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有千节,始于新笋。新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为了促进新教师的成长,提高课堂实效。11月13日—15日早上中枢街道滨江小学在“新进教师跟踪课”基础上又如期开展了“新进教师汇报课”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学校统筹安排,教研室主任张艳艳老师组织实施,学校所有行政领导、各教研组长、“青蓝工程”八位新进教师的结对师傅以及一年级教研组全体成员参与了听课、评课。
“磨砺以须出锋芒,倍道而进正当时。”新教师们十分珍惜这次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相互学习的机会。活动前,认真研读课标、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细耕课件;带着空杯的心态主动向师父和组内老师们求教,反复揣摩,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大胆尝试,为课堂的精彩呈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一位新教师力求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充分展示各自的风采与专业底蕴。
“语”你同行——“文”润童心
执教教师:李桃艳
课文:《比尾巴》
《比尾巴》是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本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对自然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生动的临摹,充满儿童情趣,能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李老师抓住这篇课文极具趣味性的特点,围绕“比尾巴”大赛展开设计,环节与环节之间衔接自然,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注重了情境的创设,采用具有童真童趣的语言符合低年级的语言特点。结合本单元课文的特点,还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如《比尾巴》中有问答的形式,李老师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喜欢比赛竞争的特点,李老师创设了森林大会比尾巴的情境,学生作为小观众融入情境之中。通过检票入场环节,复习生字,提升学生识字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儿歌“问答”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朗读,做问答式游戏,增加了课堂的情趣。同时联系生活经验和观察图片视频,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不同动物的尾巴特点,目的是让学生把文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执教教师:张飞艳
课文:小小的船
张飞艳老师执教了《小小的船》一课。在识字教学部分,张老师渗透了多种识字方法,如编字谜:一点一点大——“头”,一个人走进门里了—“闪”。同时学生在朗读中对 “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这样的叠词产生了印象。通过对比朗读发现叠词的朗朗上口及韵律美,让学生联系生活运用叠词,加深了学生对叠词的理解,感受到了叠词的魅力,张老师又通过船和月亮的对比引导学生得出月亮的特点,并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思维。张老师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了精美的画面与优美的音乐完美结合,充满了童真与童趣,语言亲切,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与信心。
执教教师:杨春燕
课文:《雨点儿》
《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以及雨点给大地上的植物带来的巨大变化。上课伊始,杨春燕老师复习旧知,导入课题,延续了单元整体教学,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学中,杨老师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和低年级孩子的识字规律,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将生字巧妙的穿插在了文本教学中,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教学思想。如“半空”所在句子过渡到“数”所在句子,杨老师说:“让我们到半空中迎接雨点儿吧。”学习“半空”这个词;“雨点儿真多啊,你们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啊?”学习“数”这个多音字。在让学生读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的对话中,知道它们一个在问,一个在答,学习“问、回”。词语的每一次呈现既自然,又强化了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杨老师不仅注重字词的学习,也十分关注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教学方法上,朗读形式不一,重视对话训练,运用了分角色朗读来突破一年级学生对“对话”的感受。
执教教师:朱晓英
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飘飘洒洒,漫天遍野,在期待中我们迎来了冬季,迎来了一群“雪地里的小画家”。在朱晓英老师的带领下,一节生动有趣的课开始啦!识字写字是低段语文课的一个重点,朱老师在教学生字词时,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识字:拆字、换偏旁、生活识字等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学习生字“群”时,运用甲骨文的群,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并加上联系前面学过的课文,让学生理解“群”的意思,使识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学写“用”时运用希沃课件展示重点笔画,让学生在写字时重点关注笔画的位置和笔顺。
趣说句子环节中,朱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用图片的形式直观出示动物脚的形状和相对应的事物的形状,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不同的动物在雪地里画的形状不一样,引导学生感知生活,观察事物,在愉悦的气氛中达成教学目标。
执教教师:李瑞
课文:《大还是小》
李瑞老师执教的是《大还是小》一课。本课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文中的小朋友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大,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到底是大了还是小了呢?李老师立足于文本,引导孩子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结合情境表演等形式,体会小男孩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当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时,觉得自己很大;当自己够不到门铃,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又觉得自己很小。接着,李老师启发学生们思考到底是盼着长大还是希望自己不要长大呢?孩子们各抒己见。站在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角度,李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大和小之间读出不同的感情变化。课堂上,李老师始终以一种和蔼亲切的姿态,站在孩子中间,让孩子谈一谈,和孩子说一说,鼓励孩子读一读,师生间的交流自然。在李老师的肯定和训练下,一年级孩子们的朗读和交谈自信大方。
执教教师:计凯娜
课文:江南
语文组的计凯娜老师执教的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江南》一课。计老师的课堂可以用“美”来形容,情境美,结构美,语言美,欣赏美。首先,计老师用视频导入,让孩子们欣赏美丽的江南,一下子带着孩子们穿越了空间前往了美丽的江南,让孩子入情入境,有机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其次,计老师的课堂结构简洁清晰,围绕着江南,从看一看、读一读、品一品、唱一唱,最后背一背,循序渐进,多种感官都联动起来,是一场视听盛宴,这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化身一条江南的小鱼, 用手势演示小鱼四处游动,孩子们兴趣盎然。再者,计老师的识字部分也是非常精彩,汉字不再是冰冷而抽象的符号,汉字可以出现在生动有趣的中国地图里,可以从甲骨文里找联系,可以跟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图文结合,还可以进行拓展积累。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关注的不仅仅是学习了多少知识,更多关注孩子们的语言发展,思维的锤炼,这真是有生命力的语文。
“数”启智慧——“学”出乐趣
执教教师:张谷凤
课文:《认识钟表》
张谷凤老师和朱丽老师共同执教《认识钟表》。张老师在课堂上勇于创新!她有新的教学理念和高涨的工作热情!首先一首欢快的儿歌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们快乐融入课堂中。紧接着张老师让小朋友认真观察钟表的特点,带领小朋友知道钟表上不仅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还有时针和分针。张老师借助钟表带领同学们回顾自己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一天,课件播放着相应时间段做某件事的相关音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通过探究书上练习题小宇的一天,张老师又让学生们分享一下自己学习生活的一天,锻炼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
执教教师:朱丽
课文:《认识钟表》
上课伊始,朱老师以“萌宝被闹钟叫醒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设计了四大闯关来帮助哆啦A梦找回他的时光机,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第一关认识钟面,孩子们认真、仔细观察,说出钟面上有:时针(粗又短)、分针(细又长)和12个数字,12个大格。之后的每个关卡都设计的非常巧妙,其中涵盖了说一说、玩一玩、拨一拨、画一画、看一看”等活动,层层递进,展开教学。同学们成功闯关之后,帮助哆啦A梦找回了他的时光机,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课上也向同学们渗透了要爱惜时间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朱老师结合一年级学生特点,着手将抽象的时间特性转化为学生可见、可触摸、可理解的实践性操作。使教学更有效、更有价值。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此次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茁壮成长铺路搭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基夯实,更为青年教师提升自我、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相信作为学校的生力军的每位新教师将继续砥砺前行,怀揣教书育人的初衷与热情,在滨江这片沃土上笃志深耕,拔节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