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  呵护孩子健康——小街小学预防手足口病知识宣传

创建于2023-12-20
阅读 312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亲爱的家长们:    

       您好!孩子们的健康是我校一直以来着重关注的问题。随着季节的推进和气温变化,结合我国既往手足口病流行规律(10~12月为流行高峰),小街小学温馨提示大家,近期儿童正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为了守护孩子的健康,我们要共同关注手足口病,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症状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多数患儿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病例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在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较强。肠道病毒传播途径多样且容易实现,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还可经呼吸道(咳嗽、打喷嚏等)等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为什么儿童是易感人群

  1.是由于儿童本身免疫功能较常人要差,特别容易受到病毒,以及细菌的感染,所以会得手足口病。    

       2.手足口病是儿童多发的一种病毒传染性疾病,很容易在聚集的场所发生,儿童生活的环境,比如在学校,孩子们一起共同学习、饮食等环境,会导致病毒局部扩散,所以儿童会容易得手足口病。    

     3.儿童免疫功能比较差,经常不注意手部的卫生,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清洗病毒行为,所以会容易得手足口病。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勤洗手   

      孩子从户外环境回来时,要及时的清洗双手,不过勤洗手不只是孩子的事,家长们也要多注意,虽然成人免疫系统完善,不易感染手足口病毒,但是成人也是可以成为手足口相关病毒的携带体的,所以不管是面对手足口病还是其他病毒细菌都记得勤洗手。

                 勤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不二法则,而手足口病虽然是肠道传染病,但是它的传播途径不仅是局限粪口传播,它还会通过呼吸道飞沫、咳嗽、喷嚏等进行传播。

                勤消毒    

      家长们可以通过暴晒、高温煮沸两种方法进行消毒,还可以用84消毒液进行环境表面的消毒,如家具、座椅等,注意消毒液的稀释。

孩子感染后如何护理

  (一)及时退烧,注意病情    

        孩子患上手足口病之后会有发烧症状的,所以家长朋友们应该尽快给孩子退热处理,因为退烧的方法比较多,家长可以酌情选择对孩子没有伤害的退热方法,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健康不再受到更加严重的伤害性,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多给孩子喝温开水,做好护理工作。

       (二)补充营养,注意饮食   

       1.饮食要少量多餐,清淡营养,以软烂或流食物为主;

       2.不宜热饮热食,或食用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口腔内部疼痛,引起孩子厌食;

       3.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残留物感染。

      (三)伤口护理,注意卫生    

       1.剪短患儿的指甲,避免挠破患处;

       2.切勿用针挑破皮疹,引发感染;

       3.皮疹破损处及时涂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4.选择柔软透气的衣服、被褥,多晒太阳,保持清洁。

温馨提示

  当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相关症状时,请家长及时带领孩子就医,并主动与班级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待痊愈后方可返校。                        

       孩子们身体健康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让我们家校携手,用心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阅读 312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