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作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自2017年开始至今,新高考改革已有6个年头。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为落实新课改、新高考改革,由高考考点指导教学,提高高三复习课的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高一高二年级新授课的有效开展,德州一中东校区数学组开展了“我来讲高考”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东校区数学组教研组长张勇老师主持,五位优秀教师代表主讲,全体数学教师参与研讨、学习。
第一个环节由安超、陈伟楠老师对新高考不同考点进行剖析分享,并给予教法指导。
说题人安超老师针对新高考数列问题进行深层次解读。从数学的命题背景入手,强调“23年新课标1卷全面考查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学科核心素养 ”。 安超老师在数学学科基本素养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两个维度,对高考数列部分的命题及新授课中数列部分的知识讲解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具体高考题目,分析近几年高考数列题目的考查方向和趋势。
说题人陈伟楠老师以2023年新高考Ⅰ卷22题为例,深入研究本题的十余种解法和算法,并给出了自己对本题的见解:引出双变量问题的解题思路、双绝对值不等式的拓展联想。并对本题进行总结:很好的考察了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为中学数学的教与学指明了方向。
接下来由张涛、刘敏两位老师分别对说题进行点评。
张涛老师对安超老师的说题进行点评,他提到:“安超老师整个说题过程秉承着‘题中有书,题中有人,题中有法’的原则,将数列大题的命题背景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与往年试题的联系与区别,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依据,也提醒我们要深挖高考题目,不能仅仅停留在解题上,还要追本溯源,深入挖掘!”
刘敏老师说:“陈伟楠老师深入挖掘了题目的条件,结合不等式,导数,三角函数等多章节的知识,展示了扎实的基本功。研究高考题,对现在的高三备考有指导意义。首先,应夯实基础,以基本题型,基础知识为主,深入研究教材;其次,注重通性通法的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尽快找到解题的思路,同时也要注重思维提升,尝试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使学生能多角度思考,优化解题方法。”
第三个环节由韩良瑞老师进行分析。韩老师用独到的眼光和视角对新高考进行分析,他提到:新高考可以用两组词来总结,一是拨偏反正、回归本类,二是水到渠成。对高考的分析不能只研究往年考试,要坚持以万变应万变,前一个万变是指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后一个万变是高考题的千变万化。要重视每次综合练习,充分做好学生心理指导和应试方法指导,同时要随时发现、发掘综合试题中的精华,挖掘亮点。要重视讲评,站在老师的角度对题目分析指导,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
最后由张勇老师进行总结。
“我来讲高考”这个活动给了老师们分享、交流、学习的机会,在活动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增长新知,共同进步,每位老师都获益匪浅。同时,在众多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头雁领航、群雁齐飞,充分发挥每位老师的优势和长处,各取所长,在教学中互相学习、切磋,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改革背景下满怀热情,打造更高效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