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2日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习俗,让孩子们亲自体验和感受冬至习俗和节气特点,在冬至节气到来之际,温泉县第五幼儿园提前开展了冬至活动,带孩子们开启了冬日之旅。
冬至习俗
北饺子 南汤圆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我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迎冬至
各班老师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了不同的活动,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供幼儿创作,以此来迎接并庆祝冬至节的到来。
小班:红灯笼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灯笼是我们中国新年必备的装饰品之一,象征着团团圆圆,象征着幸福圆满,人人都喜欢红灯笼。
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
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
中班:DIY饺子
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包饺子的习俗。中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中班的小朋友动手制作了一盘盘幸福的“饺子”!
幼儿自主选择彩泥或彩纸等材料,制作了精美的水饺,在揉、按、压、捏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体验到手工制作的快乐,同时也让他们的创作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大班:九九消寒图
所谓的画九,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
听说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每过一天就画一朵梅花花瓣,等画了81朵梅花,春天就来了!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孩子们用妙思巧手,描绘了一幅别开生面的“寒冬腊梅”。
孩子们通过水墨画的方式表现梅花鲜艳的色彩,在红、黑、白的经典色彩搭配中,整个画面充满色彩的对比之美,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视觉张力。
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
一盘饺子“出锅”啦~
小朋友们吃的津津有味
温馨提示
寒冬时节,父母该如何帮助幼儿正确保暖呢?幼儿园温馨提示:三暖二凉原则!
1.背暖 保持背部的“适当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适当温暖”就是不可过暖,否则背部出汗多,汗水变凉后容易因背部湿凉而患病。
2.肚暖 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即是保护脾胃。孩子常脾胃不足,当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孩子就会肚子疼,从而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吸收。
3.足暖 脚部是阴阳经络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双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4.头凉 孩子由体表散发热量,其中1/3由头部发散,头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甚至昏迷。中医认为,头部最容易“上火”,孩子患病更是头先热。孩子保持头凉、足暖,则必定气血循环顺畅。
5.胸口凉 穿着过于厚重臃肿,会压迫胸部,影响正常呼吸与心脏功能。同时,还容易造成内热。肺就像两片叶子,它正常伸展开,才能发挥吐故纳新的功能。因此,衣服的心胸部位不要过于厚重,否则会有压迫感。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课程。本次节气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冬至的相关知识,还让孩子们在愉快的实践、体验中感受到传统节气的浓厚氛围。春来夏往,秋收冬藏,冬蕴藏了春华秋实,孕育了生命的希望与力量,在这个万物收藏的季节,让我们严寒而立,相拥冬阳!
图片:各班教师
文案:崔圆圆
审核:夏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