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看振兴·记住乡愁赞海原”采风活动作品成果展(二)

海原文联
创建于2023-12-17
阅读 320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四个示范县”建设为统揽,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按照“一主四特”产业布局,海原县文联特别推出“走进乡村看振兴·记住乡愁赞海原”采风活动作品成果展(二)。

      此次线上展览,共展出文学、摄影艺术作品40余幅,作品主题鲜明、思想性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体现了我县文艺爱好者、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艺术风采,用文学之笔和影像镜头充分展示了海原传统历史文化、新时代海原产业发展和海原山川大美风光,讲述了新时期国家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主要成就和重大项目、民生工程在海原大地生根发芽,用文艺家的眼光看海原发展,讲好海原故事,传播好海原声音。

文学作品

    山水有情 脚下有路

    李萍

    


     大巴车在蜿蜒盘旋的南华山间爬行。载着一车人的车显得有些吃力,发动机声也大了起来,盖过了车上人的闲谈声。

      扭头看窗外,初冬的山上百草萧瑟,枯黄的蒿草在风中做着最后的顽强挣扎。或许经过这一场风,它们就把自己彻底交给了深沉藏纳的西北的冬天。

      西海固的山遇上冬天便是青一色的青灰和枯黄。在某一处土坎子上,有几棵树顶着最后几片倔强的叶子。简约,悠远。它的姿式就像它站立的山一样,在风里飞扬,站成永恒。也如这山间的土地和岁月一样。

     这是我离开红羊后第二次踏上这个地方。从海原到红羊,要翻过南华山。走在这条熟悉的山路上,看着熟悉的风景,略有点“近乡情更怯”的意味。那过去漫长的八年艰苦奋斗的岁月又一次涌上心头。

      2013年,我误打误撞地到了红羊乡上,成为一名基层干部。第一次去红羊,就领教了九曲回肠的大山。从前我们这里的人管那边叫“南里”,听起来很遥远的感觉。那是我们山区的山区。俗话说不走的路走三遍呢,没想到那么一个遥远的“南里”后来我竟然走了八年!

       那是一个秋天的下午,我坐车从海原前往红羊。进了五桥沟,盘盘绕绕地上去,再过了关门山马场,又继续爬行就正式进入了南华山腹地。秋天的南华山应该是美丽的,只是当时的心情是五味杂陈的,似乎没有心情去欣赏风景。在路的最高处,司机说这个地方叫“塌涝掌”,我就只记住了这一个名字。心里想的总是离开永宁县那所学校的各种纠结。

      到了乡上,走进乡政府大院,抬头就看见大院后面似乎是顶在头上的那座山,灰黄中带着一些蒿草的绿色。大院就在头顶上,感觉十分压抑。乡政府的办公大楼那会刚完成主体,办公室都在西侧的一栋二层的计生楼里,宿舍还是平房。那次报到完了回去之后不准备去了,但是没有抵得住我父亲的训斥逼迫就留下来了。

      往后的日子,就是不断熟悉工作环境,投入了乡上各种繁杂的工作。也在不断地适应着头顶上的那座山。那一年,正好是全区村级组织换届年。从10月份到年底,我除了办公室的事务以外也跟着老同志一起下村去。有些村子真的在很难走的山里面,坐车走1个多小时才走到。就像红堡村的杨套子、刘套村的红沟、谢套的上垴等等,孤矗矗地杵在山中,倒还有些古诗中“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的意味。有一次冬天的黄昏时和同事小黄走进张元村,看着白呱呱的村子,想起了“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倒也觉得颇有诗意。很多繁琐的事务已经记不清了,但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的就是村上搞完选举工作我们坐着五菱宏光面的车回乡上的情景。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车顶着微弱的黄光慢慢爬行在一个个梁梁峁峁,颠簸着,摇晃着。我们经过一天的辛苦劳累也在满车的寒气中昏昏欲睡。那一刻,我们就被隐入了那些延绵不绝的群山,我们也是山的一部分,世界就是这样的一座座山。寂静,广袤,深沉,无边无际。那会儿我对这些背锣打鼓的山只有陌生和冷漠,不只是缘于它的贫瘠和荒芜,也是由于对它的抵触和排斥。

      第二年开春的时候,有一个下午闲着没事,当时几个同事提议去爬乡政府背后的山。那是我第一次爬上那个山。脚登着陡峭的山,踩得那些落满尘土的荒草“嚓嚓”作响,尘土也随即落满了鞋和裤腿。虽是春天了,但是山里气温低,草还没苏醒过来,也长不出个绿尖尖。到了山顶,俯视乡政府大院和红羊村,假装有点“一览众山小”的气概。红羊河一带还是那种枯黄焦灼的颜色。远处月亮山上的华电风车在山风中不近人情地转动着。它才不管看它的人是高兴的还是忧伤的,也不会因为你高兴了就转得快,你伤心了就转得慢。自此,对这里的山不再抵触了。兴致来的时候、心情糟糕的时候还会去爬山。爬到山顶的信号塔跟前,哭一场要不就是唱几句周建军老师的“《挣死牛不翻车》”或陕北信天游,什么“泪蛋蛋”、“圪梁梁”就下来了。

      那会正值“十二五”生态移民搬迁。政策的冲锋号一吹响,人们就搬出了世世代代生活的大山。期间全乡有十多个自然村约8千人被搬迁到川区一带。我当然亲身经历了那些工作。一辆辆半挂车拉走了一个家庭的大部分家当,离开了那些养育了他们祖祖辈辈的山和弯。那些沟沟垴垴,崾岘屲屲,无言地目送着它的儿女,在一个个孤零零黄土崖上默默地长满了蒿草和骆驼蓬,寄托着一座座山的感情和思念。

      移民迁出之后,政府开始在荒地和山洼上广植林草。多年过去,那些废弃的庄园台子、荒山地上、河道里都进行了大量的生态修复造林以及补植补造、增绿植绿。我曾经还写过一篇植树造林的通讯报道发在《中卫日报》上。那是大山的彻底苏醒和容光焕发。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经过辛劳质朴的红羊干部群众多年的不懈努力,一体化推进植绿增绿、人居环境整治与河道治理。完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造林3万多亩。张元河、弯弯崖、阳洼、小红公路一带已是绿树成荫。云杉、河北杨、山杏、山桃等栽满了村道、河道与村庄。夏秋时节走在海西公路和小红公路上,目之所及是一片片诱人的绿。山顶上、路边上、林地里都是生机勃勃的树苗,成为海原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沿线的村庄里红瓦房映着绿树,干净整洁,亮丽一新。十年,这里的山已远远不是从前的“南里”了。山变美了,变绿了,产业也升级了,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淳朴能干的红羊人、关庄人把眼光放长远了,拿出自己的硬核传家宝——“南月”牌(后统一用“西海固”公共品牌)马铃薯、小杂粮等,走南闯北地推介。使山里的“土蛋蛋”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北上广、粤闽沪的餐桌。在术川村,2018年打造的万亩七彩梯田经过几年的摸索,种植过马铃薯、荞麦、油菜。经过整合,把原来狭窄的两块梯田合成一块。2023年大面积的油菜田重新亮相。花开时节,漫山遍野一片金黄。大山把积蕴的厚爱释放给它的儿女。术川村的张继红告诉我。今年梯田上种了几千亩的油菜,收成还不错,明年规划打造马铃薯基地。言语中满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

      再次行走在这个曾经挥洒过热情和汗水8年的地方,站在九道崾岘上,心中感慨万千。那些揪过豆角的山地、攀爬过的石窟、坐着五菱车战战兢兢地走过的山间河道狭窄的泥土路、移民搬迁时走过的土坎子、站立过的崖窑顶、上垴队的涝坝沿……都像是一曲过往的歌,唱着我的艰辛跋涉,唱着我的奋斗岁月,唱着乡亲们的踏实勤劳的日子,唱出了新的生活,唱出了美的未来。那8年,我走遍了全乡的每一个自然村,翻过每一个大大小小的山和梁。那些山的品格,也已经于不知不觉间深深地烙进我的骨子里。


    


      五菱宏光车在山路上摇摇晃晃地爬行,随着一个个的拐弯,后备箱里的水“咣当”甩过来,“咣当”甩过去。就像一支山路进行曲。那些水壶像是一排士兵,被开车的祺社哥用绳子串起来,防止栽倒。

      2014年以前,红羊还没有全部通自来水。大部分地方人畜饮水都是从别的村里拉的井水。南面的人大多从赵井村拉,北面的人主要是芦子岘和石塘拉。拉回来放到自家的水窖里,拉一窖能用两三个月。过去更早些的时候,大约是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还主要是担水吃。我刚到乡上的时候,老范同志就是给乡上的水窖里拉水的。这一带井水水质并不好,据说是喝不惯的人喝了肚子胀。一些干部们自己喝的水要从海原往乡上带,所以初来乍到的我也懵懵懂懂地加入了拉水的行列。买了一个30斤的白塑料壶,每一周都从海原装一壶水走乡上。因我用水量多,后来一壶都不够用,就一周拉两壶水。这翻山越岭带过来的水,可是珍贵的不得了。平时就喝水、熬粥、刷牙洗脸什么的用,洗菜洗衣服都舍不得用。偶尔晚上泡脚时发现桶里的窖水不够了,又懒得半夜去提水就用点远道而来的水,就觉得奢侈了一回,很是心疼。每周的拉水是那段年月的头等大事。

        有一次,县上记不清是哪个部门的几个领导来乡上对接什么工作,我们给倒了茶。记得其中一个人看了一眼茶水毫不客气地说:哎,红羊的水不能喝!那不行,喝上肚子疼呢!言语间是满满的优越感。当时我和同事小杨站在那里略显尴尬的同时也深感屈辱。一点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在替自己屈辱的同时也在替那些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山里的乡亲们屈辱和不平:虽然水质不好,倒也没喝死过人,它总比大城市里那些净化漂白过的水自然干净吧。当时有一个乡上的领导就连忙圆场:这是从家里带来的。此事才作罢。

      这种日子大约过了一年,当地桥头上有个饭馆瞅准了商机,开始销售桶装矿泉水。从西吉月亮山拉过来的,送一桶8块钱,这可是大大方便了我们。不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式的当一件大工程来运水了。

      2014年后,黄河水“人饮工程”在红羊、关庄一带落地。沿线有几个村通了自来水,一部分人用上了黄河水。这在当时是一件具有历程碑意义的事。2016年春天,乡政府也有了自来水。随后,在食堂里安装了净水器,我们就感觉像是达到了小康生活一样,提升了一个档次。2018年以来,随着当时的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政策的实施,经过全乡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全乡境内逐渐实现了自来水入户。走进术川、红堡一家家的灶房里,窗明几净,厨新灶亮。家用净水器也逐渐走入了家家户户。一股股清水汩汩地流出来,仿佛日子一下子也鲜活起来,清澈起来。坐在宽敞明亮的红瓦房的炕上,喝着甘甜的罐罐茶,回首曾经拉水、担水的日月,老田感慨至极。也让我心生感慨,那些运水的日子,现在想起来就像是一场梦。又像是一首诗,书写着山乡这些年的变化,也书写着我们曾经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的日子。

      前些日子,县文联组织了采风活动,大家在关桥吴家湾三泵站看了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工程。这项使12万亩耕地、6.5万人受益的工程,让海原的干涸土地受到滋润的同时,也在发挥着生态环境治理的作用。在冬日暖阳里,水库像是一块蓝色的宝石。水面映着朝阳,水气洇洇的样子。这泓清水在滋润这片土地的时候也在滋润着旱塬上焦灼的人心。             

    

       

     从海原沿着海西公路走西吉走红羊,路过石塘村,有一处又陡又急的拐弯。这个又陡又急的“S弯”可是检验开车技术的天然考场。这个地方叫石岘子。从这个地名可以得知这不是个好走的地方。

      最吸引我注意的是石岘子里的两截土墙头。从那个弯拐下来,路的东边一截,路的西边一截。都不是很高,也都没有发挥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可能是从前人们给麦场里挡风的,也可能是从前谁家旧宅的院墙,还可能是围起来表示某家的领域或地界的。反正现在是没什么作用,也没人去费力地推倒的存在。它就那么既荒诞又合理地在那杵着。

      这两截土墙大约有几十年了,大半人高,两堵墙之间的缝隙上有很大的豁口。犬牙交错的,像一段濒临坍塌的古城墙。墙上斑斑驳驳的有很多黑绿的苔藓。由于墙正好在坡的阳面,所以以前常常有人在这聚集。拉闲话的,谝闲传的,说是非的,下棋的,下方的,晒太阳的,嗑爪子的,解心慌的。当然也有在这说正事的。这里就是这个小村子新闻发布中心和娱乐中心。当然,也有人叫作“闲话台台子。”

      在我奔波于红羊的那些年月的冬春时节,经过这里的时候,大多会遇到人在这里活动。几辆摩托车墙前停着,年纪大的在下棋下方,年轻的凑到一块抽烟,也有看别人下方抽烟的。天气冷的时候,手筒在袖筒里,蹲在墙跟避风。就那么无所事事地晃荡着。混上一个上午,一个上午就过去了,混上一天,一天就过去了。然后各自回到或富裕或窘困的家。明天没事干的时候又来这里消遣。希望的路就像那道S弯一样,很陡很吃力。或许希望嘛,就是憧憬一下而已。

      两年前,听说政府对石岘子的村容村貌进行了改造,现在那里挺好看的。原来那两截土墙被彻底拆除了,周围的土坎子都被整成了像长城一样的青砖景观墙。我从照片上看上去确实漂亮了很多。也萌发了前去实地看一看故地的愿望。

      车行进到S弯时,我特意留意了一下那些已经变成景观墙的那些土坎子的旧址。不仅是墙变化了,原来的羊群歇晌的土巷道土台子也被建成了文化广场和篮球场。广场中间还有个小凉亭,可供人们歇息、下棋。原来在黄土地面上进行的土方棋也升级了。站在高处看这个地方,广场的青砖灰瓦映衬着近些年新盖的红瓦房,远处绿茵茵的马铃薯地正泛着生机。昔日的“闲话台台子”似乎也自觉地改头换面了。人们在谈论闲话的时候,更在憧憬着更美好的生活,憧憬着更宽阔的前路。

      也想起了很多记忆中家乡的土路,砂砾路,石子路,在遥远漫长的一个时代里,承载了太多农人的希望,寄托了太多人们的梦想。那些崾岘口子上白色的土路,通往集市的砂砾路,走过了多少背着苜蓿捆的少年,走过了多少扶着架子车的粗糙的双手,走过了多少犁耕归来的骡马的蹄印。走过了泥泞,走过了辛酸,那都是一曲曲传统农耕时代的乡村牧歌。而今,这些情景已不再。欣慰的是,那些沉重的苦难也已不再。一条条柏油路和硬化路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繁重的劳动已被机械替代。小时候电视里看到的现代化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十年,山城也融进了时代的发展。通往周边主要城市的高速公路已经开通。去银川、固原也能实现“千里江陵一日还”了。不再是我小时候和外婆、母亲一起去银川时走了两天,中间还在中宁住了一晚被店家的大鹅吓哭的从前了。前几天,海原到甘肃平川的高速公路宁夏段也投入使用。站在崭新油亮的高速公路上,希望与自豪油然而生。冬日朝阳下的高速公路如长虹卧波,横贯山城大地。这是家乡的巨变,这是时代的巨变。相信不久,一日内往返兰州也不再是梦。出路,已不再是一个让人充满难怅的词,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被勇敢勤劳的人坚实地踏在脚下的路,崭新的路,通畅的路。

守好乡愁才能留住根

    田晓莉

       

      记忆中的乡愁,是南华山下如火的红葱、是关庄村里满坡的土豆,是父母倚门唤儿回家的温暖、是邻里守望互助的温情……点点滴滴,融入骨血,难以忘怀。

      乡村之美,美在发展。

      在苍茫的西北大地上,广袤的黄土地让这里成为土豆绝佳的生长地。这里的土豆口感香而滑润,绵软细腻,风味独特。西北人爱吃土豆也会做土豆,煎炒烹炸焖溜熬炖汆、其貌不扬憨憨的“洋芋”在西北人的智慧之中变成了一道道秀色可餐的美食。我们的土豆就像广州的鸡、北京的鸭、福建的鱼一样,不管是在日常饮食文化中还是在地方乡土情怀之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苏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西北人说:宁可居无定所,不可食无土豆。由此可见土豆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

      当然,自给自足之后,我们还要让更多的人吃到好洋芋,将土豆加工成粉条,让其走向全国老百姓的餐桌。2021 年,随着海原县鸿鑫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海原县宏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投资五十余万元建成粉条加工厂,将土豆加工成粉条,年消化土豆百余吨,加工粉条三十余吨,年销售额达六十万元。

      日前,海原县关庄乡窑儿村的旱作梯田和树台大嘴旱地土豆种植上万亩,村里坚持“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的经营模式,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引领当地农户加入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建有千余亩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基地。我们的土豆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合作社的“南月”牌马铃薯被自治区授予宁夏“著名商标”称号。先后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绿色食品认证。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怎么也没想到,山里的土豆能带领他们脱贫致富,还是党的政策好啊。

      这里除了来自西北的“土豆”美食盛宴,还有辽阔黄土地上耀眼的一抹红色——红葱。曾几何时,家里吃饭没有什么油水,每次吃面条,母亲总是想方设法做好。待面条下熟时,母亲会去园子里挖来几根红葱剥皮切碎放到碗里,再浇上热腾腾的胡麻油,刺啦一声香气扑鼻,美美吃一顿真的能舒服好几天。当初只是认识,现在终于认知。海原山门行政村的红葱,已是山门村主要产业,种植传统由来已久,所产红葱以辛辣著称,品质好、适用广,适合炖肉、炒菜等。2023 年,全村红葱种植面积近六千亩,其中脱贫户种植两千余亩,一般户种植三千余亩,并辐射带动周边村连片种植近四千亩。在田拐红梅杏基地,探索种植林下红葱千余亩,全乡红葱整体种植规模已扩大至七千亩。种植面积大幅增长,继续做大做强红葱产业,努力实现种植规模化、标准化,拓展销售渠道。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乡村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乡村振兴的目标所在。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对许多种田劳作的农民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根,真正的乡村发展并不是修几条乡间水泥路就能大功告成,也不是大拆大建,而是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和要求。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他们的精神归宿?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一道,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始终相信:人勤地不懒,大囤小囤满。

      我们的乡村正在变化,正在成长。惟有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而那积淀在漫漫记忆长河中的土豆、红葱情结,在我们身上将越发根深蒂固,激励我们在乡村振兴的这条路上,披荆斩棘,阔步前行。

文艺采风手记

     苏秀龙


      “小雪”节气后的第三天,由海原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海原县作家协会、海原县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走进乡村看振兴,记住乡愁赞海原”文艺采风创作活动拉开大幕。我作为作协会员有幸参加了本次采风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整个活动安排紧凑,效果也比原先设想好了许多。与以往采风不同的是,这次采风只有刺骨的“风”,没有绿绿的草木,更没有争奇斗艳的花朵,但这些并没有影响采风的效果。车外冷风飕飕,车内欢呼雀跃,大家七嘴八舌谈论着海原的快速发展,描绘着海原的美好蓝图,畅想着海原的广阔前景。不觉意间,大轿车已驶上了海原至平川(宁甘界)公路,这里是此次采风的第一站。


“海平高速入云端”改写“西出阳关无故人”

    

      大轿车在崭新的海平高速上快速行进,大家隔窗眺望,一边欣赏崭新的路面、栏杆、标识牌,一边聆听工程负责人的讲解:海原至平川(宁甘界)公路是条智慧高速,采用嵌入式无人收费系统,大大降低了人员投入,并且在收费站、服务区布设分布式光伏太阳能节能设施,预计运营期每年可减少碳排放两千多吨,节约电费七十万元左右……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这些年去兰州、西宁的一些经历,总感觉“海原出行”这条西行之路太让人受罪,一路坑坑洼洼,颠簸不平,不知多耗费多少汽油。前些年,海原好多的服装铺面都是在兰州东部市场进货的。那些店主们相约合租一辆大轿车去兰州调货,他们利用夜间行车,天一亮就分散在东部市场的东西南北,寻觅自己的心仪商品,到了晚上,奔波一天的店掌柜们就像外出采花的蜜蜂一样又回到蜂房,返回海原。

      大家在偌大的蜂房里滔滔不绝地议论着今年的款式、当下的时兴,有些没有顾上吃大餐其实也舍不得吃大餐的,就掏出自带的干粮、鸡蛋,有的还拿了小菜、水果。大家一边吃一边叽叽喳喳炫耀着自己的眼光有多毒,一下就相中了某件商品,回去定能卖个好价钱……话越来越少,声音越来越小,一会儿鼾声此起彼伏,夹杂着咸菜味、汗腥味,只有司机瞪大了眼睛,一点儿也不敢走神。

      随着电商的兴起,近年来再也没有店掌柜夜乘大轿车调货的情景。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原大街小巷都是川流不息的车辆,有时还会出现“早高峰”,有时还会“塞车”。海平高速于12月8日正式通车,届时海原的驾驶人将会蜂拥兰州、西宁。同样,海平高速对于促进海原的全面发展,也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海原的特色产业、文化旅游必将迎来新一轮朝阳。

     

    共产党好,黄河水甜

     

     观摩完了海平高速,我们原路返回又来到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项目点。此地我算是第二次光临了,上次是由我们县委网信办作为东道主举办的“网络达人看海原”活动,曾组织同心、固原及海原的近五十名网络达人来观摩,对宣传推介海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此项工程涉及关桥、西安、海城三个乡镇二十四个行政村,算是黄河水径直流入海原“腹地”,受益群众六万多人,发展灌溉面积十二万亩,年引水量两千万立方米。

      此工程采用PPP模式建设,其中政府投资三亿元,社会投资四点一亿元。该项目于2022年7月开工,历经近四百五十余天的艰苦奋战,于2023年10月17日通水。工程的投入使用,必将全面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效解决项目区地下水超采和地下水生态修复问题,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及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盐池人有个“盐池梦”

     

      来到西安镇的盐池村,最让我感慨的是邓支书的精彩演讲,他还专门制作了宣讲PPT课件,让我们一度沉浸在他所描绘的场景中。他的想象力可与某些作家媲美。从他演讲的盐池村“南八景”“北六景”中,我们切身体悟到了他对这片热土深深地挚爱和眷恋。如果能有一大笔资金,这里也可以打造成第二个镇北堡影视城。当年的张贤亮就是以常人难以企及的眼光,立足荒凉的古堡,以出卖“荒凉”而成就了自己的伟业,造就名震天下的镇北堡影视城。

      甘盐池因盐而得名、因盐而闻名。甘盐池文化资源也可以说是一种盐文化资源,天然盐池和盐业兴起带动其他文化。甘盐池在唐代为著名河池,为唐代十八大盐池之一。甘盐池盐场,位于盐池管委会西北端、甘盐池盆地中部,面积九百五十亩。夏季产盐,冬季产硝。甘盐池盐场历史上产量最高年份为1969年的一百三十万公斤。记得卫校毕业那年,我被分配到原盐池乡卫生院工作。那里有我一位同乡,听说我在卫生院工作,就来看我,还送了我一大蛇皮袋硝盐,让我拿回去喂羊。

     甘盐池的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文化遗存遍布地上地下。历史上就有著名的“东海”“西湖”“石沟”“北寺”等景点。明代无名氏《定戎寨》诗载:“定戎古寨几千秋,四壁青山遮古州。东海碧波水倒流,西湖吐玉无价宝。南山石沟卧金牛,北寺神泉滴绿水。四时不断八街景,好似百鸟朝凤楼。”甘盐池今天仍然是镶嵌在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文化明珠”“文化富矿”,囊括了盐文化、丝绸之路文化、蒙元文化等等,值得我们去开发和研究。

      此次去盐池公社大家都很激动,我们中好多人还是第一次去,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大家仔细看了陈列室,有些门虽然没有开,只能凭想象,但是总觉得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有着极高的文旅价值。不过,这次应管理人员的同意,我亲自登上了城墙垛,有幸一览城堡全貌。这里也是海原县文联、作协、摄协、美协的创作基地,一块工艺精湛的牌子悬挂在正门处。相信,随着消防设施的配备到位,这里将再度迎来游客络绎不绝的身影。

 

    “土豆豆”变成了“金豆豆”

     

      来到地处树台乡的生荣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和关庄乡的鸿鑫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让我们对全县的马铃薯产业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在偏于一隅的关庄乡,我们被海原县鸿鑫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学武诙谐幽默、质朴无华的谈吐完全感染了。细细端详赵理事长的脸,他皮肤有些红润,像当年的闰土,操着一口地道的关庄腔。赵理事长向我们倾诉了这些年来他为“土豆豆”变成“金豆豆”走南闯北的故事,说到难过处,竟带着要哭的强调。看着台面上摆满的各种证书、奖状,让我们对身边这个五大三粗的“大哥”的敬意油然而生。殊不知,这些光鲜亮丽的背后竟有如此多的磨难和挫折,在不知不觉中,他把我们带到了“走西口”“闯关东”的艰辛画面。

    海原县鸿鑫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坚持“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的经营模式,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引领当地农户加入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建有一千多亩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基地,2014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合作社的“南月”牌马铃薯被自治区授予宁夏“著名商标”称号。先后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和中国几届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产品,同时入选“全国百家合作社和百个农产品品牌”。2017年又被评为“宁夏优质农产品”。2021年,海原县鸿鑫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牵头成立海原县弘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五十余万建成粉条加工厂,年消化本地马铃薯三百余吨,加工粉条三十余吨,年销售额六十万元。粉条加工厂不仅解决了当地马铃薯销售难题,也增加就近务工岗位。

      海原县生荣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也是名声大噪。其旗下的马铃薯被认定为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马铃薯,“薯尔立”商标注册成功,申报绿色食品认证。近年来,项目负责人承担农牧厅小杂粮示范项目,示范小杂粮一万余亩,参加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雨养农业区马铃薯高效栽培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代种代收马铃薯面积两万余亩,建成二百吨马铃薯冷库两间,合作社季节性用工每天二百人次,为当地困难群众解决了极大的外出务工问题,增加家庭收入,积极参与各种科技人才培训一百五十余次,推动了全县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

     

    “红葱第一镇”享誉区内外

     

     来到海城镇山门村,迈步进入村集体经济库房门的那一瞬,迎面扑来的就是一股浓郁的红葱味,地道而又纯真。躬身提起一捆干葱,沉沉的,随手捏了捏,壮实得很,没有一点空心的感觉。红葱为海城镇山门村主导产业,种植传统由来已久,所产红葱以辛辣著称,品质好、适用广,适合炖肉、炒菜等。2023年全村红葱种植面积近六千亩,辐射带动堡子村、高台村连片种植,年种植面积在一万亩左右。山门红葱远销区内外,中卫创美生态、银川商超、山东等纷纷订购,价格连年看涨,充盈了农民的钱袋子。海城镇力求通过打造“红葱小镇”,全面振兴全乡的葱产业发展,“红葱小镇”已成为山门村葱产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史店乡也是海原红葱种植基地之一。苍湾行政村油坊院自然村位于南华山下,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潺潺山泉四季不断,独特的自然条件成就了油房院红葱种植传统。这里出品的红葱葱油含量高、香味浓烈质厚,深受消费者欢迎,红葱产业也因此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钥匙”。为进一步拓宽市场,史店乡通过合作社为农户推广先进种植和管理技术,红葱亩产高达两千多公斤。同时,以主播组团直播带货的方式,组织二十余位网红主播助农直播带货,打通红葱“线上”销售新路,发挥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增加了葱民收入。

     在我看来,不论是山门村还是苍湾村都是南华山脚下的小村庄,两村的“葱”都是啜饮着南华山的溪水长大的,在本质上应该是同属一脉的孪生姊妹。我觉得不管是海城镇山门村的葱还是史店乡油坊院的葱,都应该抱团发展,共闯一片天地才对。因为从总体种植规模上来讲,两村都是比较小的,只有联姻捆绑起来才能谋到“大订单”,迎来“大销量”,创造“大增收”。

     

    小杂粮远嫁“华润万家”

      宁夏锦彩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我们此次采风的最后一站,偌大的厂房车间,让我们颇为吃惊,想不到海原也有这样的小杂粮加工场。这里的小杂粮以小米为主,辅以荞面、黄米等,直接入驻华润万家超市,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很好的收益。

    公司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抢抓东西部协作战略机遇,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方式大力发展小杂粮产业,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一千三百五十万元建设小杂粮加工厂,引进国内谷子加工先进成套设备,集精选、去石、去皮、小米分级筛选、色选、抛光、全自动真空包装等为一体的先进生产工艺,建设完成一条谷子加工生产,日生产量五十吨,年生产量一万五千吨,产值达一点五亿元以上。

     公司通过引进河北、山西、陕西、东北、甘肃等地优良谷子品种,建设品种实验示范区。引进渗水地膜谷子精量穴播技术,优选张杂谷及小红谷等谷子品种,完成小杂粮种植园区建设六千亩,为全乡小杂粮产业发展开了好头。公司充分发挥土壤富硒优势,大力发展富硒谷子,提升谷子品质。同时依托“西海固”区域公用品牌,注册海原县富硒有机小杂粮“穗穗顺”品牌,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成了全县小杂粮的“领头雁”。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实打实干事创业的人最可爱。”一路上,大家相互交流着,相互感慨着,这届文联班子也成了大家讨论的对象,工作努力,主动担当,为县委、政府分忧解愁、助力加油……海原这片热土,自古以来就有先民生生不息,与天斗、与地斗,硬是在这片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土地上创造出了一个个让人叹为观止、振聋发聩的奇迹。相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感召下,在自治区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鼓舞下,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和衷共济的团结奋斗下,海原的明天将更加光辉灿烂。

为了大地的丰收

    马天祥

    

     小雪节气刚过,山城海原已寒气逼人,广袤的乡村大地褪去夏秋盛装,田畴四野在一派静谧中孕育着新的希望和幸福。

     适逢周末,天蒙蒙亮,简单洗漱后便匆匆出门,随县文艺采风团队乘车赶往海平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观摩点。

      采风大巴车通过西安高速入口驶上海平公路。由于海平高速还未正式通车,仍处于关闭状态。经多方协调,才如愿上路一路绿灯。在普通路与高速路的切换当中,不禁让人生出诸多感慨。疾驰的车轮行驶在宽阔平整设施一应俱全的高速路面上,平稳流畅舒适带给人的惬意袭遍全身。透过车窗极目远眺,封闭式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犹如一条长长的巨龙在群山中一路挺进,古韵海原与魅力平川即将在这隆冬时节的高速上牵手拥抱,随着海平高速的全线贯通,海原至甘肃从此告别不通高速的历史。

     要致富先修路。曾几何时,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经历了太多的出行不便,道路基础设施历年欠账多,硬生生地将一些相邻省份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市场要素拒之门外,让发展的先机因路失之交臂,因路而求变不得,思之不禁令人扼腕。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县委县政府以路破题,大兴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从黄土路、砂石路变身柏油路乃至高速路的不凡历程中,在县道村路的嬗变中,脚下提档升级不断伸向远方的路无疑为海原大踏步赶上新时代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据了解,目前海原县公路通车里程达三千三百公里,其中高速通车里程一百八十公里,打造出了每百平方公里五十二公里的公路密度。道路设施的蓬勃发展让乡村振兴驶上快车道,同时辐射带动了县域及周边经济发展。出行便捷无形中拉近了两地的距离,由此带给人们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真实地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海原至平川高速公路全长四十三点五公里,2020 年 12月破土动工。在当地政府及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建设者们克服湿陷性黄土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抢时间赶进度,以慢不得等不起的筑路紧迫感提前竣工,以卓越的工匠精神实现了工程‘微创新’成果三十八项,‘四新’技术 五十二项,将海平高速打造成了精品工程。12月8日通车后能有力地改善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营商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项目部工程师在一处大桥展板前的介绍吸引着驻足观看的采风人员。

     “智慧公路”“零碳服务区”“数字化管理”这一个个有着高科技范儿的名词令参观者耳目一新,正式通车在即,不由让人多了几分期待。

    如果说高速路让海原快速融入了国家大发展环境,那么黄河水则让海原变得更富有灵性。

    采风车停在西安供水工程关桥点。站在一处地势较高的开阔地带,远处新建的吴家湾三泵站在冬日的阳光下格外显眼,盛满黄河水的大型储水池水波粼粼、浮光跃金。

     “以前浇地仅靠有限的库坝水,既紧张又难以为继,遭遇干旱年份或灌溉高峰期,库坝就严重缺水,只能眼睁睁看着拔节灌浆期的庄稼成片死去……”忆起往事,同行的关桥籍本地人紧蹙眉头,心里不由一阵难过。地表水不够用只能过分依赖掘取地下水,水源地又得不到有效涵养补给,长此以往,造成地下水位降至二百米以下,有些机井还出现水源枯竭……对此,有识之士无不忧心忡忡。

       2023年10月17日,随着备受瞩目的海原西安供水工程全线正式通水,引黄扬水沿线受水区的关桥、海城、西安的三乡镇的村民们终于迎来高光时刻——梦寐以求的黄河水一路奔涌而来,汩汩流淌进脚下干涸的土地,庄稼有救了,日子有盼头了,他们那颗激动的心此刻也化成了水……

      水像个魔法师,把曾经有些憔悴的海原大地装扮得更俊俏。早年的黄饮工程让红梅杏基地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打卡地,也把牌路山森林公园变成家门口休闲放松的好去处。西安供水工程竣工通水,让十二万亩旱塬从此变良田,同时地下水得到了有效补给。有了这一汪让山川灵秀的水,大力发展节水设施农业,涉足生态观光农业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做足水文章的美好蓝图已悄然绘就。“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花儿自此漫遍山乡,已然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赞歌。

       走进鸿鑫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投资三百余万元兴建的千吨级十座标准化马铃薯储藏窖、储量百吨的冷藏库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步入温湿度适宜的藏薯窖,码放整齐的马铃薯散发着淡淡的薯香,虽然室内光线有些暗,隔着网状袋仍能看到暗红色的薯块圆润光滑,浓重的水气包裹着堆积如山的马铃薯,看来鲜薯失水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过于潮湿的环境让在场的我们也似乎变成了“马铃薯”,在寒冷的北方着实体验了一把南国的感觉。

      据鸿鑫合作社理事长赵学武介绍,当地昼夜温差大、土质肥沃造就了这里的马铃薯品相好、淀粉高、口感佳等诸多优势,市场认可度高企,产品一度供不应求,畅销省内外。鲜薯良好的贮藏条件为创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合作社的粉条加工厂在消化本地马铃薯的同时,还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已连续多年实现千万元的销售收入。

      当我们一行走出马铃薯贮藏窖时,憨厚朴实的员工已将冒着热气烤熟的马铃薯盛放在我们面前,诱人的香味已弥漫了整个场院,撩拨着我们敏感的味蕾。尽管有点烫手,大家拿起一个个烤得焦黄、皮脆味鲜的薯块,在两手间来回腾挪拍打中迫不及待地吃起来,伴着阵阵欢声笑语,我们由衷地赞叹:马铃薯不再是当年默默无闻的洋芋蛋,而是声名远播的金蛋蛋!

      产业兴,百业旺。看着马铃薯产业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就不得不佩服自治区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的不凡战略眼光;产值达一点五亿元的小杂粮加工厂让当年名不经传的糜谷身价倍增,就不得不看重特色深加工的市场含金量;号称“西北第一葱”的红葱产业之所以能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带来的高收益不可小觑。

      不可否认,诸如肉牛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正在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村民创收的主渠道。人们不断鼓起的腰包,漾在脸上的笑容,正是县委县政府乡村全面振兴的精彩答卷。

路在脚下

    余丽萍 

    

     冬天的清晨是宁静的,它充满洁净的空气和自然的美丽。天空微蓝四野无风,穿过林带小道,看到所剩无几的叶子还挂在枝头。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去参加文联组织的“走进乡村看振兴,记住乡愁赞海原”文艺采风创作活动。

      坐上蓝色的大巴车,一路向前,奔跑在宽阔的马路上,没过多久,我们就来到了第一站海平公路。当车缓缓驶进高速路口,太阳也正好跟我们相向到达,万丈光芒扑面而来,透过大大的车窗,照得我浑身暖洋洋的。当我的双脚踩在这平坦而坚实的公路上,心里不由感慨万千。一条条阳光大道的开通,为大家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但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个表面结果,这些美好的背后,有多少修路者在风雨兼程、寒来暑往中付出了努力?

      放眼望去,高速公路宛如长龙穿越崇山峻岭,伸向远方。这条路是从海原(西安段)通向平川的高速公路。听项目管理处专业人员解说,公路起自宁夏海原县县城北侧,与已经建成使用的黑城至海原高速公路终点相接,止于甘肃白银市平川区黄硚乡以东两公里宁甘交界处。路线全长四十四公里,全线采用封闭式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为八十公里。项目投资预算四十多亿,建设期限三年。

      三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一千零九十多天,黑与昼,寒与暑的交替,对我们而言是坐享其成,可对那些投身于工程的建设者来说,就是责任和理想。他们积极推进平安交通建设,以入选交通运输部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和交通强国建设宁夏试点任务为契机,以打造黄土高原智慧低碳绿色公路示范工程为目标,切实做好建设工作和运营期准备等各项工作。

      面对展板上那些新奇的画面和数据,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工程的繁重复杂,感受到了科技的日新月异,感受到了科技强国的魅力,也被三十八项“微创新”和五十二项“四新”技术成果震撼。          

      关于打造智慧低碳绿色公路,推进智慧交通建设,负责人也一一给大家介绍了。他说,为了持续不断完善建设期数字化项目管理平台,实现建设期管理数据与运营期对接,最终实现智慧低碳绿色交通全过程管理,服务区增加了智慧卫生间系统、用户可以点评、厕位引导大屏显示系统、系统平台数据统计报表、客流监测系统等功能,实现服务区运营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打造标准化收费站,在收费车道进行窄岛化和无人值守改造,采用嵌入式无人收费系统,通过收费岛“瘦身”,打造智慧化体系、降低人员投入、引进智能化设备、为自由流收费奠定基础。在收费站、服务区布设分布式光伏太阳能节能设施,全面降低“碳排放”,打造“零碳服务区”。计划安装分布式光伏太阳能,预估运营期每年减少碳排放约两千二百三十六吨、节约电费七十万元左右。听到这些大数据,我心里不但惊叹,而且对伟大祖国和科技人才的敬仰之情愈加浓烈。高速公路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技术力量投入,切实提升了高速公路的“颜值”,为人民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这真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低碳环保的倡导,更是绿色出行的生命线。

      想想即将开通的公路,作为全区首条全路段采用标准化收费站的高速公路,驾车通过无人值守的标准化收费站时,栏杆快速抬起,车辆顺利通过,不但减少了通行时间,而且驾车体验更加地舒适安全。

      离开了海平公路,我们向下一个目地的出发。一个接一个,一条又一条的公路,无论是大道或乡村小道,还是偏僻的山路,都是平坦的柏油马路,正是这一条条脚下的路链接了我们想要去的地方,看到了想要看的风景。车无拘无束地奔跑着,我的心情也像这无限延伸的公路无比舒畅。

     “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公路的建设,使得过去的封闭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各个乡村实现了村村通工程,从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加快了农村与外界的联系,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业,扩大了对外交流和合作,招商引资更具吸引力,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就业。

      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既解决了区域种植用水问题,又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树台和关庄的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一颗颗养活了祖祖辈辈海原人的洋芋蛋蛋,如今也品种多样,广种增收。关庄合作社赵学武听说我们要过去转转,早早让人烤了洋芋,一边听他讲今年的收成,一边吃着软糯香甜的洋芋,也会有感而发,对身边的年轻人说说童年里的洋芋趣事,别提有多开心了。

      贾塘杂粮里的小米粒,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归宿,有了华润在全国的各大超市这个平台的支持,不愁销路,只愁供不应求。

       山门的红葱基地,不仅满足了当地人的需求,还另辟销路,如今也有海原网红带货。

    还有一些农特产也逐步通过公路走出了农村,销往全国各个城市。除此,我们的旅游业近年来也大放异彩,吸引了不少外来游客眼球。

       探索盐池古道文化,唱响红歌向党;漫步关桥梨花小镇,喝一瓶梨汁醉心头;相聚野狐坡,回味在农家乐;游玩南华山,赏南华秋韵;相邀自驾游,行走在芦子沟……

      当脚下有了这一条条宽阔而平坦的路,便有了坚定不移的发展致富信念,远方就不再是远方,梦就不再是梦。

振兴中的海原,发展中的乡村

    侯鹏飞

    

      初冬时节,阳光尚好。此时,海平(海原到甘肃平川)高速已经交工;中部干旱带西安黄河供水工程也已实现了通水;关庄的马铃薯也已入窖;甘盐池的旅游文化正在悄然兴起;山门的小红葱销售井然;贾塘的小杂粮经过加工走向全国……虽然没有绿色相伴,却也不失为一次很好的观光旅游时节。

      第一站是体验海平高速。 班车拉着我们从西安镇的高速入口进入,现代化的设施让人振奋。由于高速公路还没有通车,我们是首次体验高速公路的。公路两边中间的护栏皆已安装,新铺的沥青路平整地伸向远方,一马平川的西安镇尽收眼底,南华山和西华山如巍峨的壮汉,一个村庄连着一个村庄,地里依旧有忙碌的村人。

      海原县北有同海高速与首府银川相连,东南有黑海高速汇入福银高速,这是西去的一条高速公路,立体的高架桥墩稳稳地插入地下。历时三年,投资四十亿的工程终于完工。

      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工程,也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它从石峡口水库取水,管道长七十一公里,通过四泵站上扬七十一公里,才上升到水贵如油的海原县西安镇。

      车停在吴家湾的第三泵站点,几个显眼的泵站房就在脚下河道上方,与它相连的是波光粼粼的蓄水库。项目负责人介绍:泵站基本实现自动化,每个泵站只要两个人就行,前段时间试水运行,已实现全线贯通。这要放在过去是不可能的,而现在的设备如同“土行孙”,穿山打洞,穿行地下,铺设管道。

      在我的印象中,故乡总是缺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依靠库水的灌溉得以维持温饱,其后逐年降雨稀少,生存都成了问题。2000年后,有胆识的村人开始打机井取水,出水的时候,有的村民激动得淌眼泪,那是“救命”的水。之后几年,机井如同雨后春笋般长了出来,人们的温饱解决了,小茴香的种植如火如荼,有了收入,村民的种植积极性大大提高。如今的小茴香种植已在当地形成规模,也有了一定的市场,尤其像今年的小茴香根,也产生了不少的经济效益,勤劳的村民收入上万元也是很平常的。

      经过多年的地下水开采,水位严重下降。尤其是夏天,有些机井已基本无水可采。地下水位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就像一个快要干枯的水库一样。

    只有引入黄河水,才能真正解决种地缺水的问题,期待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挥一挥手,作别绿水蓝天交相辉映的吴家湾。车进入西山洼,左拐右拐,我们又到了甘盐池。

      早年只是听说过甘盐池有一个盐湖,盐池滩羊的肉好吃,没有膻味。车来到盐池村部,村支书与几名工作人员热情地迎接了我们。在村部办公室里,众人纷纷落座,大电子屏上显示着“走进乡村看振兴,记住乡愁赞海原”的字样。接着村支书如数家珍一般讲解着盐池的历史文化,现状和未来……说千遍不如一观。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了村北,一块立体的汉白玉牌子立在路边,上写:“红军驻地遗址”,最上面是闪着金光的红色五角星。这里或许就是所说的定戎寨吧?只见四面土城坍塌严重,仅大略保持着城墙的形状,比西安州古城要小很多。北墙下的一基座上立一长方形石牌,写着“甘盐池红军总部驻地旧址”。基座下是简介,说是朱总司令曾在此指挥过“海打战斗”,大家不由肃然起敬。一个移动的音响播放着《十送红军》的歌曲,在领导的安排下,我们围着石牌站成一个半圆形,跟唱着这首歌曲。想想红军当年的功绩,以及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摄影师即刻抓拍了大家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吃水不忘打井人,正因当年红军冒着生命危险打下了江山,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国泰民安。

      我们又去了盐池公社。它在一个四面有五六米的高墙围成的院子内,高墙坚实厚重。公社的门面东而开,门不大,仅容一人可进入。通过厚重的木门,我们参观了盐池公社的旧貌,小院的房屋布局与一般的院落区别很大,还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树。

      公社的东面是一排低矮的青砖小瓦房,有当年留下的食堂,赤脚医生的房间……没想到甘盐池公社的旧貌保持得如此完好,这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

      班车一路向南,常有急弯出现,领导一再提醒我们要系好安全带。关庄的路就像关庄的梯田一样向上攀升,梯田因山地爬升而向上漫延,很像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台阶,这样更便于耕种,更适合机械化操作。如果是夏天,这里一定是一幅幅美丽的绿色图案,绿色的马铃薯茎叶交相辉映,它们的身上挂着一个个紫色的“金铃”。蜜蜂盘绕,蝴蝶轻飞,人在田间忙碌。

      进入硬化路,我们来到“海原县鸿鑫马铃薯合作社”的场部。合作社理事长赵学武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首先带我们去了储存马铃薯的地方。此地依山而建,砖混结构楼板加顶的大平房,里面比较潮湿,房里码放着用网袋装好的马铃薯。赵学武给我们认真地讲述着每一种马铃薯的品质,什么品种抗病,什么品种高产,什么品种好吃。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他们对种马铃薯已是轻车熟路,有亩产三四千斤的,还有四五千斤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已经让关庄的马铃薯走向全国,名闻天下。

      在赵学武的办公桌上,并齐摆放着三四个塑料盘,每个盘里都放着几个马铃薯,个头大,鲜亮。每个盘子的后面放着小牌子,写着马铃薯品种的名字。办公室宽敞明亮整洁干净,在他的身后就是企业荣誉墙,奖牌挂了一墙,有全国的、自治区的、中卫的、海原县的……有人端来一盘刚出炉的马铃薯,黄而不焦,大家便一个个吃着关庄的美味,赞不绝口。

      公司有分拣车间、储藏车间,还有加工粉条的场房,出了机器的粉条正挂在类似不锈钢的衣架上,一排一排,晶莹剔透,像瀑布一样。

    此地有一百五十余户农民,种植马铃薯八千亩。他们坚持做品牌,坚持共同富裕的道路,在政府的帮助下,致富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不知不觉日已偏西,当我们到达山门红葱基地时,已是下午五点多了。

     华灯初上时,班车依旧行进在去往贾塘某村的路上,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但大家依旧对参观的热情不减。在“宁夏锦彩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小杂粮加工厂,我们参观了加工厂、包装车间。里面有成品的小米,小米圆润饱满,我问了一下,每斤七元。但因该厂与华润集团合作,所以产品供不应求。

      海原,我的家乡,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巨变,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希望,都纷纷回到家乡开始创业,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风从远处吹来,阳光多么灿烂。

摄影作品

《万亩马铃薯》 马明杰摄

《黄土地上金蛋蛋》 马明杰摄

《土豆经》 王仕军摄

《果实》 马生海摄

《秋粮》马生海摄

《深秋》 薛永宁摄

《乡村红色旅游地-甘盐池》组图 李佐珍摄

《黄土里的金蛋蛋》 田福摄

《高粱红了脸》周月芳摄

《希望的田野》周月芳摄

《金色的田野》王亚宁摄

《吴湾芹菜热销区内外》马晓芳摄

《赶牛市》田芳摄

《热销品牌西海固-小杂粮 》田嘉诚摄

01:06

《薯香贾塘》视频 周月芳拍摄

03:03

《走进乡村看振兴·记住乡愁赞海原”文艺采风创作活动》视频  薛永宁拍摄

编辑:刘晓梅

审核:朱德勇

签发:马正福

阅读 320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