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晋中市“121”比学赶超考评机制工作方案》,依照《祁县基础教育工作高质量行动发展计划》,完成《我园幼小衔接深化实施方案》既定任务,推进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依照《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从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方面,建立幼小衔接成长的关键点。引导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游戏中主动参与、大胆冒险、专注探索、勇敢挑战、快乐创造,同时促进我园教师在分享学习中进一步提升儿童观、课程观、游戏观,提升教师组织游戏活动的专业能力的发展。我园于12月18日起开展为期一周的幼小衔接游戏案例展播活动,与大家共勉。
游戏起源
有一次户外活动时,孩子们都拿着玩沙工具乐此不疲的建构着自己的乐园,史浩明拿起一个玩具兴奋地对我说:“刘老师,看,我挖到宝藏了”一时间激起了身边小朋友的注意,大家纷纷也挖掘起来。于是,孩子们与沙子游玩的故事便开始了……。
游戏实录与反思
一、自由玩沙、快乐体验
白芯依、史晓冉和妹妹将一辆塑料小车倒过来,妹妹不停的用手拨转轮子,白芯依和史晓冉则用小铲子不停的往上铲沙子,三人玩的不亦乐乎,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关注,凑近想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史晓冉看到我走近说: 老师,我去饭店吃饭来,我最喜欢吃饭店阿姨送的爆米花。我们在做爆米花了。
白芯依:“对呀,我们在做爆米花,我见过有个叔叔就是不停地转那个桶,然后爆炸了就有了爆米花了”。
于是,几个人不停的念叨着“爆米花,爆米花”。
妹妹冲我说:“老师,一会儿你吃爆米花吗?”
我说:“好啊,等你们爆熟了我就尝尝。”
孩子们反复的游戏着,一会儿你来转转轮子,一会儿我来转转,几个人相互合作,兴致高涨。
妹妹:“老师,这是你的爆米花。”
……
教师思考:
爆米花是幼儿在生活中会吃到的食品。在游戏中,幼儿将生活中看到的情景迁移到游戏中,体验爆爆米花的乐趣。游戏中的幼儿是自由、自主的,可以选择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教师通过观察幼儿交替拨动小车轱辘而产生的创想,以爆爆米花的游戏引发幼与幼,师与幼之间的交流互动,充分了解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以便幼儿将游戏更好的开展下去。同时,在活动中,只有两三个幼儿为主,无法倾听更多幼儿的想法和建议,教师便应该及时成为参与者,为幼儿多创造交往的机会,如“还有谁吃过爆米花?爆米花是什么味道?……进而,调动幼儿的已知经验与参与热情,促使幼儿同伴间的影响作用发挥到最大,让幼儿体会更多交往的乐趣。
二、协商合作,共建桌子
妹妹:吃了爆米花嗓子很干,我需要喝点水。
刘国皓: 咱们做点饮料吧?饭店就吃东西还喝饮料了。
说干就干,白芯依说:“我们做点草莓饮料吧”
晓冉: “嗯,咱们再做点葡萄味的饮料”。
庞慧颖:“再做个橘子的饮料”。
……
随后,孩子们用沙子盛放到不同颜色的器皿中,做出了各种口味的饮料。饮料做好后,他们发现并没有摆放饮料的位置,这怎么办呢?
白芯依:“我们把饮料放地上吧”
小冉:“不好,要不饮料就脏了”
妹妹说:“我们用积木搭一个吧?”
孩子们听后纷纷表示同意,搭建一个桌子就这样开始了,小冉首先跑去积木区,在炭烧积木柜里找到了一些长短不一的木板,刘国皓和小冉用拿来的积木平铺开来。
庞慧颖说:“桌子是高的,这个不是桌子”,孩子们再次调整搭建桌子。
白芯依说:“我们将木板立起来吧,这样就高了”,说着便去拿木块往起立。小伙伴们都参与了进来。
刘国皓:我们把两块一样大的木板竖起来吧,上面再搭一个最长的木板就好了啊”。
于是,孩子们一会儿将木板平铺到地上,一会儿又将木板竖起来尝试摆一摆……反复调整桌子的造型,不一会儿,一条简易的桌子完工了。
最后妹妹将饮料杯一一摆放在上面,兴奋的大叫起来卖饮料了,谁喝饮料?
……
教师思考与支持:
做了饮料没有桌子放置后,幼儿经过反复的尝试、讨论,决定搭一个桌子比较合适。在搭建中,从最初的平铺到架空叠高,从太低的桌子变得高起来,幼儿们在长短木板间反复调整位置,最后,简单的桌子完成了。此过程,教师尽量做到放手,多鼓励幼儿去探索、去尝试、去创造,尽量不要打扰幼儿的世界,让他们自主游戏、自主开展活动,尊重幼儿的想法、懂得放手。而对于幼儿,则提升了遇事后主动探索合作的能力。相信在今后的游戏中,幼儿们会在此基础上有更多的创新,体验不一样的感觉,获得不一样的快乐。
三、寻找材料、制作美食
孩子们为了制作美食,询问能不能将教室里的炒锅,铲子,勺子等拿出来玩,我点头默许。刘国皓等人兴奋的跑回教室拿道具。等他们拿过来摆好后,一时间,这些材料的投入,吸引了更多孩子们的参与。他们很快将锅碗瓢盆用起来,开展起了角色游戏,做出丰富多彩的美食,并津津有味的品尝着。
米乐说:“我想吃汉堡包,你们给我做汉堡包吧”,这一提议引发了众多孩子共鸣。
白欣怡说:“好啊,我来做汉堡。”
妹妹说:“我来做汉堡里面夹的蔬菜。”
说完,便去捡树叶和石头……一份美味的汉堡就这样紧锣密鼓的制作起来。
教师支持:
在游戏中,汉堡里面夹什么?幼儿通过现有资源,最终想到了借助石头、树叶等其它材料来充当肉食和蔬菜,以及沙拉等材料。幼儿们在游戏的实际操作中能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教师,优化与调整材料及环境,成为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锅碗瓢盆的投入引发了新的游戏内容,做饭、做汉堡。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了多次替代行为,利用自然资源就地取材,用沙子脱模后的造型替代了汉堡外层的面包,树叶替代了蔬菜等,替代行为的出现,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再现,也是他们创造行为的表现。
教师小结
一、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源泉
幼儿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游戏来源于生活。孩子们选择做美食游戏,正因为他们有实地去快餐店就餐或者看过家人在家做饭的经验,所以,孩子们选择在沙土区做美食游戏,以经验来触发游戏的展开。
二、低结构材料,更易引发幼儿发散性思考
喜欢接触大自然的他们利用身边随处可寻的自然物,进行互动与创意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围在一起讨论饮料桌的搭建以及不同饮料的制作,可见,孩子们对材料的创意建构以及想法是有能力的,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并且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去思考与探索游戏的更高、更贴合生活的不同玩法。
游戏中出现了以物代物,已经脱离了真实情境,进入了一种假设的或者假想的世界,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讲,这种游戏行为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游戏行为,整个游戏孩子们在毫无束缚的状态下进行自主游戏,充分体现了轻松,愉悦,享受的情绪情感,孩子们在游戏中真正成为了游戏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