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妈妈给孩子上了一堂“坏课”》

生活百变所以美丽
创建于2023-12-17
阅读 35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 校:敦煌市幼儿园

班 级:中四班

编 辑:李育稹妈妈

负责人:孙老师、郇老师、杨老师

周末, 我和 上—妻子带着儿子一起去菜市场,想让儿子接接地气、认认蔬菜、辨辨五谷。一位年近60岁的老汉,正守着一堆大白菜出售。妻子一看大白菜质量不错,就蹲下来挑拣,老汉便翻出一棵新鲜的大白菜,推荐给我们说:“这棵菜最好,相信我。”说着,老汉把大白菜外边的一圈叶子剥去,剩下的跟大白菜一样干净。妻子接过“大白菜”就开始抱怨:“有泥。”说着,又把一圈菜叶剥去。老汉连连叹息:“别剥了,都是好菜叶,剥去可惜。”妻子剥去菜叶后,又嫌价格贵,跟老汉讲价,非要每斤压下一角钱。老汉遇到“论价高手”,无奈地说:“好好,就按你说的价钱卖。”在这场“白菜交易战”中,妻子似乎“大获全胜”,以满意的价格买到了满意的大白菜。妻子很满意,我却有些不满意:“怎么能那样剥白菜?还给出低价。”妻子满不在乎地说:“逛菜市场不都是这样吗?”我说:“不该这样,你没发现儿子就在身后吗?”“儿子在身后不是更好吗,顺便让他学学菜论价的本领。”妻子觉得自己刚才的表现,是教儿子长本领的机会,可是我却认为妻子展示的“买菜课”对儿子而言是一节“坏课”。

我们经常教育儿子要“珍惜粮食”,蔬菜也是一样。把白菜剥去一层又一层,剥去的都扔掉,显然是不爱惜蔬菜的表现。这让儿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认为“菜叶可以随手剥,随意扔”,浪费可能就会从此伊始。这是“坏课”的原因之一。

老汉种菜,进城卖菜,都属不易。面对一个生计不容易的老汉,我们不知体恤,狠心压价,显然是爱心不足的表现。这也会让儿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认为“弱者不用同情,尽可随心欺负”。善良之心可能就会从此缺失。这是“坏课”的原因之二。

一棵白菜也就六元钱,一斤压下一角钱,看似是“会过日子”的表现,在儿子的眼里却是“吝啬”的范本。我们以“少花几角钱”为美,就是教儿子以“吝啬”为乐说来道去与人论“小钱”,就是在教儿子学“小气”。这是“坏课”的愿因之三。

经过我一番解释,妻子有些羞愧:“只顾着赚人便宜,想不到给儿子上了一节‘坏课’,刚才我的表现,果真过分。以后,可不敢在儿子面前上‘坏课’了。”

每个父母都有让孩子“求真、学善、修美”的期望,殊不知这样的期望要变成现实,最需要父母的“率先垂范”。孩子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成长中的分分秒秒,父母都要注意用自己的好修为,为孩子上“好课”。

但是,父母丢掉自己的好修为,给孩子上“坏课”的事却时有发生。

一天,在超市门前,一个妈妈开车,副驾位上坐着女儿。妈妈停车时没注意,轻轻地刮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双方都无大碍,本可以相视一笑,就此了事。可是,妈妈却摇下车窗,冲着电动三轮车的司机大喊:“这是机动车辆的停车位,你怎么能挡在这里,你看不到有车来吗?”电动三轮车的司机也不示弱:“你自己倒车不把眼睛睁大点,你碰到我,我没找你说事,你还有理了。”妈妈开口骂人:“我就是睁到最大,也看不到你这种瘪三。”司机也开骂:“自己瞎眼,还赖别人。”

这个妈妈也是在给女儿上“坏课”,这是在教坏女儿。女儿眼观妈妈跟人家对骂,学到的是粗俗无礼,学到的是针锋相对,宽容互让的美德在孩子心中化为乌有。

有个染上“偷瘾”的年轻人,被公安机关处理,警察问他为什么总是有偷拿人家东西的“冲动”。他说:“因为小时候跟妈妈逛超市时,经常看到妈妈偷偷地从货架上拿一块糖剥开塞进嘴里。”偷拿一块糖,5秒钟的“坏课”,就毁了孩子若干年的自由,那么5分钟、1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坏课”,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杀伤力岂不是更大。

教坏孩子的不是别人,而是父母自己。要做好父母,要在分分钟钟里,给孩子上“好课”,千万别上“坏课”。

阅读 35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