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的课程改革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继续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巩固已有的工作成果,促进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更新,为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打下基础;二是推进课堂教育改革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加大了教育模式的本地化,使这种教学模式能够适应本地实际、本校实际、学生实际,在实施中把在以往教学中取得的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今年以来,在学校和中心学校的精心指导下,在教务处的扎实工作下,学校的课改工作稳步发展、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新学年开始之际,我校领导班就做了精心组织,把课改工作放在了学校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为了加强新课改实施工作的实施,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在全体教职工中进行了广泛的动员,要求全体教职工“人人关心课改、人人支持课改、人人参与课改”。现在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这些都已经成为了日常的工作和规范。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狠抓落实,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以前在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采用先提问,再让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但它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做知识获得过程中的被动者,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过程进行学习。从新课改以后,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再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操作实践,去交流和分享探索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动手实践,激活思维
思维来源于实践,只有思维得到发展,能力才能提高。“让学生在做中学",就是要放开学生的双手,让学生自立参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这样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才能协同参与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活动方式学生喜欢、乐意,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得活泼,而且能激活大脑的思维,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深刻。更重要的是能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达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主动探究,促进学习
从现代教学论的主体性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的一种主动的建构过程,既把书本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他们的应识结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任何教师都包办代替不了,必须由学生参与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把学生引入教学活动,努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促进他们自觉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同时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接受新识,建立起知识结构,丰富了表象,建立起知识结构,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新识的精神,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点拨,掌握策略
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教师的作用是用“教”的外因去调动“学"的内因,是“主导”而不是“主宰”或“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在自我尝试,集体协作都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就要在知识错误、理解疑难、思维障碍、方法不当等处起到“点拨"的作用。这里的“点拨”有别于对方法、结论的直接传授灌输,而是先用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向老师置疑提问,萌发学生问题意识,了解学生思维障碍的关键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加以暗示、点拨。这种在教师点拨下,学生自行操作,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情趣昂然,并且在观感官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情趣昂然,并且在观察、思考、协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培养。
“创新课堂”活动方案
活动安排
课堂精彩瞬间
全员教师校级创新课堂荣誉证书
乡镇及以上教学教研类成果奖励证书
总之,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放在首位,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创造主动参与的条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爱学、会学、能学,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