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幼儿发展的助推器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翻开一页故事,走进一个世界,书中有读不完的热爱,也有看不完的风景。我给大家分享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邱学青的《幼儿园游戏指导》之角色游戏。
作者和书籍简介
角色游戏概念解读
观念分享
片段导读
作者“说”现状
中班幼儿知识面扩大,生活经验更加丰富,社会性发展水平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有了与同伴交往的愿望,但尚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往往带着自己的想法试图与别人交往。
我“思”现状
部分幼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同伴进行沟通交流,也不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游戏材料,导致角色游戏参与感较弱;部分幼儿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不理解某一具体角色的基本职责,容易出现角色意识不明确的情况。部分幼儿则在角色游戏中经常出现以自我为核心的意识,片面要求他人要尊重自己的意见,忽视了角色之间的平等地位,无法真正感受角色游戏带来的魅力。
幼儿“证”现状
“烧烤店开始营业了”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畅谈自己烧烤体验。厨师长殷梓睿说“我一个人待在厨房,特别忙,但看不见客人,不知道自己考得怎么样。”悦悦说“我今天和小朋友一起玩儿烧烤店,我负责收银,还有好多好朋友一起光顾我们的烧烤店,我玩的很开心。”由此可见,孩子们也“自我”为思维出发点,重点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缺乏对其他小朋友的更多关注。
作者“说”角色
角色游戏中的角色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动物或事物,游戏情节主要反映幼儿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游戏内容可由幼儿自己选择创造。
我“理解”角色
角色游戏以扮演为本质特征,特指幼儿立足生活经验,模仿、学习、超越角色的过程,游戏主题由幼儿自主决定。
幼儿“选择”角色
面对“我想玩什么?”的问题,孩子们各抒己见,在投票基础上选择了“开一家烧烤店”,并自觉形成三个团队,结合去烧烤店吃烧烤的生活经验,主动选择厨师、顾客、服务员等角色,并畅想烧烤店开业的场景。选择做厨师的殷梓睿说“我要撒不同的调料,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为大家提供丰富的食物。”孩子们的选择既体现了其对角色“职责”的期待,也体现了其对“操作体验”的向往。
作者“说”材料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通过“以物代物”的方式利用材料,特指用一件现实物品代替另一件想象中的物品,呈现相似形状替代、组合替代两种方式,并通过语言来巩固这个物体的名称和功能。
我“思”材料
幼儿与材料互动的过程即为能力提升的过程,材料投放既是幼儿想象力提升的前提,也是教师干预的最佳方式。结合作者所说,我认为中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应坚持低结构材料多于高结构材料、零部件材料多于组合材料等原则,为幼儿以物待物提供选择支持。
幼儿“选择”材料
面对即将开业的烧烤店,幼儿非常关注烧烤店里有哪些人、思考需要的材料、讨论怎样制作美味的烧烤,一致选择了烧烤架、刷子、胡萝卜、鸡蛋、各种调料等材料。由此可见,成品材料往往是幼儿的“最佳选择”,替换性材料则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选择”。
心得体会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理论是实践的导航。我以《幼儿园游戏指导》为理论基础,充分结合中办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以“烧烤店开始营业啦”角色游戏为载体,分享角色游戏的具体操作,剖析角色游戏的实施路径。具体的实践缩影如下:
缩影描述:烧烤店开张了
穿着围裙戴着头巾的朱欣悦小朋友大声说“烧烤店开门,你们可以定来了”,其他小朋友围坐在餐桌边,大声说“我要吃玉米”“我要点烤肠”“我要吃虾。”悦悦小朋友一边记录一边说“你们慢一点,我要全部都记录下来。”厨师长殷梓睿小朋友撒撒盐、翻翻串、大声说“烤好了,上菜。”悦悦快速上菜,也得到了很多好评,“玉米烤的真好吃”“香肠也非常棒”。
教师分析:孩子是天生的玩家。服务员、厨师、顾客是幼儿喜欢的角色;点菜、烧烤是幼儿已经具备的能力;语言沟通是幼儿角色交流的载体。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呼吁教师要具有观察的眼睛,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真正打造以生活为核心的活动模式。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将生活与游戏相结合,不断丰富幼儿、扩展思维。
阅读永无止境,探索苦海无涯。我将继续以《幼儿园游戏指导》为引领,深入去剖析角色游戏的现状,探索不一样的角色游戏主题,打造“幼儿广泛参与、教师观察有效”的角色游戏平台,真正促进幼儿全方面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