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放下所有的事情,收拾好情绪,带着稍显不安的心情来到沧月幽兰。
门前一排排绿植,叶茂肥厚,光泽圆润,呼之而出的绿意招呼着我们这些前来求学之人。在晨曦中推开极具年代感的中式大门,扑面而来的古色古调,让人不由停下脚步。实木茶桌、茶椅、慵懒躺在桌上准备待用的茶具。壁龛、楼梯拐角,目及所见的地方都有茶的身姿,或是礼盒或是散茶堆放。
茶饼放在古铜色透着釉红的展示柜里,壁灯照射着略泛黄的包装纸更显其年代的久远。有特色的茶杯、茶盏、茶壶,有紫砂的、瓷器的,各自悠然的落坐一方。随着晨茶的第一冲泡,茶壶中的你慢慢苏醒,缓缓展开,氤氲着体香飘然而出,疏忽间唤醒了散落在房间各处的茶品,这些来自名川大山蕴藏着阳光朝露的藏品被激活,暗香涌动已溢满整楼。真有不识茶的真面目,只缘身在花香中的感觉。此刻的耳畔萦绕着王银老师娓娓的叙说着你的茶前往事。几千年来的你安之若素,在你面前我的心也安放下来!
从远古时代的神龙尝百草,把茶当药,到两汉及三国时期,成了药品、粥品、祭品,茶已从巴蜀传到长江中下游。再到了魏晋南北朝,茶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以茶待客估计就是从那时流传下来的。同一时期禅茶的兴起缘于佛教的兴盛,导致涌现很多僧人,修建众多的寺庙,正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诗中描写:“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风雨中”。禅茶赋予茶新的意义,将正气溶入感恩中,将清气溶入包容中,将和气溶入分享中,让茶成了当时文化人的“新宠”,也逐步进入上层社会。
“茶兴于唐,盛于宋”。唐朝煎茶,大兴其道。唐朝的一部陆羽《茶经》问世以及举国自上而下对茶的推崇,对茶文化发展兴盛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到了宋代,点茶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口粮”,茶市昼夜不绝,茶文化蔚然成风,一派繁荣,走向世界。
明清时期的茶已由“冲饮法”代替了以往的“煎饮法”,并一直沿用至今。茶已成为对外贸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商品,几千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在这时更彰显其存在的价值和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贡献。千年茶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这些成群结队的马帮,离不开制茶的匠人,和千千万万个茶农,以及不吝笔墨书写给世人作品的文学巨匠。在茶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似夜明珠般的明亮,在传承的路上又犹如长江之水从格拉丹东雪山破冰而出,势不可挡,一路披荆斩棘。虽然朝代更迭,但传承的方向始终如一,一路向东,奔腾不息,遍及华夏大地。听到此时我的心已肃然起敬了!
望着杯中舒展的片片茶叶,每一片的成长都承载着恩情。当还没有被采摘的时候,你感恩于阳光雨露,感恩风吹雨打,感恩天地之万物赋予你以绿色;当被采摘的时候,你感恩茶农计算精准的采摘时间及采摘技巧;当被人品尝时,你感恩于购买,唯有买卖,才能让茶的工艺世代相传,特别是非遗文化的传承。你的一生历经岁月的悠长,经过打磨修炼与曲折的考验才能来到我们面前,你带着感恩之心用最炙热的情怀把最浓郁的清香散发出来,把你的人生巅峰回馈给这个世界。此时我的心感受到“感恩”二字的分量!
在此我要补充说明一下采摘时间和采摘技巧,这里凝聚着茶农的勤劳和智慧。其一采摘时间:春、夏、秋、冬四季茶,其中春茶采摘时间为3月~5月,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4个节气;夏茶采摘时间为5月中下旬~6月,集中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节气;秋茶采摘时间为8月中下旬~10月下旬,集中在立秋、处暑、白露、秋分4个节气;冬茶采摘时间集中在寒霜、霜降、立冬、小雪4个节气。再举个具体例子,春季采摘乌龙茶,在一日中的采摘时间是晴天午青鲜叶,即午后12时至下午4时以前所采下鲜叶,新鲜清爽,具有诱人的清香,又有充分的嗮青时间,制茶品质优异。
其二采摘技巧:茶农创造出“虎口对芯采摘法”即将拇指和食指张开,从芽稍顶部中心插下。稍加扭折,向上一提,就将茶叶采下;当被采摘下来后,感恩于茶艺师的修剪加工,加工工艺分为:杀青、揉捻、萎凋、发酵、干燥、做青。不同的茶类其加工工艺不同,其过程是非常辛苦。
经过二十天的学习,我一步一步地走进你,认识你,喜欢你。现在的我真的能品出你的苦中带涩,回甘微甜,和你留给我的唇齿含香。你丰厚的经历,感恩的品质,让我敬畏。我庆幸自己来到沧月幽兰,见到了你,如同交到一位可贵的朋友让我心怀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