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快 众行远——记冯晶小语工作室破冰活动

冯晶小语工作室
编辑于2023-12-16
阅读 203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瑞雪初降,在学生的欢声笑语中,冯晶小语名师工作室在西夏区第十小学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西夏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新课标视域下小古文教学研讨”为契机,以三节课例为呈现方式,工作室主持人冯晶在评课议课的基础上,对小古文专题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工作室的十位成员提出了要求。

同课异构,各美其美

承担本次展示课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开展,授课内容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王戎不取道旁李》。杨添超、陈怡然、唐星三位老师分别对这篇小古文进行了教学展示。

西夏十小杨添超老师的课堂中力求落实单元复述课文的语文要素。教师首先介绍了单元人文主题,让学生提炼了单元主题要素。开始导入采用司马光砸缸和曹冲称象图片激趣导入,在读标题时,引入了薛根法老师的“名词断句法”,让学生学习了断句的方法。在落实读古文,采用了听录音读,自由读,指名读,配乐男女生比赛读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知文本。在学生理解文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王戎和诸儿的玩游戏和对话的场景,为后面讲故事做铺垫,引导学生加入肢体语言和想象把故事讲生动。课堂环节设置清晰,教师有对标(新课标)意识。

      第二节课的授课教师是冯晶工作室成员陈怡然,来自中关村小学。她抓住引导学生讲好故事这个重难点,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通过感悟故事中的心理活动、动作和语言为学生搭起支架,并利用三层评价标准给予学生“故事能手”、“故事达人”、“故事大王”不同的荣誉称号。课堂上以“读”贯穿始终,通过想象补白的方式训练表达、拓展思维,紧抓“诸儿”与“戎”的不同表现,体会鲜明的人物形象。陈老师还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在表扬和鼓励中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结尾处让学生一起走进中国古典书籍,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

 

  十七小唐星老师以“读”促学,让孩子们学习文言文,用学生熟知的故事看图猜故事导入,初步建立文化自信。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并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接着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讲生动的故事。最后以“以文带文”的方法,让孩子们了解关于王戎的另外一个故事,让学生思维再上一个台阶。

      在课后交流中,三位老师对自己课堂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反思,对下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新想法,在新课标下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提高个人教学素质,进而落实语文素养目标的达成。

      三位年轻老师的课堂的呈现形式有相同的地方,譬如导入形式、以字理落实生字教学、有对已学小古文的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回顾、拓展推荐等。在教学中,教师不约而同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设置情境教学。三位老师的课堂也各有特色,或偏重方法,或侧重支架,或体现教学评,各有所长。在教学过程中,做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都深有感触的地方,能在细节处品味得失,剖析不足,引发参照,进而提高教研效果,有效地促进参与者的思想交流,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把握新教材的教法。

      

探究教法,落实课标

      三节课后,工作室主持人、西夏区兼职语文教研员冯晶老师以这三节课为例,结合新课标任务群的落实,和老师们重新改进教学目标,深入分析三节课中对新课标落实的具体设计细节,从单元架构、知识勾连、关注学生、课堂评价、学习单等方面进行评析,老师们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对文学阅读和思辨型阅读在小古文课堂中的落地逐步有了清晰的认识。冯老师提出,语文教学要以文本为落脚点,从文体出发,有落实新课标的意识,立足教学实际,抓实学生的课堂生成,让课堂更加生动、符合学生成长规律。

  架构工作室,助多方成长

      活动结束后,冯晶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启工作室的破冰活动。冯老师以工作室陈怡然老师的课为起始,向成员提出了每学年的上课、听课要求。从阅读、写作、学生发展入手,结合工作室成员多为各校中层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提出将工作室的发展与各校语文教研的发展、学生的发展相结合,在三年工作室的活动成长中,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语文教学能力和文学素养,更要辐射更多群体,服务学校,服务学生。冯晶老师要求各成员以上进、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室活动,互相协作,主动分享,发挥各自特长,在三年内真正有所收获,有所进益。

成员感言

工作室成员  银川市中关村小学 陈怡然

      在授课前一天看到通知为同课异构时,内心十分慌乱。没有磨课,对40分钟的时间没有把握。没有见学生,对学生的程度更没有把握。备课时,想要以讲故事为主线,搭建支架,降低讲述故事的难度,并为讲故事加入动作、心理、语言等这一重难点的突破做好铺垫,但整节课最该展示讲故事成果的部分没有充分展示出来,留下了些许遗憾。出示文言文讲故事时,学生似乎更多注重于“翻译”而非在故事本身加入想象,此处可以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让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文言文本身。此为“一得”。

      听了冯晶老师对于三节课的点评,这篇文言文中“讲故事”及思辨过程的侧重,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王戎不从众、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物形象,需要通过学生一遍遍讲故事,一遍遍体会王戎对于“此必苦李”的推断过程而得出结论。因此,在这篇文言文中,人物形象、讲故事及思辨过程缺一不可。此为“二得”。

      设计结尾处时,我选择了《典籍里的中国》片头视频为背景,将主题升华,通过《世说新语》让学生体会每一篇文言文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人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的民族自豪感。应在此处创设情境,回归到人物主题和人物形象中,搜集《世说新语》其他人物形象,对话先贤,积累更多的历史人物故事,充分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以史为鉴,感悟前人的智慧。此为“三得”。

工作室成员 西夏区中石油小学 黄玮婧

      在这个白雪皑皑的日子,我有幸来到西夏区第十小学,参加由冯晶老师组织的名师工作室活动。首先,陈怡然等三位老师同课异构了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三位老师紧扣新课标的要求,引导学生以任务为驱动层层递进,将一篇距今年代较远的小古文演绎为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小故事。尤其是在“讲故事”这一环节,有几个孩子把故事讲的绘声绘色,可见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课文,更将自己的想法创造性地融入到了故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有所获。

      课后,冯晶老师就这次讲课活动进行了总结,并为我们今后的小古文教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老师们的教学实践及冯老师的讲解,我今后在讲授小古文时将努力做到:一、增强情景意识,创设合适的情境开展教学。二、以读促悟,阅读方式多样化,阅读目的多样性。三、树立单元意识,以单元导语为引领,促进单元知识的融会贯通。四、教学评一体化,以明确的评价督促学生更好的学习。

工作室成员 西夏区第十八小学 张晓蕾

      12月14日,我参加了冯晶名师工作室主题为“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古文教学研讨”的活动,听了三节四年级上册同课异构《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课,三位老师虽然授课内容一样,但却风格各异,各有亮点,有的侧重于文本的朗读和理解,有的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外拓展,有的侧重于人物思辨性思维的分析,让我从不同角度对讲授文言文有了新的思考,受益颇丰。

      在评课、小结环节,听了冯晶主任对新课标视域下的文言文教学的分析和引导,我对文言文的教学又有了新的理解: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师不仅仅让学生抓文本的理解,更要有大单元和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的意识,对于学生的培养,不能仅限于一篇文章,要通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就对教师在备课、进行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怎样设计一堂课能让学生乐学、爱学、善学、自学?教师怎样通过巧妙的设计,让自己成为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还得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

      教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次活动或培训,给我们带来收获,更多的是思考和实践的动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工作室成员 西夏区第十二小学 刘洁

      在今天的教研活动中,我收获满满,三位老师精巧的设计,各具特色。杨老师循循善诱,学生精彩纷呈的讲故事让我沉浸其中;陈老师层层深入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意思,为最后“把故事讲生动”做铺垫;唐老师细致的朗读指导,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些教学中的巧思,正是我学习的地方。也希望运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更加丰富多样、生动有趣。

      今天聆听冯老师从新课标角度剖析三个课例,让我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任务群”的使用,学习情境的创设,学生思辨性阅读的培养,好像拨云见日更加清晰了。

工作室成员 西夏区第十小学 杨世华

  伴随着银川初雪的到来,12月14日西夏区冯晶小学工作室的成员终于迎来我们期待已久的第一次正式相见。

      我们相聚美丽的西夏区第十小学,共同聆听了三位老师的同课异构《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位杨添超老师,课堂注重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即复述课文,教学中引入了薛法根老师的“名词断句法”,指导学生学习断句的方法,同时又很好的引导学生加入肢体语言和想象讲故事。第二位陈怡然老师,她整个课堂设计任务群,将“读”巧妙贯穿始终,从读通韵文味、到读懂明文意等环节,层层推进。同时对讲故事环节设计评价项目给予学生“故事能手”、“故事达人”、“故事大王”不同的荣誉称号,调动学生积极性。结尾处补充课外资源推荐拓展阅读又点明单元主题,体现单元整体意识。第三位唐星老师,她以“以读促学”的方法,课堂中采取古今对译读、问答读、填空读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在读准字音,读好停顿的基础上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进一步感悟并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课堂中注重学生评价。最后以“以文带文”的方法,让孩子们自学关于王戎的另外一个故事《王戎观虎》。

      课后,冯晶老师就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指出小学古文教学应从文本出发、从新课标出发、从教学实际出发,探索新课标视域下小学古文教学的实施路径,提高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这为我们今后的小古文教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此次活动让我收获颇多,我也坚信在之后的学习之路上我会遇见影响一生的良师,遇见并肩作战的战友,遇见日臻成熟的自己。

工作室成员 西夏区第九小学 纪海玲

      在今天的教研活动中,陈怡然老师的教学示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通过层层支架的搭建,帮助学生逐步降低讲述故事的难度。她采用图片联想、补充动词等方式,引导学生讲故事时要加入动作、心理等细节,同时示范的生字“戎”、“诸”字帖巧妙的串进板书之中,更妙的是结尾弘扬中华文化、激发学生读典兴趣,回归单元主题,达到“课虽结而趣无穷”的效果。课后,教研员冯晶对新课标视域下小学古文教学进行剖析,建议古文教学要创设真实情境,趣学古文,如古文读书分享会、古人见面会等。这次教研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古文教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能够将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让自己的课堂生动丰富起来。

工作室成员 西夏区第二小学 王晶

  伴随着今冬的初雪,呼吸着新鲜湿润的空气,就像我从今天的活动中感受到的汩汩源头活水。收获来自于每位授课教师教学设计细节之处的亮点。杨老师讲到了“道”与“路”的区别。利用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折”的意思,并回顾了旧知“折颈而死”。“竞”字则出示了甲骨文让学生识记。课堂一大亮点竟是一位“宝藏男孩”,他用自己绘声绘色表演,为其他同学如何生动表达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陈老师的导入就能看出非常用心,不仅提供了图画,还有文字提示,让孩子们聚焦到人物的共同点,既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又引到了本课的人物特点上这是一“巧”。板书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原来还可以这样利用田字格里的字,又是一“巧”。最后讲故事有评价表,让学生自评、互评、老师发表扬信,多种评价落实到位,值得学习。唐老师的课对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知识落实到位。还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每一种都有具体的目标。课后冯晶老师的点评也让我有所启发:设置真实情境,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角度出发;课堂上的每一遍读都要有不同的目标并落实;学生学习评价单可以由学生自己来讨论设计,这也正是我们课堂需要再“放手”的体现。瑞雪兆丰年,愿这次相遇也预示着我们大家今后更丰硕的收获!

工作室成员 银川市中关村小学  李金格

  12月14日我来到了美丽的西夏区第十小学,参加冯晶老师名师工作室“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古文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三位授课教师都基于学生的学情情况,根据文言文简洁的特点,引导学生去大胆的想象,加入文中没有的一些内容来让学生大胆地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其中我印象深刻的是陈怡然老师的课,她为学生提供了练讲故事的方法,例如:进行丰富的想象;还可以加入适当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学生的思维在一次次创新当中得到了提升。讲故事的环节,既巩固了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还能迁移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冯晶老师提出可以创设单元情境、单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我深受启发。我将以本次活动为起点,通过不断学习交流,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更好的驾驭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工作室成员 西夏区第五小学  薛静

      今天有幸参与听课活动,三位老师都以生为本,以趣促学,搭建多种学习支架,如勾连旧知学新知等。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节课。陈老师巧妙引导,不仅教授内容,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帮助学生梳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文言文。学习小古文后,陈老师出示评价表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讲故事,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及时巩固,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掌握这个小古文的意思,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丰富了人物形象,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把自己对文本所蕴含的价值观的感情和体验表达出来。最后以文代文,推荐图书,进一步让学生感悟到文言文的魅力。

      整堂课提问次数很多,陈老师与学生互动性较强。当提问的学生是沉默内向,迟迟回答不上时,陈老师耐心地引导学生并等待他们说出答案无论对错,评价使用了很多评价性话语。面对每次都举手踊跃的学生,没有每次都叫他,反而把机会给了很少发言的同学,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

      今天的三节课都让我收获满满,让我感受到落实新课标精神,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 

工作室成员 西夏区第十六小学  赵晶

  伴随着银川的初雪,来到了我的母校听了三位老师的三节课,我收获满满。正巧我今年也担任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让我重新理解了小古文原来还可以这么教。三堂课各具精彩,都做到了顺学而教,不断分享和提升学习方法。三位老师赋予孩子发现的动力,去发现古今理解的差异,发现学以致用的乐趣,使文言文的学习变得轻松愉悦。课后,冯晶老师也对三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如何在新课标视域下进行小古文的教学工作,我也会努力学习,让孩子们能真正感受到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真正做到让课堂灵动起来。

    本次冯晶小语工作室的活动在西夏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支持下,辐射多校,引发成员深入思考,为工作室今后的发展打开了良好的思路。感谢西夏十小李占元校长、王静涛副校长带领的团队给予大力支持,为工作室活动开展提供活动场地和人员支持。在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中,冯晶小语工作室成员必将精诚合作,葆有“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一路向前。

编辑:纪海玲

审核:冯晶

阅读 203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