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且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部分农民对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有所降低。在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和全球疫情冲击下,捍卫耕地红线,处理好粮食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关系,是现阶段面临的关键性任务。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新发展格局下,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要坚持“量质并重”“用养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应落实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要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根基,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深刻认识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零容忍”的工作态度,严肃查处违法占用耕地和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行为,坚决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任务完成好,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同时,要通过多元支持和激励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加大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资金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力度,缓解“谁来种地”的窘境。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才能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