州志记载,因此地地势险要,是扼守滇黔要道的军家必争之地,故康熙皇帝曾御赐“滇黔锁钥”于关索岭,当地土官为感谢皇恩,于城门洞上建楼悬挂牌匾,名曰“御书楼”。御书楼旁还有忠顺祠的残垣,可惜都已荒草丛生,破败不堪。
关岭人每逢逢年过节,都有相约亲朋好友爬山览胜的习惯。从关岭关脚村爬到城门洞,路途不远,利于锻炼身体,又是带孩子感受历史沧桑,凭吊古迹的好机会。因此,每逢春节期间,古驿道总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县里为了保护古驿道,也进行了部分古迹的修复。如今的古驿道,也成了人们徒步健身,游览古迹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