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0日早上8点半,知觉-动作教育康复应用群三周年纪念活动在“腾讯会议”准时开始。本次活动目的是展示老师们在专业引领下,积极实践,应用全人疗育观念与技术于工作的成果,激发大家专业精进的热情。江津向阳儿童中心的教学督导李宝珍老师、台湾神经平衡疗法创始人叶仓甫老师、深圳手牵手的林龙老师在开场中分别致辞,全国各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等相关老师们共10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活动为知动小组训练——亲子活动“溜滑梯”。分享者为广州市番禺区培智学校张二妮老师(由叶瑞苗老师现场陈述),推荐人为戴玉敏老师。
戴老师的推荐理由:
本活动注重低年段学生的感知,为学生提供有感觉、有兴趣、有动机的知动小组活动,过程中带入行为常规、社会性互动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实施,对学生的个别化教育目标进行了有效整合。同时,教师就地取材,有效利用了学校运动设施、教室玩具,创设自然的、有功能的游戏活动情境,值得倡导。而课程中所呈现的活动发展,有规律,有秩序,有层次,有结构,重复稳定。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觉-动作能力,也能带动家长的成长。本节课中,老师的教学策略应用非常好,尤其是亲子律动儿歌的改编,有很多感觉抚触活动,感觉回馈非常棒,学生也很享受这个过程。
活动背景情况:
一、课程介绍
这是来自广州市番禺区培智学校,以张二妮老师为主导的团队研发的《特殊儿童“四层进阶”整合性康复》精品课程一阶“有感觉”,第三单元,以“滑梯”为主题的内容。滑梯单元共计10课时,分室内滑梯游戏和室外滑梯游戏。
二、教材分析
小组学生情况分析:
本活动有年龄在6-7岁之间的4名学生,均为男生。4名同学均由陪读家长一起参与开展亲子小组教学。从障碍类型来看,4名同学分别由一名精神一级、一名精神二级、一名多重三级和一名智力一级构成。通过《特殊儿童“四层进阶”整合性康复》课程评估现有能力均处于第一阶“有感觉”阶段。
他们在康复各模块具体情况如下:
- 感知觉:4名同学都存在感知觉迟钝,呼名反应不明确、对环境中的刺激信息接收、反应缓慢。特别是琛和恒两名自闭症同学本体和触觉寻求明显,航同学则所有的感觉刺激接收、反应非常迟缓。
- 粗大动作:4名同学均可独立行走,其中智力一级(航)同学行走缓慢,日常上下楼梯存在安全风险,处于两步一阶水平,其中多重三级的(朗)同学体能较弱。
- 沟通与交往:4名同学几乎无口语,不会主动发起沟通,其中恒、琛和朗同学对熟悉的人在情境下的少量互动可通过肢体动作或单音明确的回应,如要不要吃、要不要玩等。航对所有的互动行为几乎无任何反应。
- 情绪与行为:4名同学都存在一定的行为问题,琛和恒情绪不稳定,朗要么很沉寂,要么突然冲起来跑开,航被要求时会哭闹。
4名同学用“知-动表三”在学期初评估,恒可达5项(从我校幼儿部升入小学部,前期有开展过知动训练,但注意力很弱),其余三位均未达3项。本单元开始学习前评估,恒、琛、朗三位可达5项,航可达4项。
三、单元目标
1.亲子一对一学习环境中,能根据环境信息恰当运用触觉、前庭和本体觉等感知觉做出身体动作反应。不过度沉迷于玩弄自己的身体,如吃手、摇晃身体、点头、拍手、转圈圈等。
2.亲子一对一的学习环境中,能综合运用视觉、听觉和嗅味觉等感觉做出身体动作反应,不过度沉迷于某种感觉,如一直听某种声响、一直看风扇等。
3.一对一的学习环境中,能和熟悉的人通过大动作进行简单的回合式互动。
4.一对一的学习环境中,能借助粗大动作对自己喜欢的物品、感觉或人做出选择。
5.一对一的学习环境中,能借过大动作进行简单物件操作模仿3次以上。
6.一对一的学习环境中,在少量支持下能参与简单的肢体动作模仿1至3次。
7.小组学习环境中,能参与自己喜欢的例行性活动。
8.在集体学习环境中,能跟随参与例行性简单活动,如排队行走、喝水、上厕所等。
活动设计:
本活动以滑梯为主题,先在室内创设相关情境,比如将桌面抬高形成斜坡,让孩子高跪走携带积木、公仔“滑滑梯”,从自由滑,到排队滑,为孩子们创设相关经验。然后应用室内小滑梯及小滑梯组合,得到更多更接近真实场景的滑梯体验。5个课时后,进入室外滑滑梯阶段,应用校内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下的不同滑梯,让孩子们练习自由滑滑梯和按要求滑滑梯,获得更多参与生活的经验。活动实施过程中,注重提供适度的支持,努力诱发学生主动参与,所以本单元的每节课均设计结构化的活动流程:①点名互动-②师生问好-③亲子律动-④综合游戏-⑤奖励评价-⑥放松整理。让孩子们能够在适应复杂环境的过程中保持相对安全和愉悦的体验。
戴玉敏老师点评:
提高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的有效性
1. 老师要统整一下知动小组课的每个学生的IEP目标,并进行归类一下,便于记住学生的目标。
2. 教学评鉴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以便让家长更能关注学生的目标成长。同时,把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辅助技巧作评鉴指标,让家长很明确的知道要做什么,到什么标准,才有助于孩子的知动能力发展。也有助于家长的反思自己的技巧是不是阻碍孩子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是多多鼓励家长的进步。二是可以同时给家长发放道具,邀请家长示范或者与孩子合作完成任务,这样也可以提升孩子对自己家长的认同,改善亲子关系。而非单一扮演“纪律官”的角色。如果老师和家长与学会了如何玩得开心,就可以吸引孩子也觉得很好玩。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学会如何赞美与欣赏自己孩子的表现。
3. 可以根据教室环境更好地规划室内跪走“积木滑滑梯”的行动路线,让学生可以依据排队滑滑梯-捡积木-继续排队的流程反复循环,这样不仅能做到有序不乱,增加课堂中剂量,也是对现实场景的有效模拟。
4. 建议用布偶滑时,不用人偶(布娃娃),以免学生会误解,以为可以推人。可以用布的枕头、或沙包来替代。
5. 在课程中可以增加更多“骨盆的屈曲”活动,手部操作也可以有从简到难的过程,强化物可以应用抽奖转盘来完成,这样学生会自然关注指针是不是指到自己,以增加趣味性和关注外部的动机。
撰稿:三周年活动报道组 彭文华
审稿:刘建团 李宝珍
简篇:朱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