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又称西秦腔、乱弹、梆子腔、桄桄子,梆子声腔,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以其慷慨激昂的特性,展示了西北人豪放直爽的性格特点和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活,也彰显着西北地区浓厚的地域文化背景。
为传承弘扬戏曲文化,营造校园戏曲文化氛围,激发孩子们对优秀传统戏曲文化艺术的热爱。西宁市园山回族学校每学期将秦腔引入校园,形成特色社团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使学生们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陶冶心灵,加深对传统戏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手眼身步传神韵,唱念做打皆功夫。”专业老师带领孩子们练习秦腔圆步场、上步,男女身段组合,随后学习了秦腔《虎口缘曲词》、《祖籍陕西韩城县》选段的唱词,孩子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勤学苦练,一招一式虽显稚嫩,却也有模有样,别有童趣。
秦腔文化体验活动迈出了戏曲传承的新步伐,掀开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新篇章,坚定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社团活动就像一粒梦想的种子,深埋在了孩子们心中,在以后成长的道路上一定会生根发芽。
01:27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亲自参加学习和体验,让学生明白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激发了孩子们勤奋学习的决心。我校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加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将传统文化、艺术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让秦腔艺术之花在校园内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