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行为疗法入门——心理学基础

橙蕾
编辑于2023-12-16
阅读 59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现象:分为认识过程和情意过程。


认识过程是指个体对外部世界和自身世界的了解和觉察的心理现象,包括感知觉,思维、想象和记忆等心理现象。

感知觉:个体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直接认识。


思维:透过事物表面现象深入思考这些现象背后本质的心理过程


想象:借助于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创造出一个新形象的过程


记忆:把我们认识的世界、经历的事情、体验过的情感等内容,储存在大脑中保留下来,必要时提取的过程

情意过程包过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心理过程中还有一种叫做“注意” 的心理现象。


情绪情感过程: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


意志过程:也需要有关,当客观世界不符合你的需要时,你发现自己可以做一些事情,合它更符合你的愿望,你采取某种行动改变外部世界的过程就是意志

注意与意识

注意是对我们的心理能量或资源的一种分配或控制。

意识:精神分析学派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


心理动力

推动人去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是人的心理动力,心理动力是人一切活动的源泉。人的心理动力有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等内容。

需要:是一切心理动力的根源,是其他心理动力的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五个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兴趣:是人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


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价值观等也是心理力的的表现形式。

心里特征:心理学中用来描述人和人之间稳定差异的心理现象,我们把它称为心里特征。心里特征分为两个方面,能力和人格。

能力:指人在做事情或者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方式、活动效率和完成质量等方面的差异。


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方面: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能力。后又补充了自然探索和存在能力。

人格:指一个人在为人处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点和行事风格,它以个体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态度为核心,以稳定的行为方式为表现形式。

三种分:容易型气质、困难型气质、慢热型气质

性格:通常用来描述在后天环境和教育过程中形的心理特点,这些特征是在气质基础上形成的。

卡尔·荣格依据个人心理能量是指向外部还是内心而将人区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

科斯塔将其整合提出五个人格特质:外倾性、神经质、适意性、认真性、开放性。

雷蒙德·卡特尔《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过于繁琐。


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心理过程内部关系

认识过程是情绪和意志过程的基础。情绪反过来也会影响认知。行为或意志行为也会影响认知。情绪与行为也是相互影响的。


情意过程与心理动力的关系

情绪与个体愿望是否得到满足相关。意志行为或行为也与愿望有关。


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的关系

心理过程是动态的,心理特征是静态的,它具有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在先天遗传基因的基础上,与外界互动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他对心理过程产生影响。

情绪及情绪认知理论

什么是情绪?是客观现实与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它包括:情绪体验、情绪表现、情绪生理机制等,没有需要就没有情绪。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从《说文》中找到354个字描述人的情绪,并分为18类。

达尔文发现全世界的人无论彼此相隔多远,他们都表现出相同的面部表情模式,故此表情是遗传的而不是习得的。

里查德·拉扎勒斯认为:客观情境中的事物只要被评价为与个人生活的重要方面有联系就会有情绪体验。这个理论说明情绪基于认知而产生的。在这个理论中,对情境的认知、对行为的认知和对行为后果的认知都会影响人们的情绪体验。

S.沙赫特、J.E.辛格提出情绪激活归因理论——把参加试验的人分为三组。

情绪表达:面部、言语、身体姿态

情绪的生理基础:有着身心一体的性质。

情绪的意涵:与需要是否满足有联系。

情绪的认知理论

    

情绪是客观现实与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表现、情绪生理机制。


    情绪体验就是情绪发生时候的主观感受。


    情绪表现或者称为情绪表达,就是通常所说的表情。情绪的具体表达主要体现在面部、言语和身体姿态上情绪有着身心一体的性质。


    情绪生理机制:一方面,情绪是主主观感受和体验,另一方面,情绪有着具体的生理变化和相应的生理基础。大脑中的下丘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等部位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边缘系统和下丘脑的某些部位可以分别产生快乐和痛苦,我们把它称为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


    情绪与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基本情绪的常见涵意,愿望达成,心愿得以实现,心想事成,快乐、喜悦、高兴、愉快。

心愿落空,自己的期望没有达成,沮丧、失望。

心愿有可能实现,盼望,希望。

    心愿能否实现,不在掌控中,并且有可能无法实现焦虑、不安。

事情没有取得进展,烦躁,心烦,苦恼。

回避危险,事情受阻,导致愿望落空,生气,愤怒,气愤。

心愿已经不可能实现,抑郁、忧虑。

    失去自己拥有的重要东西,伤心,悲伤,悲伤难过。

    面临可能损害个人生命、财产和形象的情形,恐惧、恐怖、紧张,害怕。

面临自己并不期望的事物或言语行为,虽然是不会造成威胁或损害厌恶,恶心、讨厌,社会。


    情感的常见意涵,

    关系需要得到满足,爱。

    关系需要被剥夺,恨。

    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他人东西、财富、才华、地位、荣誉的,羡慕。

    认为自己比他人更应该拥有这些东西、财富、才华、地位、荣誉等,嫉妒。

    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自我肯定、自信、自豪自尊

    受到伤害或损失,是自己由于自己的过失造成的,内疚致负罪感。

    觉得客观世界的损失和失败是对自己形象和尊严的贬损、耻辱。

    觉得自己不如他人,感到被他人贬低、自卑。


评价理论:分两种:阿诺德:刺激/情境--评估--情绪。理查德:情绪基于认知而产生,对情境的认知、对行为的认知和对行为后果的认知都会影响人们的情绪体验。

激活归因理论:情绪不仅来自人们对情境的认知评价,也来自对生理反应的认知评价。情绪所引发的生理唤醒可以因为对其认知评价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


理查德把阿诺德的评价扩展为评价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筛选信息、认知评价、应付冲动、交替活动身体反应反馈和活动后果知觉等。他认为客观情境中的事物只要被评价为与个人生活的重要方面有联系就会有情绪体验。这个理论说明,情绪是基于认知而产生的。


阅读 59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