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签到这件事

熊熊呐
创建于2023-12-18
阅读 25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活动背景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发现小朋友早晨来园迟到的现象比较普遍,虽然我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交流,希望家长督促小朋友们每天早睡早起、按时来园参加晨间锻炼,但效果不太理想。鉴于此,在小朋友升入大班后,我尝试开展自主签到活动,期望由此引导孩子树立时间观念,并逐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活动缘起

为什么要签到?

我们的讨论:

“可以知道哪个小朋友请假了没有来。”

“可以知道今天一共来了多少人。”

“可以练习写名字。”

“这样冉老师就可以知道领多少份点心了。”

  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表达着自己对“自主签到”的想法。

签到的方式有哪些?

爸爸妈妈的签到方式

  我们通过网络查询、家园合作,调动了幼儿生活经验,小朋友们知道了签到方式有很多种呢!爸爸妈妈的每一种签到都和自己的名字、标记有关哟!

签到初体验——便利贴签到

  于是我们进行了第一次签到......

  看来签到并没有小朋友们想得那么容易,没关系,办法总比困难多,看我们开动脑筋一一化解。

签到阶段—-设计签到表

  基于便利贴签到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讨论:

  在问题驱动下,小朋友们对签到表里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尝试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

  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之后并用简单的表格、图画、符号等,表现出自己对自主“签到表”的想法。

  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签到表,设计过程中通过不断思维碰撞——达成共识——共同绘制,一张有小组特色的签到表诞生了。

  第二天,签到活动开始啦,小朋友们异常的兴奋,早上八点不到就入园了。

签到阶段—-自制签到本

  结合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想法和建议,根据他们的需求,我们对签到方式进行第三次调整,属于小朋友们的自制签到本新鲜出炉啦!

  我们鼓励小朋友每天早晨8:10分前入园,到园的幼儿可以在签到本上进行签到,一个星期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优化签到,制定规则:

√ 进班先看数字时钟记住自己的入园时间。

√写名字时要一个格子挨着一个格子,用铅笔进行签到。

√ 要认识表格里星期、时间、名字,才能签对。

√ 每周五统计来园天数。

√签到时要坐到椅子上面。

00:45

签到表里的大学问

  为了更方便直观的观看统计结果,我们还一起学习了新本领----柱状统计图!在了解了“柱状统计图”的操作方法和基本形式之后,我们也来试一试!

  《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统计”是幼儿感知和理解数量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归纳能力,而且使幼儿在尝试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统计图带来的直观和便捷。

迟到大作战

  通过统计图小朋友们发现班级有一些小朋友存在迟到的现象。

迟到有什么坏处?

  最后,我们把迟到的原因也进行了梳理:

  结合梳理的迟到原因,小朋友们制定了“我的晚间计划”努力改掉“迟到”这个坏毛病。

我的晚间计划

  有了小朋友自己制定的计划,就可以更加有条理的安排自己的晚间生活,从而慢慢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教师反思

  “自主签到”看似简单的一个小环节,却在无形中为孩子们创设了民主、自由、接纳的教育环境,增强了孩子们的责任感、归属感、仪式感、自我认同感,表征、书写、表达、统计等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真正体现了“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

阅读 25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