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课堂】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张村镇第二中心学校中学部寻找最美课堂周报(第13周)

美友88744782
创建于2023-12-20
阅读 11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西张村镇第二中心学校中学部开展 “寻最美课堂,展教学风采”大练兵活动,进一步优化我校“生•动521”课堂教学模式。

        所有的“最美课堂”,在偶然之中蕴藏着必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学生这个宝贵的资产,让每一节课都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最美课堂”就在我们身边,它随时随地的发生着……

《青山不老》

(授课人:张梅娟)

时间: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第二节

地点:六年级

【设计依据】

1、课标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习本课要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青山不老》选自梁衡的“新闻四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文语言简练、构思精巧、内容清晰,以“青山不老”为主线,以“我”采访为视角,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环境的险恶和生活条件的艰辛,坚持植树造林十五年,最终创造一片青山的感人故事,赞美了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

本文虽篇幅短小,但内容层次分明,内容清晰,结构紧密。开篇就展现了一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接着介绍这条美丽的山沟所处的大环境之险恶和院子里的小环境之艰辛,与开头呈现的美景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讲述了不起的奇迹埋下伏笔。再接着用一连串的数字讲述奇迹的了不起,通过老人的话感受到了老人对植树造林的坚持与热爱,为理解“青山不老”作铺垫。最后以“青山是不会老的”结尾,首尾呼应,突出主题。

2、学习目标

(1)说出老人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知道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目。

3、教学重点

说出老人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4、教学难点

说出老人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5、学情分析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其教学要求是将本单元精读课文所学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进行应用: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主探究、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只进行适当指导点拨,避免以教师为主的详细分析与讲解。

6、教法分析

《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制定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感悟。

7、学法指导

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质疑、讨论、交流。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知

1.认读词语:

肆虐   盘踞   淤泥  劲挺   荡漾   绿洲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不紧不慢   如臂如股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任务一

学习任务一:

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说说文章中老人是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学习要求:

自主独学,完成学习任务,不会的用“?”做标注。

学习时间:6分钟。

(二)展示学习任务一

说说文章中老人是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展示要求: 

1.小组开始上台展示,同组学生或其他组学生补充、质疑、点评。 

预设:第1自然段是作者对奇迹的印象,其中“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是一个比喻句,这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对这山沟里绿色的赞美。

预设:通过“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这句话中的“十五年”可以看出时间长,“三千七百亩”可以看出面积大。

预设:通过“如臂如股”“劲挺”“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可以看出树的勇敢与坚强。

预设:通过“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这句话可以看出老人对植树造林的热爱、坚守与奉献。

预设:山沟的大环境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自古以来,这里的环境一直十分险恶、可怕。引用记载,具有说服力。

预设:院子的小环境

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

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俭朴、单调

2.展示完成后,整组展示朗读(限两组)

(三)学习任务二

学习任务二:自读课文,课文为什么要以“青山不老”为题?

学习要求:

先自主独学,然后小组群学,组员组内小展示,组长统一答案后分配好展示任务。

学习时间:6分钟。

(四)展示学习任务二:自读课文,课文为什么要以“青山不老”为题?

展示要求:小组开始上台展示,同组学生或其他组学生补充、质疑、点评。

预设:“青山不老”是这篇散文的文眼,既深化了文章主题,又使主题形象鲜活起来,让原本相对抽象的人物精神变得具体可感。“青山不老”还包含了作者对“造林英雄”的感谢、敬佩和祝福。

三、质疑探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呢?提出来大家一起探究。

四、全课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自由展示交流。

五、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大环境     恶劣

小环境     艰苦

无私奉献 

六、课堂检测:

小练笔:采访中,作者应该会给老人留影。那会是一张怎样的照片呢?他会选择怎样的风景作为照片的背景,他又会选取老人怎样的姿态、神情定格在照片之中?请你根据课文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来描述一下这张照片。

【教学反思】

在本文的教学设计中,我先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语句,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明确本文的学习任务: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本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围绕这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适当点拨、指导,层层深入,最终理解“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不老的是青山,青山的绿是永恒的,不老的是老人,老人热爱家乡、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这种精神不老!

本文的学习内容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资料的补充,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这节课存在的不足主要是课堂评价语言比较单一,过渡语的表述缺乏深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更注重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情况,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亲历文本,与文本对话。此外,今后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上出一堂更好的课。

张梅娟老师(六年级语文)

《青山不老》

(推荐人:高海燕)

【主要优点】

1、教师授课思路清,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出难点。

2、注重朗读,加深理解。教师在教学时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

【思考建议】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尚待提高,教师说的还是有有点多。

张梅娟老师(六年级语文)

《青山不老》

(推荐人:任玉成)

【主要优点】

1、计算想象,渗透学法。老人创造力了不起的奇迹中有句“3700亩林网”,这在学生头脑中很抽象,老师告诉学生1亩=667平方米,算算相当于多少间教室。这样学生就明白了,更能体会到老人创造的奇迹之大。

2、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状况,启发、引导、点拨学生的思维,实现师生、生生互动。

【思考建议】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围绕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展示后确实有疑难未解决的问题,教师再适当加以指导,要真正把课堂归还给学生。

阅读 11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