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传承文明 书香浸润人生——额木庭高勒中心校教师读书分享会

阅读 2591

    要做教育者,首先要做“读书人”——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更会一致承认:阅读是教师成长路上最好的修行。不爱读书的教师,很难教出爱读书的孩子。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读书还是一种责任!

于景峰副校长进行读书会开场致辞

读书分享环节

  何雅楠老师分享

——罗伯特•戴博德《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创作的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97年。

    该书借用《柳林风声》的故事主角蛤蟆先生,讲述了他接受心理咨询的故事。作者通过陷入抑郁的蛤蟆先生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蛤蟆先生爱炫耀、自卑性格和抑郁情绪的来源,指出童年经历会对人格产生深刻的影响,并阐释如何在心理上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成为独立自信的人。

高馨老师分享

                                          ——《通透》

  这是一本从A到Z的人性词典,也是一本关于情商提升、自我认知,内心成长,让你活得自信、明白、通透的人生通关秘籍。大码女装品牌PLUSMALL主理人杨天真,用她丰富的职场、人生、创业经验,以人性的若干关键词入手,贴近生活的案例,妙语连珠的分析,帮助读者深挖人性,了解自我,观察世界,领悟情商的真谛,分析当代人常见的焦虑、社恐、迷茫、纠结等难题,在变化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锚点。

  王丽双老师分享

                                    ——《备课专业化》

  备课专业化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看了《备课专业化》这本书,开头部分讲述了为什么要研究备课?众所周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是传统的教学都以上课为重心,忽视了备课的重要性。书中有一句话比喻得很恰当:“如果把教学比作一棵苹果树,成绩是果子的话,则课堂教学好比树干树枝,备课好比树根。要想果子结得好,不仅要打理好树干树枝,还要打理好土壤和树根”。由此可见备课的价值所在。

张瑞娇老师分享

                                    ——  《教育的情调》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不仅有爱更要有智慧。

    书中探讨了“教育的敏感和机智”“了解孩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孩子好奇的体验”“表扬和肯定的重要性”“纪律的教育学意义”等16个话题。这16个话题,都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常见现象入手,通过分析现象背后的教育学意义,蕴含着人的生命,辐射着人的温度,散发着人的气息,激荡着人的情感,燃烧着人的思想,帮助教师贯通和融合理论与实践,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

甘云静老师分享

                                        ——《爱弥儿》

 《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创作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62年。

     该书是一本夹叙夹议的教育小说,书中以富家孤儿爱弥儿为主人公,论述了男子的教育改革,批判英国旧教育的荒谬腐朽,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并且借爱弥儿未来妻子苏菲的教育,论证了女子教育的革新。全书反映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述性善论。其思想对后世许多教育家都有启发和影响。

潘玉晶校长进行总结发言

  潘校长总结发言,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以书为伴。让我们在读书的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书是流动的血液,书是灵动的生命,书是无尽的源泉。这次活动让全体师生走进阅读世界,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真正感受阅读的美妙,让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点亮人生。

图片:王丽双

                                                 编辑:孙 静

初审:于景峰

终审:潘玉晶

阅读 25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