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暖阳万物藏,岁月沉香悦时光。为深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充分发挥省规划课题《幼小互动式教研优化低年级教学方式的研究》的引领辐射作用,切实提高教师科学实施幼小衔接的专业能力,积极探索全域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的方法策略,深入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双向协同教育和科学衔接。2023年12月19日上午,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了幼小衔接实验项目优秀课程成果推广暨兄弟学校结对帮扶活动。本次活动由钟敏校长主持,县教研室龙韦宏主任、刘一民主任,观音寺中学、浯溪河中学的老师代表,实验学校老师及文星幼儿园老师代表全程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安排
主持人介绍
课题主持人钟敏校长首先阐述了课题研究现状,然后对本次活动流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衔”有温,“接”有度,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润物细无声地将小学适应教育贯穿到孩子们的生活与游戏之中,同时也为了总结经验,分享智慧,引发思考,四位教师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展开了趣味横生的课堂案例展示。
小学课例1:《摇篮》
张兰老师在一年级的课堂《摇篮》中采用情境化、闯关式的教学组织,游戏中科学的设计与孩子们积极互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信主动地学习,勾连一年级语文《快乐读书吧》教学,注重知识的拓展性,引入丰富的儿歌学习,激活学生思维。用家乡话读儿歌,是一个创意设计,渗透对家乡的热爱。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享成果,他们也能够获得成就感,感受小学学习的乐趣。
幼儿园课例2:《摇篮》
戴小艳老师执教的《摇篮》先是让幼儿听老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让幼儿在示范中体味。其次是适当的体验,让幼儿用自己的手臂来当摇篮,跟随音乐来摇晃,体验妈妈哄宝宝入睡的温馨。在此基础上,利用直观的图谱、多媒体画面和有针对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最后又通过先部分后整体的方法,循序渐进的引导幼儿发现特点,创编诗歌,这样破解了难点,同时也达成了目标。
幼儿园课例3:《“>” “<”开口笑》
燕熠红老师执教的大班科学领域活动《“>” “<”开口笑》,燕老师娴熟的教学技巧、丰富多彩的游戏教学形式、有效的师幼互动,特别是燕老师能调动孩子爱玩的天性,利用肢体语言识记、理解符号的方法,让老师们也沉浸在孩子们丰富的想象之中。
小学课例4:《认识钟表》
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余时宏老师根据这些特点,让学生根据动画儿歌来做动作,突出知识点,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中让学生画一画,摆一摆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堂课的流程设计比较合理,课堂学习氛围愉悦,学生在操作中加深了对钟表的认识。
专家点评
龙韦宏主任首先对幼儿园的两堂课例进行点评,指出幼儿教师的教学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提出可以在幼儿园的教学氛围下进行无意识的汉字的刺激。在幼儿园课例3教学时,用肢体语言表现大于号、小于号的设计巧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接着龙主任对小学的两堂课例也做出了精准的点评:两堂课都以培养学生的素养发展为终极目标,都以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让学习融入情境之中,并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特别是《摇篮》的设计独具匠心,兼具挑战性和趣味性。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在读、演、唱、玩中将传统文化根植童心。
刘一民主任对这次活动进行了肯定。其一,活动目标明确,有一定的主题,聚焦了研究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展示;其二,活动具有方案,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其三,研究重视成果的应用,研究的策略及时的在教学中进行应用,策略的不断改进完善确保研究的结论具有科学性;其四,研究的结果能及时地得到总结、推广。
欲师者,温故而知新。欲达者,吐故而纳新。本次幼小衔接课题推广教研活动研讨时间虽短暂,但带给老师们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优课成果展示向大家传递的是先进的教学理念,让我们看到了新颖的教学设计和独到的教学策略,更让全体幼小老师共同深入学习研究,探索深层变革教学内容、方式,全面提升低年级教学方式优化的策略和途径。在今后的幼小衔接研讨道路上,我们将继续守着阳光,共研共思,彼此陪伴,总结过往,吐故纳新。在课题研究的下一个阶段取得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