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动态】冬日寒意浓 教研暖人心 —— 夏邑县第五小学数学教研
冬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沐浴着冬日的阳光,每周三的数学教研,如期而至。
一年级数学组分析了第八单元《认识钟表》,这一单元是认识时间的起始课。“新课标”强调课程的完整性、结构性,避免知识的碎片化。那就更应该“动态”认识时间,初步了解钟面的动态性,整体感知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过程,为后续学习打好坚实基础。熟悉不一定熟知,一年级的学生对钟表并不熟知,对钟表的整体或精细感知比较模糊。所以老师们应该注重两个维度,一是整体感知,形状、数、数字的排列方向和顺序,表针的大小、长短、数量。二是精细感知,数的起点、表盘上的精细刻度、表盘上关键点(3、6、9、12)的位置。
二年级数学组针对第八、九单元目标进行研讨,首先每一位老师根据自己对目标的理解,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案。怎样才能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让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高效的运用乘法口诀,只有掌握教学目标,才利于我们对教材的把握与利用。
孙艳丽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文具店》一课,结合现实的购物等活动,以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为背景,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小数,学习小数的读、写知识。本节课让学生感受到了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年级数学教研的主题——如何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老师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了自己的见解。
1.应发挥“特优生”作用,开展“一对一”帮扶,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也需要家长热心配合。
2.应采用优先课堂提问法,分层次提问问题,尽可能的做到让每一位同学参与课堂中来。
3.建立一个优等生的微信群,老师放学回到家每天在群里发几题发散性的题型,让优等生更加优秀。老师们针对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收获颇丰。
五年级数学组对第六单元进行了教材分析:第六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现实生活中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方法、认识较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学会设计方案、寻找图形中的规律、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图形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寻找图形中的规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发散性的思维能力。
六年级数学组针对“百分数应用”易错题分析,学生解题时容易把解法混淆,该用乘法解答的却用除法解答,该用除法解答的却用乘法解答。其次是在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时,难以找到题目中数量的对应关系。画线段图和列数量关系式。这是两种非常有效实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关系。
精心钻研教材教法,主动参与教学创新与改革,在教研之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策划:徐政委
图片:各数学组长
文字:刘艳丽
初审:刘娜
审核:王晓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