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跟岗磨砺逐梦行
厚积薄发共提升
——第四批茂名市小学骨干教师赴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跟岗培训(第二周)

创建于2023-12-18 阅读1709

行而不辍,追光不止

茂名市福华小学 巢金花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

每一次遇见都是最美的开始

每一次交流都为了专业的成长与提升

每一次奔跑都是为了奔赴教育的诗与远方

       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跟岗学习的这十几天里,我的心一直被一股激情冲击着,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不时地翻滚澎湃着。从这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身在教育教学方面与他们有巨大的差距。通过两个星期的实地学习,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使我对数学教学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感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总结上周学习的收获。

      一、匠心独具的教学艺术

      在这短短几天里,我听了周雪亮老师、赵伟老师、张威老师和我的导师刘佳老师的课,发现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点:注重将课堂还给学生,采用追问的方式,用一个个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总是主动参与,学生喜欢数学课,我认为这和二小老师们的教学方式密不可分。

      第一,数学课堂总是和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了学生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学生学了数学非常有成就感,不仅学习了知识,自己的生活技能也在增涨,对学习数学充满兴趣,自然喜欢数学课堂。

      第二,课堂评价方式多样化,比如:善于思考的小朋友,眼睛真亮,会发现的小朋友等等。

      第三,课堂生动有趣,采用手势、教具、生活中的情境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第四,课堂强调组织纪律。

      来到二小听的第一节课,我就被深深的震撼了。课堂上,学生坐的端端正正,在老师的指令下认真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像一块磁铁,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自己身上。学生明白课堂纪律,遵守课堂纪律,我感受到了老师们极强课堂组织能力。

      二、细致无微的作业追踪

      在二小老师们的办公桌上,总能看见一本标记着不同符号来表示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记录本。对于学生的课堂作业不但及时批改,记录,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作业中的错题,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掌握了当天所学的新知识。为了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二小定期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

      这次培训,让我明白了今后前进的目标,行而不辍,追光不止。我将在这里学到新知识尽快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求知精神,协助能力,加强学让跟岗学习成果在教育教学中发光。

关于“生生对话”的一些思考与构想

茂名市福华小学 李芸

      这周我继续深挖、探索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生本、对话、求真、累加”的课堂文化。这简单的四个词,蕴含着他们长时间探索后返璞归真的课堂教学真谛。

      其实在跟岗学习和观看“爱慧师苑”课例的过程中,我发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课堂教学,往往就是一场“对话”,是形式上的对话,更是内容上的对话。形式上的对话,主要表现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也就是“生生对话”。我们往往把“生生对话”看待成学生之间简单的讨论,而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强调的“对话”,不是辩论或争论。他们的“对话”,包括了提问或质疑、陈述或答辩、补充或解释、点评或建议等,并配套有生生对话中使用的各种小手势,根据手势就可以判断未发言同学的态度和诉求。对话中有不同观点之间对抗性的争辩,更多的是不同学生之间合作性的补充或建议。

      这样形成的“生生对话”是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他们共享知识与情感,将学习推向自主与纵深。我不禁思考,我接下来应该怎么在班里开展实践。以下是我这一周基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跟岗学习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初步构思。

      一、适宜分组,让对话“能”进行

      其实在“生本”课堂中,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统筹规划。我接下来会尝试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既保证同一交流范围内,学生的能力、知识积极等保持一定的差异性,以使学生在对话过程中,可以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又要做到组与组之间,每一组之间的整体水平应大致相同,这样就不会造成组间差距过大。

      二、制定规则,让对话“好”进行

      生生对话≠生和生说话,就像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一样,我们需要约定一些基本规则让对话能够流畅地进行。

      如,对话的语言要肯定与赞赏对方一些可取之处;对话的语言要让对方能准确捕捉你的观点代表个人还是小组,如“我想”、“我认为”或是“我们小组讨论觉得……”;对话结束后,可邀请别人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补充或质疑,如“你们是否同意我的观点?”“还有谁要补充吗?”;当对方给予了一定的建议后,可进行及时的对话回应,如:“谢谢你的指正”、“我接受你的建议”等。

      三、掌握技巧,让对话“会”进行

      我们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对话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如何及时对方发言中的漏洞与错误,做出或评判、或补充、或批判、或质疑、或争论的对话。保证知识在彼此对话中,逐渐充实、丰满、完善,从而也让学生的基本素养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纵深的发展。

      那么在“生生对话”中,我们教师的角色又是什么呢?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教师首先是一位倾听者。其次,教师还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激发者。只有听得清,才能想得深,引得好,激得巧。教师的语言要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间思维的碰撞,应该让学生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再者,教师还应该是一位决断者,当学生双方观点相异,争执不下,教师必须及时决断,及时总结。

      陆游说“功夫在诗外”,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则可以说“功夫在课外”。要扮演好这些角色,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提高自己驾御课堂的能力,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机智。我将不断进取,努力钻研,努力满足学生的需要,适应今天改革不断深化的语文教学。

关于合唱团的深入探索

茂名市福华小学 何文韬

      来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第二周,本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讲座,示范课,研讨课等,下面我将讲解合唱团教师培训的讲座。

      本周非常有幸的请到了合唱方面的专家刘永霞老师来给二小合唱团的老师们做讲座培训,刘永霞老师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给我们讲解了合唱团训练的方法跟未来发展的道路。

      一、曲目的选择

      注重学生的音域、能力、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几方面为出发点,注重基础训练,挖掘学生的能力,培养自信心,发挥学生特长。

      二、音乐的表达

      在音乐表达上,要从歌词内容,音乐表现,声音控制(力度,音色,音乐)情感沟通几个方面进行练习,要求指挥要跟学生建立情感的联系,加强合唱团内部的凝聚力,使得让学生更加出色的完成曲目的要求。要理解歌词,分析文本,挖掘歌曲里的情感内涵。

      三、表演与情感体验

      合唱团学生需有强烈的表演欲望来增强舞台的表现力,结合曲子的曲风,作品特点等,加入适当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可以使整个演唱更加的丰富,学生通过肢体语言也更容易表现出歌曲里的情绪情感。

      四、声音特点以及发声技巧

      1、音域狭窄。大多数学生都会有低音下不去,高音站不稳的困惑,老师可以通过一些音域的扩张练习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喉咙未发育完全。这个阶段的学生喉咙未发育完全,在歌唱中需要保持松弛状态,避免喉咙紧张用力。

      3、呼吸不稳定。在呼吸的训练上使用腹式呼吸,充分吸气,缓慢呼气。

      4、音色纯净。具有童声的独特性。

      五、技术创新

      1、引入虚拟技术,通过模拟现实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内涵和意境

      2、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辅助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与反馈。

      3、引入大数据分析,听过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绩进行分析,为教师提供更精准的教学辅助。

      4、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音乐表演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使用,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及使用。

      刘永霞老师从以上几点给我们讲解分析了合唱团的各种问题和方法,真的令我受益颇多。

      结语:我带着深深的留恋、丰收的喜悦、由衷的感谢结束了这一次的北京跟岗学习之旅。我也会把所学的知识用在日常的教学上面,为小学的音乐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践行新课标,细化课堂教育

茂南第一小学 张志琼

      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超群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惊羡之余我更想知道,这样的能力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北京二小为了规范教育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进学生全面发展,制定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学基本规程》。2022版的《规程》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该校实际,对教学理念、教学基本要求都作了具体可行的细化。这周,在蔡景波老师新授课课堂上,我感受到了其课堂艺术的细节。

生本

      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就提出:要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像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蔡老师在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中的教法,对新课标贯彻得很透彻。蔡老师的课堂氛围很好,“生本”的课堂理念,让学生能充分参与课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蔡老师最常说的话就是“谁可以来说说您的看法?”“谁还有不同意见吗?”“谁可以补充一下?” 北京二小“三段式”的教学模式: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每一段都有其特定的作用。蔡老师会在新授课前布置学生先完成前参作业。初步阅读教材、疏理基础知识、资料收集等前参作业,不仅为课中研讨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带着探索的头脑走进教室,促进了上课的学习,更为学生学会收集、组织、分析、加工、运用信息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授新开始,老师组织好课堂,引导学生提问题,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娓娓道来,新课水到渠成的就推进了。

对话

      “对话”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课堂文化之一。蔡老师在授《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就完美的呈现了“对话”这个课堂艺术形式。

      蔡老师先是引导学生:“对话”不是一问一答,而是围绕一个话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接住对方的话,把“天”聊下去。

      蔡老师先从生活情境入手,设置了对话的情境:“同学们,今天下雪了。”“是的呢,这可是今年北京的第一场雪。”“我上学时可是小心翼翼走来的,害怕摔倒。”“对,下雪天请同学们注意安全,课间时尽量不到室外活动。”……蔡老师分析:这就是我们日常的对话,我们聊着天,老师就把这次对话的目的告知了你们。读了《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我们也可以来设置角色来对话:如果我是文中的“小少爷” ,那我可以这样说 “我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爷,我的生活没有自由,生活单调、乏味。”如果你是少年闰土,你会怎样接这个话?

      学生都踊跃举手,大大方方的将自己对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了解说了出来。蔡老师时不时提个问题:文中写了几件闰土说的事?你是从哪看出少年闰土的这些人物特点的?为什么要详写“看瓜刺猹”?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在蔡老师的问题引导下,自己把文章内容、层次,人物性格形象就给分析出来了。

延展

      新标课在对学业质量的描述中提到:能用文字、结构图等方式核理作品,能借助与文本相关的材料,结合作品关键语句评价主要事件和人物,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蔡老师在第八单元语文教学中,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及人文素养要求,围绕着“了解鲁迅”这一单元重点,不拘于一课一章一节的内容,而是整合了全单元甚至课外知识,形成了一个大单元教学。

      如在讲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课时,对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的理解,蔡老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这句话只是对“关心女佣”这段的小结吗?文中还有哪可以体现这句话的?除了课文中相关的语段,学生还能联系到《故乡》中“我”对中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态度进行分析,还有学生联系到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鲁迅的名言进行分析,甚至还有学生能从本单元《有的人》这篇课文联系到巴金、郁达夫等文人对鲁迅先生的回忆、评价。从而将课本的知识延展至课外,一个立体丰满、有血有肉的鲁迅形象,树起来了。

      对于课本知识的延展,蔡老师更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他在单元授课之初就给学习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小报——《我眼中的鲁迅》。要求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搜集资料、整理相关的看法,形成自己对鲁迅的初步认知。而这项任务,是一直贯穿于整个单元的学习中的。每一节课,学生可能都会给自己的小报增加一两点内容。这也是新课标中对学业质量描述的重要一方面。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课堂,践行新课标,已渗透到每个教学细节:目标明确,引领得当,气氛轻松,授受相宜。

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

广东高州师范附属第一小学 张静

      初雪飘落在北京二小的校园里,我们结束了第二周的跟岗学习。这周由于大雪停课,遗憾只听了几节三四年级的英语常态课。 通过向导师了解到:北京二小一到六年级都不分班,新老师接手新班都会向原任老师了解班级情况并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每个年级有英语教学的共同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又有年级之间的知识点衔接。一二年级以口语为主,三年级以字母组合发音为主,而四年级以训练学生圈画做题技巧为主,五六年级则以短文、阅读作文为主。年级之间教学主线贯穿,循序渐进,呈螺旋上升。

      北京二小注重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课堂中都创设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真正体现了双减下的高效课堂。《M10U1 Are you going to Hong Kong?》这节课中,导师张婷婷先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泛听精听无字幕理解课文,提炼出holiday plan的话题,The winter holiday is coming, Do you have any plans?然后分析课文,以where/why/what/how为问题导向,进而形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述和梳理课文。其中在教授airport单词环节,她先分析单词air+port的构成,教授单词后,邀请一位小老师上台教读,并且运用该词造句。“Who can read?Who can make a sentence?”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讲授jobs话题时,老师跟学生玩起了一个有意思的游戏:I know you all have some ideas about job. But you need to know some words about jobs. Let’s play a game called the alphabet. 根据字母顺序学生说出了许多跟工作相关的词汇,让人惊喜。

      在四年级马捷老师的讲评课上,每个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圈画和做笔记。对于听力题,她让学生先圈关键词,再听关键词;对于选择题,所有单词要知其含义,写一个划掉一个,没用的选项也要学会划掉;对于语法题,涉及同义转换、will/can加动词原形、名词和形容词的使用等。Miya老师上课非常干脆利落,我置身于这样的常态课,都不敢轻易分心,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二小也十分注重形成性评价,各年级自定,采用“2:1:1:1:5”的评价模式:课堂上学生发言情况(数量+质量)占20%,参与教学活动占10%,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模块练习+基本功)占10%,精彩两分钟占10%,期末闯关占50%。通过作业和评价让老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提高课堂效率,实现高效课堂。比如每节课的精彩两分钟,学生展示完成后,会问下面的学生How about me?同学们会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You did a good job. I like your work. /The story is very interesting. You make my day./You tried hard. Maybe you can speak loudly...自评、互评、师评等多样式的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

      在跟岗学习的这两周里,我们看到北京二小的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掌握了知识,更在实际运用中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今后的课堂,我将通过角色蜕变,给予学生更多的思维启发。

高效教研促课堂

广东高州师范附属第一小学 杨玉华

      教研活动一直是教学实践的理论指导方向标,而备课,则是教师教研活动中最基本的一种专业活动。本周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科组的常规教研活动上,老师们的高效教研、细致分享让我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观照问题下的有效教研

      12月11日早上,六年级语文科组连线德胜校区的老师共同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分工具体细致,共同承担。这次活动由年级语文教研组长蔡景波老师负责,分为四个部分:一,就上周基本功练习的工作和练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二,对教学计划完成时间、安排提出要求;三,作第八单元备课分析;四,交流讨论期末复习计划、加强指导的方向。整个教研工作的开展以西城区教学计划为指导,观照到日常教学活动的各个细节,从基本功练习中每道题出现的问题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到书写、用笔、符号的使用都给出指导建议,真正做到了有小结有反思。

      此外,年级主任马佳就特别就作文判分的细节,从审题、提纲、中心几方面提出了要求,杜绝“抄”“套”“背”的现象。

      二、设计思维下的有效备课

      设计思维下,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立场,从学习的全过程去思考学生会经历怎样的一系列思维过程,这是新课标更加关注学生、关注学习经历的表现,在这次教研中,老师们的备课也充分了他们对学生学习的这种整体关照。蔡老师介绍,每单元的备课都会安排两位老师作为主要负责人。而这次主讲第八单元的是郑杰老师,她把“借助资料”这一单元语文要素作为出发点、落脚点,有针对性地对整个单元每篇课文的特点、教法重难点、关联资料、教法学法指导等作了详细的分析:

      第一课《少年闰土》的人物形象除了从文本中直接生成,应“借助”《学探诊》中的阅读材料作关联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开篇人物描写的意义、作者印象深刻的原因。其次,借助对文章开头和结尾是否具有重复性这个问题探讨作者的写作目的,并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的写作顺序,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的同时完成课堂小练笔,实现学法、写法的延申。

      《好的故事》作为单元的另一篇重点课文。基于文本自身的难度。郑老师把解读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如何理解生僻词汇,和借助阅读链接理解主要内容两个方面。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则指向单元习作《有你,真好》,指导学生透过他人的视角认识主要人物,为习作做引导。

      郑老师的备课分享,并不追求全面的泛泛而谈,它符合真实的教学情况,是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有效指导。集体备课,汇聚的是集体的智慧,郑老师之后,其他老师也对第八单元的教学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其中,蔡老师补充要关注语文要素“借助资料”,联系学生五年级学过的“结合资料”,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明确“结合”、“借助”都要引导学生带着资料谈理解,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实现课堂的生成。他还引用了自己在其他展示课上的一个收获:解读《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关注点往往在“闰土”上,而忽略掉了文中的“我”,就单元整体看,这是一个“鲁迅单元”,那么研究思维应该转向“我”,引导学生关注到这个点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中心,可见,二小的课堂时刻从备课到课堂实施都十分关注思维发展、学习方法的指导,从前期的教研开始,教师想多一点,学生的收获也可能会不一样。

      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核心素养表现的是通过课程内容在学生身上留下什么,这意味着备课活动中的“目标”不再以学科知识为本,而是着眼于是否有利于养成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这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课”本身和“课”的价值取向,在二小的教研活动中,可以看出老师们走出以往常规备课的舒适区,主动应对素养导向下的新挑战,要让有限的教研时间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日期:2023年12月11日至15日

成员:巢金花 李芸 何文韬 张志琼 杨玉华 张静

编辑:张静

阅读 170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