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走多远
“家乡”这个词
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提起家乡
每个孩子似乎都有说不完的话
能带给孩子们无限的欢喜
课程缘起
《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国庆期间很多孩子和父母一起回到了家乡,在晨间谈话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各自的家乡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情感。对于家乡,孩子们是既熟悉又陌生 ,我们追随他们的兴趣、需要、年龄特点,结合中班幼儿的一些关键经验,引发他们去感受家乡。
于是,孩子们和“家乡”的故事便由此开始了……
“家乡”是什么?
沐辰:我们住的地方就是家乡。
子耀: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家乡。
飞飞:家乡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熙熙:家乡就是很美的地方。
皓程:我的家乡在重庆。
哲哲:我有两个家乡,一个是我的老家,还有一个是现在住的地方。
家乡大调查
一句句稚嫩的话语中装着满满的亲情,虽然孩子们对于自己周围的人、生活的环境并不陌生,但对于家乡这个抽象的概念孩子们还不是很清晰,于是我们开启了 “我的家乡”调查活动。
我的家乡
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手账,家长们带领孩子们搜集有关自己家乡的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等,并将搜集到的有关自己家乡的信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做成一本手账。
我是小导游
此外我们开展了“我是小导游”主题分享活动,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家乡的美食美景,风土人情。
我们的第二家乡——昆明
初步了解了自己的家乡后,我们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学习需求入手,从整体到局部,带领幼儿从了解“我的老家”逐步拓展到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第二家乡(共同居住的地方)--昆明。从昆明的具体位置、昆明的风景名胜、昆明的特色美食等感受家乡的地大物博,满足幼儿对周围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同时建立起幼儿对家乡的归属感。
初识昆明
艺泽:我家住在昆明,可是我在教室的地图上找不到昆明,只找得到云南。
雅婕:老师说昆明是云南的一部分。
依依:昆明在地图上的形状像什么。
萌萌:我觉得像一只站立的大猩猩。
我眼中的昆明
硕硕:我去过滇池,那里有海鸥、划船还可以喂海鸥吃东西。
宸宸:我还去过世博园,那里有用花搭成的孔雀。
芮芮:我去过西山,那里有一座山像睡美人,很漂亮。
诺诺:我去过石林,那里有许多不同造型的山石。
我笔下的昆明
孩子们的画笔下,记录着灯火中的不一样的昆明。
我们搭建的昆明
舌尖上的昆明
你知道昆明有什么美食吗?
若汐:昆明最出名的是官渡粑粑。
诚诚:我喜欢吃过桥米线。
嘉芮:我最爱吃鲜花饼。
我们认识了那么多昆明的美食,孩子们也动手画了 “家乡美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画笔下的昆明美食吧!
昆明的冬天
入冬了,天气也越来越冷,春城的“小客人”红嘴鸥如约而至,这天,孩子们聚集在走廊上,聊起了这群“小客人”。
思羽说:冬天到了,我周末来去外婆家的时候在翠湖看到红嘴鸥了。
豪豪说:我妈妈说海鸥每年都会飞来昆明过冬,因为北方太冷了。
程程说:海埂公园也有海鸥,上个星期我就去了,我们还买了面包喂海鸥呢。……
于是,关于红嘴鸥我们展开了调查
红嘴鸥从哪里来?
每年冬天,北方的冷空气顺南而下,同时也带来了自西伯利亚而来的“老朋友”——红嘴鸥,虽然寒风被梁王山和乌蒙山阻挡,可一年一约的相会却在昆明如期而至。这群白色的小精灵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每年11月前后飞到滇池过冬,在不冷的冬季里,红嘴鸥成为了昆明的标志。
红嘴鸥为什么来昆明过冬?
西伯利亚的冬天
昆明的冬天
未完•待续
孩子们和红嘴鸥的故事还在继续,接下来我们还将通过召开“儿童会议”来讨论:我们去哪里寻找红嘴鸥,找到红嘴鸥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记录?让儿童来决策自己的探究学习过程和方法。
开展“我的家乡”班本课程,让孩子们将爱家乡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有目的的学习探究活动,令孩子们对家乡的认识经验逐渐由原来的模糊到清晰,从无意到有意关注,逐步形成归属感,萌发了孩子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一颗爱“家”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孩子们与家乡的故事也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