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技能展示——郑州经开区第四届成长教师共同体第二次主题研讨

summer
创建于2023-12-18
阅读 312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冬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交流与提升。为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纵深发展,实现共同体教师同生共长,2023年12月19日,郑州经开区第四届成长教师共同体小学语文二组第二次主题教研在朝凤路小学举行,会议由小学语文教研员李子拢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李老师对大家的参加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教研活动进行了具体安排。教研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一是成长教师进行微课展示;二是指导教师现场点评;三是活动总结和展望。

聚焦课堂,成长有径

  梁倩倩老师讲授了三年级《搭船的鸟》一课,整节课环环相扣,教学过程设计有条理,并且能够耐心的引导学生,让学生们在观察中进行口语表达,生动有趣!

郑爽老师讲授了二年级《狐假虎威》一课,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语言生动活泼,通过抓住具体的句子和动词,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欣赏和感受,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其他成长教师也以“学为中心”为导向依次进行了授课展示,各位教师做到了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为大家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的课。

评课指导,引领发展

   微课展示结束后,各指导老师结合微课展示进行点评,指出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贺瑞仙老师认为成长教师的课程设计有层次,课堂评价具体指导性和针对性。还指出本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观察方法,学会将观察方法进行迁移运用,读练结合,读写结合。

        

  董效伟老师强调在教学当中应该注意课文的体裁类型,根据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寓言类的课文应重点关注思辨性阅读和表达。

  翟春艳老师认为恰当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应依据课文体裁、学生学情、学生认知水平等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惠党贤老师充分强调了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和引导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孙茹老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学情设定教学目标,并依据这些目标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包括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李艳雨老师强调在备课时应该按照课标的指示精神,真正的理解教材,备准学生,将目光聚焦于单元主题和课程要素,深刻思考如何将课本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徐莉丹老师强调教师应巧妙的设计课堂内容,认真解读课后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中听有所思,惑有所解,学有所获。

议课研思,同行致远

  最后李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作为成长教师要把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四关:备课关、教学设计关、“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以及板书关。勉励师徒们要充分利用“成长教师共同体”平台,潜心学习,汲取养分,不断提高;希望共同体全体成员携手同行,共研共进共成长。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为学之实,固在践履。相信在“成长教师共同体”的引领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开区将谱写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阅读 312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