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家长大课堂第十期:关注情绪管理,呵护心灵成长 ——建水县南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长篇

建水县南庄小学
编辑于03-03
阅读 150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写给父母的歌

   春天来了,新的学期也开始了,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大家开始了忙碌的生活和学习。在生活的繁琐和压力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情绪,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它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但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则有好坏之分,行为的后果也有好坏之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引路人,孩子会模仿学习父母的习惯和情绪。因此,父母对生活的态度以及日常的情绪,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可以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有利于孩子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整体的心理健康。

   一、做一面有魅力的镜子

   父母自我的情绪管理是正面积极的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家长可以用以下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

   1.学会“暂停键”

   在听一段美妙音乐的时候,突然出现刺耳的杂音,我们本能的会按下暂停键。作为成年人,父母要学会对自己的情绪做出一个判断,在与孩子交流时,突然出现负面情绪,如激动、悲伤、愤怒,要果断按下“暂停键”,接下来做到“管住嘴,迈开腿”。

   这不是健身的法则吗?是的没错,当你能识别到自己情绪失控的时候,想想这6个字,先管住你的嘴(停止发飙!停止怒吼!然后迈开你的腿离开现场,换个环境稳定情绪,不仅能化解亲子冲突,还有助于身体健康。

   2.学会“大喘气”

   这里说的大喘气,是指深呼吸。找个安静的地方,做深呼吸,大家可以按照如下两个步骤,体验一下:一是深吸气,先使腹部膨胀,然后使胸部膨胀,达到极限后,屏气几秒钟。二是呼气时,慢慢的呼出,先收缩胸部,再收缩腹部,尽量排出肺内气体。反复进行吸气、呼气,每次3-5分钟。父母可以采用深呼吸的方式,重新控制情感,缓解急躁情绪。等自己真的冷静了,再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你的思维会更理智,而不会被情绪左右。其实啊,不只是生气的时候,平时就应该养成深呼吸的良好习惯,这样有助于身心健康。

   3.学会“换椅子”

   这里的“换椅子”,是指换位思考,别总是坐在家长的位置上俯视别人,而是换到孩子的椅子上坐坐,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孩子的高度和父母的高度不一样,看到的世界也会不一样。这种高度不单指身高。父母如果经常坐在孩子的椅子上,以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以孩子的童心去感悟,与孩子共情共享,很多事情其实不是问题,或者就算是问题也没想象的那么严重,不至于非得大喊大叫才能解决,推心置腹的谈心如涓涓细流更有效果。

   4.学会“挖水渠”

   由于现在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导致人们在情绪上有很大的波动。这就需要父母懂得怎样宣泄不良情绪。都听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当洪水来临时,堵,只会带来决堤风险,只有合理的疏导才能引流泄洪。治理情绪的洪水,也是一样。我们要挖水渠、清河道,合理的宣泄不良情绪。可以说一说 (倾诉)、写一写(日志) 、弹一弹(乐器)、唱一唱(歌曲)、扭一扭(舞蹈)、走一走(散 步)、爬一爬(山)、游一游(水) ....等多种方式疏导不良情绪。希望总结的“暂停键、大喘气、换椅子、挖水渠”这四种方法,能对各位家长有所启发。

   二、当一棵正反馈的大树

   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体验着不同的情绪,孩子们也不例外。

   小学生应该强化情绪特征有:乐观、热情、自尊、自信,具备这些情绪特征的孩子能做到成功了不骄傲,失败了不灰心,敢于和困难作斗争,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生活充满希望和向上的力量。而自卑、情绪压抑、爱发怒的情绪会导致孩子往往不能与他人正常相处,难沟通、易疏远,是小学生应该减少的负面情绪。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要做到喜怒有度,即指情绪的表达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不能想怎么喜就怎么喜,想怎么怒就怎么怒,要有节制。

   家长朋友们,我们要知道,孩子出现情绪上的“反复无常”、“小题大做”甚至“突然爆发”都是正常的情况,作为家长,我们应当准确识别出孩子行为中透露的情绪“密码”,帮助孩子疏导和排解消极情绪,帮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家长可以尝试这样做:

   1.接纳并理解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发脾气或哭闹的时候,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接纳并理解孩子的情绪。给孩子一些时间来感受和消化自己的情绪。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有时候只需要给一个抱抱,他们就会好很多。

   2.鼓励孩子表达内心想法

   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之后,用鼓励的语言引导孩子表达自己产生情绪背后的原因,聆听并回应他的感受。

   3.引导孩子应对消极情绪

   家长可以跟孩子进行沟通,引导孩子找出更恰当的处理消极情绪的方法。比如:转移注意力、出门散步等。要让孩子明白发脾气、哭闹并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帮助孩子发展触觉

   周末或假期多带孩子出去户外接触大自     然,玩玩泥土和沙子,增加触觉感受。平时可以多拥抱孩子,用稳定的情绪对待孩子,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三、放一只会思考的风筝

   儿童心理健康12“不要”:

   第一,不要娇惯溺爱。开口不离“好”,出门不离抬,吃饭任其要,昌穿衣任其挑,就会养成儿童任性的性格。父母“爱子一溺子一误子”,这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

   第二,不要袒护纵容。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当众做错了事,家长明知不对,却以种种理由加以庇护和掩盖,其结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确对待缺点和错误。

   第三,不要哄骗。有些家长图一时安宁,不惜编造假话欺骗孩子,这样耳懦目染,容易使孩子效仿父母,养成虚伪不诚实的品格。

   第四,不要讽刺。对孩子讽刺挖苦,以为可以“激发”上进,结果适得其反。

   第五,不要苛求。父母对孩子“恨铁不成钢”,凡事都要尽善尽美,稍有不顺便大加训斥,使子女无所适从,思想感到压抑和束缚,时间长了孩子有可能走向反面,我行我素。

   第六,不要放任。对孩子不加引导和教育,放任自流,任其所为,不尽家长责任,后果难以预料。

   第七,不要打骂体罚。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信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条,不能以理服人,而是打骂,体罚,结果这样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产生感情对立。

   第八,不要注意力不集中。要让孩子自已选择适宜的游戏和运动,培养他们注意力集中,专心地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训练孩子持之以恒的毅力,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而不要反复要求孩子更换活动内容。

   第九,不要缺乏适应能力。要训练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对孩子的发展是很有益的。

   第十,不要无控制力。要训练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包括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要求和愿望。

   第十一,不要忧郁沉默。要培养孩子乐观幽默的性格,切忌郁郁寡欢。

   第十二,不要依赖。要让孩子经受一定的困难,学会克服困难从身心(性格和体格)两方面进行磨练。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

   

   健康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心理健康也尤为重要,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学校和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心愿。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只要我们肯多花点时间,多用点心思,多点沟通,多点理解,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建水县南庄小学

                                 2024年3月3日

阅读 150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