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8090,正当年,获得一次机会,带着一片叮咛,揣着一份情怀,奔向潍坊,赴一场研修之旅,接受一次思想洗礼。这个冬季,因遇见而丰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入校挂职前夕,北苑实验学校挂职研修小组一行五人自成学习共同体,从时间安排到任务分工,从观测维度到目标探究,从二次研讨到数据整理,最终集体智慧形成小组成果,资源共享,共同成长。
在“精卓教育”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北苑实验学校的班级建设也呈现出“班班有特色、个个有精彩”的样态。
班级文化介绍。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班级约定、班级目标、共同愿景等文化。在初中部的班级文化介绍过程中,每个讲解员都落落大方—说理念、讲目标、唱班歌,环环相扣,自信满满,让我们见识到了北苑学子“求真求实”的精神风貌。
班主任坐班制。北苑实行的是班主任坐班制,班主任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开始,班主任一整天的活动就在教室里,每时每刻都关注学生,陪伴北苑学子每一刻的成长。
课间楼道护导。小学部的课间管理模式,班主任在教室靠班,非班主任教师在楼道护导。这种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全员全过程的育人理念。
最好的教育在一线,最好的学习在课堂。一周以来,在北苑实验学校的精心安排下,我们深度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设计,简约、高效,阅读渗透随处可见,学生的梳理信息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学科素养真实落地。在目标导向下的教研组例会中,有章有法、有节有序,我们不仅看到了教研应有的细致和规范,更看到了教研应具备的素养和前瞻性。我们集体梳理各自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从各自已有的管理经验与认知出发,紧紧围绕学习到的新理念、新方法展开热烈研讨,思想碰撞、各抒己见、互通共融。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日长见深,被北苑实验学校师生精气神所感染。教师对自身成长的孜孜以求,学生对自我管理的自然而然,都让我们深有感触——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教师篇——备课前认真研究课标、上课时板书课标、下课后复盘课堂存在问题并对照生成解决策略,整个过程不是一人独行,而是多人成众,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引领。
学生篇——每每课堂纪律有所波动之时,“嘘嘘”的声音马上会从教室的四面八方传来,没有人可以提醒,而是源于学生自发行为;下课之后化身“小地主”,手持小笤帚“自扫门前雪”。我们都在提倡学生自主管理,如何形成自觉行为,的确应该从细微之处着手,形成可见、可行的班级公约,并加以制度约束、实践强化。
文化浸润灵魂,细节决定成败,而在北苑的校园内,点滴的细节无时无刻不彰显着校园文化的魅力。
无处不在的图书角——在宽敞的走廊里,每个教室的门口都有一处图书角。墙壁上或是推荐书目的简介,或是几张读书小报,活动书架旁三两张桌椅。经常看到一下课学生坐在椅子上顺手就拿到一本自己心仪的书。或者,师生围坐在桌子旁,为解决一道难题展开辩论。
每日一单词——在开水间门口的墙壁上,张贴着本周的每日一单词。课间学生排队打水的时候,抬头可见。3、5个单词一组,体现的是学校管理层对于学生碎片化时间利用的重视和用心。
小水桶——近两天雨雪频繁,但走廊里却是干干净净的,秘密都在教室门口的小水桶里。每逢雨雪天气,班级队伍的最后一位同学就会提着一个小水桶。每到一处,所有学生的雨伞都叠放好放到水桶里,避免了雨伞在走廊里留下一路水渍。小小细节反映出学校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已经内化成学生的自觉。
入校第一天,以一场白雪先行。一周近尾声,又是以一场风雪结束。风雪之中,徐徐图行,抵不住的是学习的热情以及对未知的探究。思想的交流开拓认知的荒地,头脑风暴闪烁思维的火花。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周时间转瞬即逝。如果说第一周是挂职研修“初体验”,那么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将成“沉浸式”,台已搭好,学为主场。