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远自迩,笃行不怠。为了进一步提升武义县职业技术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的科研能力,梳理课题研究中各个环节的难点和困惑,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实现高品质科研,12月16日,武义职技校组织了50余名青年骨干教师于金华教育学院开展了“武义县职业技术学校骨干教师培训三年培养项目”第一次研训活动
“武义县职业技术学校骨干教师三年培养”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过后,戴智敏教授进行了以“职业院校三融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戴教授以绍兴市的课堂教学创新路径为例,向学员们介绍了校企融通、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传递了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理念,希望学员们要积极探索“产教融合”融合育人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下午,王瑞敏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专业引领《项目申报书与论文的申报与写作》,王教授从“如何确立研究方向”“怎样选择研究方法”“如何做好申报书撰写”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阐述。古人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无疑则不进。”课题研究其实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王教授的精彩讲座犹如一阵清风拨开了迷雾,让在座的老师醍醐灌顶,对如何做好课题有了更明晰的方向。
12月17日,成军教授带来了《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专题讲座,指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促进职业教育师资水平提升的重大举措。以金职院学前专业为例,强调了教师教学团队应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借助各类资源,开展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改革。
吴惠强教授《家校社协同育人与学生成长》专题讲座引发了学员们对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深入思考,以问卷调查等形式,及时了解在座教师学员们对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真实感受。吴教授强调了育人环节需要落实学校主责、激发家社主动。此次讲座让学员们明白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靠“单打独斗”行不通了,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共育的优良教育生态影响下,教育才能越来越好,学生才能健康成长。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青年骨干教师需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相信通过每次研训的点滴积累,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必能从教育细微之处萌芽生花,坚持不懈必能成参天大树,栋梁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