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灯引路   静待花开

——蔡甸六小第三期优秀班主任展播

编辑于2023-12-19
阅读 275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颗匠心

春耕夏耘

秋收冬藏

用爱心和智慧

呵护学子们幸福成长


  教学在左,管理在右。“管”而有方,“理”则有道。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蔡甸六小的班主任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以爱为桥,倾心教育

孙奥,大学本科学历,担任104班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曾获得过优秀班主任等荣誉,他不仅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在学生管理和家校沟通方面也表现出色。

       在担任班主任以来,孙老师虛心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优秀班主任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不断归纳、总结,找到了一个比较综合的治班方案。他自己总结归纳的转变学困生的“三加一法”在学校的班主任沙龙上被大家学习借鉴。“三加一法”中的“三”即是班主任、家长、任课教师三方共同协商,达成教育共识,并制定短、长期目标对学困生进行全方位教育;“一”即是精心为每个后进生物色一个学生榜样,开展“一帮一”活动,通过帮助活动让双方共同进步。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孙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古训,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把门窗打开,等候学生的到来,放学后等到每一个孩子安全离校才放心的离开;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总是和学生在一起活动、游戏或者谈话;在生活上,他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注意健康,学生身体不舒服或者心中有事都愿意和他倾诉。

     

      孙老师用一颗从我做起的诚心,一颗关心爱护学生的爱心,一颗干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家长的放心。

尽情绽放,芬馥无限

     张芬,女,中共党员 ,大学本科。2014年1月被评为蔡甸区首届中学生规范汉字听写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4年5月被评为蔡甸区教育系统优秀团员;2021年4月被评为蔡甸区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1月在武汉市楚才写作大会获辅导奖;2022年10月在蔡甸区“培根铸魂 引领成长”活动中获优秀指导教师。

她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的芬。我希望自己,尽情绽放,芬馥无限。

     “当一名老师,一名让学生喜欢的教师。”这是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2001年,带着憧憬与喜悦,我如愿走上教师岗位,也和班主任结下不解之缘。我喜欢当班主任,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喜欢看孩子们快乐长大,喜欢见证孩子们越来越优秀的过程,更享受被孩子们依赖的感觉。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一颗爱心。看着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想着家长信任又期望的眼神,我深知自己面临的工作的繁杂,但我更清楚肩负的责任。我总是满怀希望,也是在对孩子们的付出中,我工作着并快乐着!

以爱育人  情暖童心

余池颖,大学本科,305班数学教师,带领的班级获得“市优秀班级体”称号、“区优秀班级体”称号,同时自己也获得“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班主任的工作更是繁杂的,但正是因为这份平凡的工作中倾注了老师对每个孩子的爱与责任,才让这份工作变得有温度起来。余老师的班上有一个孩子,他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父母都是智力低下没有行为能力的人,他的生母已经回娘家由娘家人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他的父亲无法自理,住在专门的疗养机构。蒋旭成的爷爷是他的亲生爷爷,奶奶其实不是亲生奶奶,而是他爷爷后来才结婚的对象。以前全家都靠爷爷打工维持生计,付他爸爸的管理费和一家人的生活费。但是今年年初,爷爷生了一场大病,身体虚弱,无法上班。奶奶为了支撑起全家的生活,每天打两份工,开学之后也没有时间管孩子的学习。余老师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积极向学校反映,帮孩子争取到各种政策上的福利,缓解他的家庭经济问题。同时,对该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该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每节课上,与老师都会主动向这个学生提问,关注他的情况。在班上,余老师安排了班干部,课间陪他玩耍,缓解他孤独的情绪,教他和同学相处的道理。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该生的表现有了很大的改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进步,和同学相处也比较融洽,拥有了自己的好朋友,越来越融入班集体了。当班主任是不容易,但是当班主任是一件很有成就感很快乐的事情。

心守暖阳  静待花开

王珍,初级职称,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四年级语文教师,在校多次被评为月优秀班主任,优秀大队辅导员等称号,曾获蔡甸区优秀教育故事二等奖,武汉市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扎根三尺讲台,坚守明净课堂,用心写好“师德”,是对她的真实、生动写照。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她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感化学生,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她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对于学困生制定“专项措施”,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不让任何人掉队。在生活中,她始终把自己定位为慈母和朋友,学生喜欢与她分享快乐、倾诉烦恼。

       实行班干部竞选上岗、定期轮换制,鼓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的主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四(2)班学风浓厚、秩序井然,多次荣获学校“三星级文明班级”,并被评为蔡甸区“三星章”优秀中队。

      她勤勤垦垦地工作,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用自己坚实的肩膀托起学生明天的太阳。愿与孩子共同成长,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

执着奉献  不忘初心

朱亚芳,女,26岁,2018年毕业于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大学,二级教师。2021年8月至今,她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现任504班班主任。曾在2022-2023年工作中荣获区级教学质量优胜奖。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朱亚芳老师从踏入教师行业的那一刻起,就不断以这句话来激励自己,要做个好老师、当好班主任。她一直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她勤奋学习、深入思索、脚踏实地的工作,带着一个年轻人固有的热情,不断探索班级管理的方法和途径,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工作风格。“德”“育”“教”相结合。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并多次被评为“三星文明班级”,个人多次被评为“月优秀班主任”。

      她喜欢优生,但更关心潜能生,对于暂时的潜能生更是倾注了满腔爱心。她深深地懂得:潜能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他们,她总是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格外小心,做到了多谈心、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要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屡次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这是她转化学困生最深的体会。

      今后,在平凡的三尺讲台,她将以春蚕的精神、蜡烛的品格,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挥洒汗水,收获硕果。

从心入手,严爱相济

李晶,大学本科 ,担任604班数学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任职期间曾多次获得“月优秀班主任”称号。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在教书的同时育人。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同时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因材施教,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促使学生形成团结、勤奋、道德的优秀品质。管理班级琐碎繁冗的工作中,使她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家校联动,无缝衔接。她深知,学生的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社会是一个大的活动场所,而家庭教育更不可等闲视之,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配合不可或缺。于是,课后、课间、下班、节假日,她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与家长交流的机会,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微信群、电话等方式和各位家长交流,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办法,及时发送学生在校各项活动的图片、视频,便于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增加家校共管环节家长的关注度、参与率,落实对每一位学生的全方位覆盖,无死角关注。

      教育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是一场温柔的坚持。相信她能守着这份执着,砥砺前行,在教书育人的路上走得更远、更高!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场温暖人心的坚持,我们六小人将爱心,信心,细心,耐心种进孩子们的心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一颗不平凡的教育心,为孩子们提灯引路,静待花开!

编辑:  徐苗

蔡甸六小    政教处

2023.12.18

阅读 275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