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课题动态18】鹰击长空舞青春,鱼翔浅底聚实力——教学环节与目标一致性视域下的课堂观察

创建于2023-12-20 阅读3116

  课堂教学活动能否完成教师的课前预设目标?青年教师的多次课前“排练”能否预判“实战”?我们课题组带着这些疑惑走进芦溪中学的青年教师大比武活动现场。

  学校多年来坚持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以实现“三年成长、五年成才、十年成名”为目标,为广大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本次活动深化课堂改革,倡导“双向五环”教学模式。青年老师在师父们的指导下静心备战,课题组主持人黄冬波老师和核心成员荣媚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全程参与。

潜心“教学”展风采

  夏雨凤老师执教“乱世中的生命况味——解读《声声慢》”,以“合作探究、鉴赏词技”“借助意象、借景抒情”“情节完整、叙事抒情”“拓展延伸、品味愁心”“自主测评、巩固提高”为五环,以学生课前意境绘图、课中名家诵读激趣,考虑学情,凸现学生。

张伶伶老师执教《念奴娇·赤壁怀古》,以“诵读全词、感受豪情”“对话东坡、赏赤壁之景”“咏怀古事、品人物形象”来走近“乐观派”苏轼。而课中设置的为苏轼微信朋友圈配图写文案的环节更是别开生面,学生参与热情高涨。

撷芳“观察”凝智慧

  课题组带着课堂观察量表走进两位青年教师的课堂,聚焦观察教学环节—目标一致性。课题主持人黄冬波老师观察到夏老师的课堂环节合理有序,学生互动时间长、形式多样。同时,建议年轻老师应及时扑捉学生“灵感”,注意提炼总结学生作答。

        课题组肖凤老师指出张伶伶老师在“品人物形象”环节因学生参与度不高,导致课堂突现冷清,教学目标未有效完成。刘小雨老师提到“对话东坡,赏赤壁之景”环节以发朋友圈的形式呈现新颖有趣,可以说高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荣媚老师对徒弟张伶伶老师40分钟的展示赞不绝口。她提到,“伶伶从最初选定课题到多次磨课再到今天的公开课,她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热情。”

        课题组成员杨凌老师说:“夏雨凤老师与学生互动时的幽默风趣,张伶伶面对学生时始终保持的浅笑盈盈,让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心旷神怡。”

致远“教研”明方向

  布卢姆曾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期望达到的目标。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环境中不忘初心,努力把预设和完成之间的距离缩小。四季无声更迭,年华掷地有声。在汗水的浸染中获得成长,在互相观摩中得到了启发。相信每一位青年教师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磨练,都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绽放出自己的光彩;也坚信我们课题组在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中释放能量!

撰稿:刘小雨

供图:荣媚、肖凤、熊婉婷、杨凌

审核:黄冬波

阅读 311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