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扎根,深耕课堂,向上成长,提质增效

——小店区一中和煦路八一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赵丽霞
编辑于2023-12-20
阅读 230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 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集体的研讨和分享。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的基本功。2023年12月第二周,小店区一中和煦路八一分校在赵俊玲主任的带领下进行了本学期第二次“生长杯”数学轮教活动,全体数学教师精心备课,圆满完成了本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最后,赵主任对每一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肯定了每一位教师的努力和付出,并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课堂展示环节

吕欣老师本次轮教的课题是《8、7加几》,本节课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例题的教学让学生借助小棒,动手操作、同桌交流,在自主探索中经历“凑十法”的过程,并让学生把直观感知和动作体验转化为数学语言,从而对“凑十法”形成内化认知。学生在经历多种数学活动下,深刻感悟“凑十”的思想方法。

贾老师《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这堂课注重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活”起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习新课前先进行对口令活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起学习的欲望。新授环节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究新知,让更多的孩子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而体会成功的喜悦。

郭鸿雁老师的整堂课分成“生活引入——自学检索——练习巩固”三个层次。用生活中的相交和垂直现象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学习互相垂直、交点、垂足等概念时,先让学生自学,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得到更深刻的认识。

连子媛老师讲的是《6、5、4、3、2加几》,课堂上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思考探索“6+5”的算法,巩固凑十法算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凑十法的本质。

李飞燕老师展示的是《用字母表示数(2)》一课,通过摆三角形的活动,理解字母式可以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通过创设倒果汁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式子可以表示相同的数量,而同一个数量可以用不同的式子来表示;用字母表示公式时,学生再一次感受到了字母的简洁性。

三年级赵婷婷老师上的《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注重使学生在识别、欣赏、制作等活动中,体会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轴对称蕴含的美,提高对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对折、观察的方法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感受获得图形特征的基本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张老师讲了《6、5、4、3、2加几》,以去小兔子家做客为主线,通过闯关的形式,复习了9、8、7的加减法,进而学习6、5、4、3、2加几,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大胆表达,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结与提升

最后,赵主任对本次数学课堂展示活动进行了详细点评。

首先,肯定了老师们优秀的做法:

1.重视常规教育,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2.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捕捉课堂的生成问题,及时答疑解惑。

3.关注学生的体验,课堂节奏把握得好。

其次,赵主任提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下功夫:

1.教学内容:数学教学要让学生掌握通性通法,每节课的重点之处要多强调,重点内容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体现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数学概念的获得要建立在学生丰富的感知基础之上,概念应源于生活情境,有助于学生直观的进行理解。

2.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才能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教学方式:在课堂组织形式上力求丰富多样,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比如低年级的教学可以多组织一些游戏和比赛活动。

要知世事奥妙多,需要长期做学徒。“每一堂课都是一种磨砺,一种收获,一种成长。每一次听评课都是一个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过程。我们数学组教师会继续以课堂为主阵地,做好常规教学,上好每一节课,不断学习,优化自己。为学生的成长添枝加叶,共同提升!

文字:数学组成员

图片:数学组成员

编辑:赵丽霞

审核:赵俊玲

阅读 230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