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心意拳要义

爱山
创建于2023-12-16
阅读 21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戴氏心意拳要义


  修习戴氏心意拳传统拳艺,尤其是内家拳,约有“十四要义”,即勤谨、迅疾、中正、沉肩、中和(步)、含胸、熊立、坚腿、裹肘、藏拳、敛臀、竖(舒)腰、顾击一体、兄弟手。


  “十四要义”应是内家拳之秘要,不可不知。此十四要法,为先贤实践的结晶,共同升华为理论,成为内家拳的准则。其实,天下把式是一家,笔者虽未深接触外家之明师,但觉得这些也是外家应遵循的,只不过,外家在架势上较为开朗而已。例如,内家口诀为“浑身无处不丹田”,而外家口诀是“身有九节劲,节节腰中发”,外家之“腰”亦为内家之“丹田”。况自古纯练外家者少,只练内家者鲜。就如戴氏心意拳,是上三门之首门内家拳艺,他的第四代传人戴奎先生,也打千层纸。因此“十四要义”也是传统拳术的要义。本人浅识,不足为论。

  下文仅以“内家”来论述说明,只为行文简便,毫无厚此薄彼之意。

 内家“十四要义”不但对狭义及广义的内家拳(太极、八卦、心意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其他拳种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是因为古今拳术的渊源是一脉相承的。在继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虽然形成了分支浩繁的流派,创树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但就拳术的作用和技术规范,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1.勤谨:意识守一,排除杂念,精神集中而振奋,聚精会神,心静如止水,拴住心猿、锁住意马之谓也。

  如此,首先严格遵守了“敬”字诀。内家拳(传统拳术)行拳站桩要求“心静、体柔、神聚、息匀、意咣、劲整”。心境既抱元守一又宁静虚无,形体松柔圆活又刚劲有力;形骸松柔圆活又稳如磐石,则神安韵安又庄穆定匀。神韵庄穆定匀,则气息调和匀沉;气息调和匀沉,则意念虚远专致;意念虚远专致,则劲力整衡浑圆;劲力整衡浑圆,则能随高打高、随低打低,因人而异,顺遂对方而找到切入点。学过“圆”的切点、力的分解与组合、冲量与动量以及人体力学的,自会明白,拳之妙用。讲到这儿,不由得又想起了先师,捋着银髯,微微抬头,微笑着,摇着头说:“拳者——圈——也——”他不是现代的高中生、体育专业大学生,但这句话,非常符合现代诸多理论。

  所以站桩行拳须凝神守一,心静胆定,气息绵沉,神固韵匀,方可生神凝神,而生气聚气,而生精固本,固本还原。得之于点滴,此自无而至有也。

  藏精之舍曰“丹田”,乃气海。以心行炁,以炁运身,炁沉丹田,呼吸根蒂,久事养炁,则精暖自尔蒸腾化气,此气即为炁,俗称元炁、真炁、中炁。天富大气,呼吸得天地之气(现代科学称之为“氧”),而通过修为汇聚于“丹田”。果能静心寡欲,自能善用之,而与内炁合而鼓荡,为合体之炁。此即炼精化气,气若车轮,如九曲珠,气遍全身,敛而入骨,贯顶为神,此为炼气化神。神安而心定,心定则心境平静,心境平静则自然清炁上浮,浊炁沉降,久而明心见性,光明顿生,性灵毕现,此为炼神还虚。得之于“俄而”,此是自有而至无也(现代哲学语言叫做——“量变到质变”,循环往复,乃至无穷)。


  自无而至有,即是由松入柔,积柔成刚,极其之,而为至刚。然此刚非硬也。自有而至无,即是刚复归于柔,运柔成韧,极其之,而为至柔。然此柔非软也。无中有,有中无,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静中育动,动中寓静。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化刚为柔,运柔成刚,刚复归柔,致成至刚至柔,刚柔相济,刚柔相推,从而生变化。而变者愈变,化者愈化,以致变化无穷。自此,方始成就,臻于化境,豁然贯通,阶及神明。

 由此可见,心境泰然,思想集中,全神贯注,是拳术功夫升华化境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所以学艺者从学艺开始之日起就要认真注意,敬谨待之,徐徐修为,勤奋锻炼。

  就健身而言,气为血之帅。在人体,气乃率血而行,气随心而行,随心静宁而顺畅。如思想散驰,则气滞结障,而致血瘀。故摄心入静,专心致志,可使气顺,气顺则血融;血融则血畅;气血顺畅,则血旺;血旺则营养输布到位;营养输布到位,则身康体健,生物电流充沛;生物电流充沛,华美必外现,何乐而不为?极其至,筋脉和同,骨坚髓盈,精神充沛,疾安从来?之于“病”,此生无缘。

  况,身体康健,身心愉悦,思维敏捷,生命质量自不用多说。生命质量优越,自信心就强;自信心强,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则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谓“君子藏器于身”正在于此吧。

  试问,修习拳艺者,“机巧生于内,名利扰于外,犬马声色之事乱其神,富贵荣辱之系其心,思想意念时起波澜,心无片刻宁静,灵魂出窍,神无片刻安定,行拳走架,好比行尸走肉”,则内功何以长?阳寿何以增?

 读此,再想想《岳阳楼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哲学与人生指导意义,不由折服先人对人生的态度。

  这也就是古今传统拳家、古今先贤历来注重“势势存心揆用意?。视懒散为修为拳术以及生命的首要大忌之原因。

  不由得想起曾祖母(1901——1982),诸多事都由着我,唯独早起,到时间必须起。

  文化,无需提醒的自觉。把“勤谨”化于无形,无论上学堂还是修

阅读 21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