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经历,皆是成长一一参加2023年赣州市落实“双减”、践行新课标初中英语教师综合技能比赛活动

  三尺讲台,不仅承载着我们的初心,孕育着学生的理想、家长的期盼,承担着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综合技能比赛是每位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课。经历锤炼,不仅能让我们提升教学能力,还能引发自我反思。回顾此次参赛历程,感悟如下:

  2023年11月24日,赣州市落实“双减”践行新课标初中英语教师综合技能比赛活动在赣州市信丰八中落下帷幕。从片区赛开始到市决赛,这是辛酸的一个月,大家付出了很多。特别是区教研员黎慧颖老师、指导老师黄诗蔚老师和廖惠老师以及磨课团的领导老师们,是他们的倾心付出和无私奉献帮助我们走向市决赛的舞台。这也是收获的一个月,让我感触颇深。

  刚结束区里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基本功考核,就接到我们学校英语教研组长黄华燕老师的电话,她希望我参加片区初中英语综合技能比赛活动。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难以胜任,所以本能地拒绝了。后经多方协商考量,最终选择不负信任,迎难而上。距离比赛不到一个星期,我们从零开始:选定课时内容,观摩国家优质课堂,搜素材,找灵感,定设计等。

  在区教研员黎慧颖老师和指导老师黄诗蔚老师讨论斟酌后,我们选定八年级上册Unit 4 Section B 的阅读课。课题为 Who’s Got Talent ? 这篇阅读文章是关于才艺节目。通过观摩学习国家优质课康灿老师的精彩课堂,我也想借鉴魔术表演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从抖音上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小魔术。

  11月31日进行了第一次磨课,效果很不理想。磨课团成员认为课件太花哨,阅读任务形式单一,阅读策略的渗透不够明显,读后活动设计太难,不利于学生表达。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讨论,我们决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我们再次浏览了很多网站,搜集了更多的资料。而后又结合实际教学工作,根据新的教学设想,完成了课件的第一次修改。时间紧,任务重。为了第二天能正常磨课,我的团队成员放弃午休,下班后陪伴我加班到深夜。我们在办公室吃着外卖还边讨论着一个环节如何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由于熬夜修改课件,磨课时自身的精神状态欠佳,对课件内容不熟悉。导致课堂进展并不顺利,未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作者对才艺节目的观点,从而辩证地看待才艺节目,并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才艺节目的看法。

       每天磨课后,磨课团成员集聚一起,进行热烈地讨论。每一次磨课,都会出现新的问题。每一次的修改,都是对上一次的否定,只为呈现扎实、完整、精彩、有梯度、有深度的课堂,这个过程是煎熬的。但是看着身边每一个为我熬夜的同事,我又是最幸运的。

  一次次的磨课,一遍遍地修改,一点地衔接。为了方便交流讨论,提高磨课效率,磨课团的成员主动加班,聚在办公室,坐在一起,对着课件,一页页地修改、检查。有时候面对电脑一坐就是一晚上。深怕上个厕所,就忘记了设计灵感。校园里,一直亮到深夜的灯,照亮了我们并肩战斗的道路。看着每一个努力奋斗的身影,我不敢懈怠,唯有全力以赴。在这紧张有限的日子里,我还要准备笔试。年龄渐长,记性不佳,我经历了背诵,遗忘,再背,再忘,再抄写,再背诵的煎熬历程。我明白这一片战场,我要独当一面。我深知,笔试也是本次比赛中很重要的一环。我挑灯夜读,感受过凌晨的寂静。仅有的几小时的睡眠时间,梦里都是课堂和题目。我很庆幸,我坚持到最后。

  时间来到11月3日,是我们匆忙应战片区赛的日子。磨课团成员的默契配合,上午第一节课在本校磨课之后,我们分工合作。黄诗蔚老师再次精修课件和教学设计,邬贞老师负责润色作业设计并打印所有材料。黄华燕老师和晏妮老师带好彩色粉笔,提前到二中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等我到达会场,我内心紧张,手心冒汗。这是我第一次以比赛选手的角色参与这样大型的活动。当我看到我们学校英语组成员基本到齐,有同事擦黑板写标题,有同事分发导学案,有同事引导学生入座,有同事借好手表给我佩戴,还有同事跟学生交流:“同学们,请不要害羞,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我们准备了小礼物。”我忐忑的内心便安定下来。我深呼吸,隐藏紧张,绽放笑脸,与同学们问好之后,便开始了我的课堂。令我惊喜的是,孩子们很喜欢我的魔术,他们发自内心的赞叹和热烈的掌声,让我不由自主地放松心情。虽然有几处瑕疵,但是课堂进展顺利,过渡流畅自然,和孩子们真诚的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我甚是开心满足。此次片区赛,我的综合成绩排名第二,有幸进入区决赛。在评委老师陈学宝老师的肯定之外,他还对我的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认为我的读后活动设计,框得太死,没有给学生过多发挥的空间和余地。

  片区赛结束后,我们又开始新一轮的磨课。为了明确这节课的主线,我们想到可以借助往年学校艺术节的活动视频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各类有才艺的学生可以参加学校艺术节。待我的魔术表演后,向学生抛出问题:Can I join in our school art festival? 引发学生思考,并自然引出:In the world, some people are truly talented. Let’s see how they make their dreams come true.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为了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我们改进读后活动,8人一小组:Let’s discuss who’s got talent and who can join in our school art festival? After the discussion, you should choose one to report for the class.经过磨课团成员热烈的讨论,大家苦思冥想后,陈天燕老师提出:可以试试report 完后,其他小组成员一起举牌投票是否赞同该学生参加学校艺术节。这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可以实践教-学-评一体化教学。

        区教研员黎慧颖老师特别提出为了贯彻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课堂上要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采用自评,生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教师的鼓励性评语也要多样化,比如:good, wonderful, excellent, terrific, bravo, a quick mind, a smart girl, a brave boy, a good reason, I like your pronunciation. … 

  

  11月8日下午,参加区决赛的老师们进行了笔试。我们学校的谢名芳主任亲自到场关心我们,让我紧张的内心稍稍放松。他走到我跟前,低声地说:“沉着冷静!” 我深知,我不仅仅是自己而战,在我身后的是整个大四中。第二天,紧张的优质课比赛便拉开了序幕。在我上场前,廖惠老师对课件做最后的完善。她一丝不苟的态度,对课件模版,字体大小颜色和配图精益求精,以便在多媒体教室能呈现出至善至美的画面。黄诗蔚老师,晏妮老师,邬贞老师陪着我无声试讲熟练课堂流程和串词。黄华燕老师带着英语组其他成员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等我到达比赛现场,当我看到精神饱的学生们,热情友好的同事们,我卸下心理包袱,轻松上阵。因为学生积极上进,思维活跃,整堂课进展顺利。热烈的学习氛围,融洽的师生互动,这堂课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但仍有遗憾之处。其一,在理解作者对才艺节目的态度这个问题,我没有正确评估学生的实力,停留时间长达4分钟。以致于读后讨论和产出环节时间略显仓促。其二,多次磨课后,我对这堂课未能保持原先的激情,在渲染气氛,调动学生上做得不够好。其三,在投票环节,只有组长手上有牌,现场氛围感不强,有些学生胆怯,迟迟不敢投票表决。

       幸好本课设计独到新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终我以总成绩第一名进入市决赛。团队给予我全方位的帮助和指导,让我们赢得了这可喜可贺的结果。这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区比赛一结束,区教研员黎慧颖老师和我的指导老师黄诗蔚老师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信丰八中艺术节活动的视频,再由谭小梅老师和廖惠老师精心剪辑制作,使得这节课的视频导入环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了区比赛课的实践经验,我们完善了投票环节,准备每个学生都给一个表决牌。黄诗蔚老师和廖惠老师加班加点到广告公司制作了新的表决牌。区教研员黎慧颖老师和陈天燕老师陪我到处寻找比赛服装。

        到达信丰八中后,面对陌生的环境我倍感紧张。入住酒店的第一晚,我的指导老师还在为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做最后好的修改和润色。听着黄诗蔚老师的咳嗽声,看着她们忙碌到深夜的疲惫,想着偌大的赣县区,我久久无法入眠。第二天完成了紧张的笔试。等到中午休息时,我们一起去会场试课件,发现视频和部分图片出现不兼容的问题。我们立马回到酒店,再次修改。第三天是我参赛的日子,因为头天晚上更换了上课设备,我们再次利用有限的时间试课件,结果又是视频图片不兼容。离我上课仅剩2小时的时间,我们分工合作,匆忙整改。庆幸的是,我又遇上了一群热情暖心的同仁们。为了我能安心去准备妆容和熟悉串词,廖惠老师独自解决课件不兼容问题;五中的袁葵秀老师帮忙为学生准备好小礼物;二中的巫金红老师带领着陈锦平老师和刘泉老师擦黑板、写标题、画简图;胡爱珍等其他学校的老师借好手表,整理导学案、教具。待我上场时,冯丽灵老师帮我佩戴耳麦。看到区教研员黎慧颖老师发来的信息,字里行间是细致而殷切的嘱托和深厚而真挚的鼓舞。那一刻,我深受感动。在那时,我们融为一体,我们都是赣县区英语教师。

        进入课堂,目视前方,一抬头便是全程直播的摄像头,我内心忐忑。我克制焦灼挤出微笑与学生们打招呼,他们低声细语地回复,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羞怯。内心焦虑倍增,但我已无退路。我强装镇定,挪动脚步掩饰颤抖的双腿。从视频到魔术,我和学生慢慢进入角色,释放紧张之后,课堂进展相对流畅,有效互动。紧张的四十分钟,展现出相对完美的教学设计,也流露出本人有待提高的业务能力。

        这堂课的设计得到了评委老师们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可惜我并没有把它发挥到极致。最终我以并列第八名的总成绩获得二等奖。作为一个第一次参加大型比赛的老师来说,取得如此成绩,我是满足而欢喜的。但是想到我身后优秀的团队,我们无缘一等奖,这是一种难以弥补的遗憾。内疚和自责充斥着内心,我愧对大家,辜负了所有人的辛苦付出和无私奉献。经过黎老师和黄老师的安慰和开导,我渐渐释怀。

  

  通过这次比赛,我深深地感受到团队的力量。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开阔了视野,得到了锤炼,更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与其他优秀选手之间的差距。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应当保持热情和亲和力,力求做诗一样的老师,表达诗一样的话语,语速平稳,发音清晰,善于发现,真诚地与学生交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巧妙地化解重难点,如行云流水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收获知识的同时,健康快乐,自然成长。

编辑:肖丽

审核:黄诗蔚

顾问:黎慧颖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