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推进和深化我市中小学美术新课堂教学改革,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聚焦单元教学,探索新课标下深度教学新路径,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2023年12月8日,“中山市中小学美术新课改现场教学展示(初中场)暨新课标研讨活动”在南区街道南侨英才学校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主办,南区街道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承办。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美术教研员钟国荣老师,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美术教研基地(中山)主持人、正高级教师沈文,中山市华侨中学正高级教师、中山市美术兼职教研员胡万鸣,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正高级美术教师刘坚,南区街道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副主任刘敏斯,南区街道美术中心教研组长池海旻,以及各镇街 (直属)初中美术教研组长及初中美术骨干教师代表、中山市中小学美术学科市级中心教研组成员、华南师范大学与中山市南区“区域教育现代化协同创新基地”成员、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美术学科教研基地项项目 (中山)成员、胡万鸣名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约一百三十多名中小学教师参与。本次活动由南侨英才学校团委副书记钟丹丹老师主持。
首先,刘敏斯主任代表南区对全体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活动的举办是中山美育对新课改的积极回应与探索,通过专题现场教学、研讨及讲座,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代表南区预祝2023年中山市中小学美术新课改现场教学展示(初中场)暨新课标研讨”主题教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课堂展示环节,一个单元课程《美在民间---中华民族传统服饰之美》,四节展示课例。板芙中学张翠婷老师的《“品”民族之韵》,东区松苑中学许胤老师的《“寻”苗服魅力》,沙溪中学马世杰老师的《“探”蒙服记忆》,南区南侨英才学校林俊朗老师的《“兴”汉服之礼》,分别呈现了名教师工作室成员、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各自的教学风采。
基于大单元视角进行整体设计,围绕中华民族传统服饰之美展开课堂实践,深度解析聚焦核心素养下的探究性单元教学和美育教学设计。课后,授课的四位老师,对自己的课程设计做了详细的解说。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华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美术教研员钟国荣老师、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美术教研基地(中山)主持人正高级教师沈文、中山市华侨中学正高级教师中山市美术兼职教研员胡万鸣、南区街道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副主任刘敏斯、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正高级美术教师刘坚、南区街道美术中心教研组长池海旻分别对四节课例展示进行了点评。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美术教研员钟国荣老师,对四位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在重构教材,深挖教材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华年教授指出,四位老师都能深入研究新课标,从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在活动中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真实的情境当中感受中华民族服饰的魅力。但对于“单元大概念”、“单元基本问题”的思考还需更加深入。
接下来,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华年,围绕大单元教学,及如何评价单元课程,开展了讲座活动,他指出大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对于课程要要有理解的深刻性,要与生活相结合,在课程方面要考虑到多学科的融合性,思维的高阶性,设计好开放性、关键性的为题,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将探究结果迁移与应用。
整场活动通过课例示范、经验分享、专家点评、专题讲座等环节,中山市与南区街道美术中心组成员、全市初中骨干教师、胡万鸣名师工作室成员共同探讨交流,在走进中国民间美术的民族传统服饰艺术的教学实践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教师对美术新课标的学习领会,促进学科教学、研究、评价及示范引领等能力,达到以研促教,辐射带动的作用。
本次市级新课标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市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南区街道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区教师发展中心多次联合组织全区中小学美术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并邀请中山市教研室兼职美术教研员胡万鸣老师和南区街道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刘敏斯副主任,在中山市良都中学与南侨英才学校进行教学视导与研讨。
刘敏斯主任要求我区美术教师要结合专家点评积极反思加强学习,提升对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学习领会,着力教学新课改探究。下一步,南区街道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与区教师发展中心将继续加强美育团队建设,优化整合资源聚焦课程建设,进一步推动学与教的变革,驻足其上,走出一条以“研究型”课堂为主调的教学改革新道路,为我区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添上一份美育力量。
撰稿 编辑 :陈凤婷
摄影:张丽敏
一审:池海旻
二审:韦紫健
三审:刘敏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